• 405.50 KB
  • 2021-06-23 发布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B版 “三法”解决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学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增分点 “三法”解决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的一种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 中应用十分广泛.在高考试卷中备受青睐,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试题内容活泼、新颖,是一个稳定的高频考点.解决这类问题有三种基本方法:投影法、基底法和坐标法.“三法”的准确定位应是并举!即不应人为地、凭主观划分它们的优劣,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典例] 已知在△ABC中,AB=4,AC=6,BC=,其外接圆的圆心为O,则·=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如果直接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求解,计算复杂,过程较长.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思路着手:‎ ‎(1)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及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巧妙解决该题;‎ ‎(2)选择,为基底,利用向量基本定理,将·转化到两个基底之间的运算,问题自然就能顺利解决.‎ ‎(3)设D是边BC的中点,根据题意可知OD⊥BC,因此方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运算解答问题.‎ ‎[方法演示]‎ 法一:投影法 如图,作OD⊥BC,垂足为D,则D是线段BC的中点.‎ 作AE⊥BC,垂足为E.‎ 则在的方向上的投影为 ‎||·cos〈,〉=|ED―→|,‎ 所以·=||·||·cos〈,〉=|ED―→|·||.‎ 在△ABC中,AB=4,AC=6,BC=,‎ 由余弦定理,得cos∠ABC==-.‎ 所以cos∠ABE=cos(π-∠ABC)=,‎ 所以BE=AB·cos∠ABE=.‎ 所以|ED―→|=BE+BD=+.‎ 因为||=,‎ 所以·=|ED―→|·||=10.‎ 法二:基底法 如图,作OD⊥BC,垂足为D,‎ 则D是线段BC的中点,且·=0.‎ 所以· ‎=(++)· ‎=·+·+· ‎=·+· ‎=-·+·,‎ 在△ABC中,AB=4,AC=6,BC=,‎ 由余弦定理,得cos∠ABC==-.‎ 所以·=-·+· ‎=-||·||cos∠ABC+||2‎ ‎=-4××+×()2=10.‎ 法三:坐标法 如图,作OD⊥BC,垂足为D,则D是线段BC的中点.‎ 以D为坐标原点,BC,DO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ABC中,AB=4,AC=6,BC=,‎ 由余弦定理,得cos∠ACB==.‎ 作AE⊥BC,垂足为E.‎ 在Rt△ACE中,CE=AC·cos∠ACB=.‎ 设A,O(0,yO),又B,C.‎ 所以=,=(,0).‎ 所以·=×+(yO-yA)×0=10.‎ 答案:10‎ ‎[解题师说]‎ ‎(1)法一(投影法)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向量的投影求向量的数量积,巧妙地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解答简短.法二(基底法)通过向量的分解变换,即向量的线性运算,转化成另外向量的数量积,不断化简求出值,充分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其中垂直关系的利用是化简的关键.思维更自然,处理更简单.法三(坐标法)巧妙地把向量运算转化为数量运算,解答过程同样简洁,体现了坐标法的威力.‎ ‎(2)如果题目图形便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优先考虑的坐标法.如果不方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考虑投影法或基底法,其中选择恰当的基底,将要求的数量积的两向量用基底表示是关键.‎ ‎[应用体验]‎ ‎1.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是以C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1,13] B.(1,13)‎ C.(4,10) D.[4,10]‎ 解析:选A 取AB的中点D,连接CD,CP,则+=2,所以·=(-)·(-)=·-2·+1=(2)2cos-2×3×1×cos〈,〉+1=7-6cos〈,〉,所以当cos〈,〉=1时,·取得最小值为1;当cos〈,〉=-1时,·取得最大值为13,因此·的取值范围是[1,13].‎ ‎2.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1,),=(-,1),则·的取值范围是( )‎ A.(0,2) B.(0,4]‎ C.[-2,0) D.[-4,0)‎ 解析:选C 由已知得,||=||=2,AC⊥BD.‎ 法一(基底法):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O,设OA=x,OB=y,‎ 则OC=2-x,OD=2-y,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