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4-39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作业】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核心素养提升练 三十九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  )‎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D.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解析】选D。材料中“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表明,传统文化为了适应中国近代空前的民族危机不得不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与历史使命的改变。故D正确。‎ ‎【加固训练】‎ ‎1834年,在与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有关往来文书、通商等问题的交涉中,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番稍止三四百人,别无长技,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这表明卢坤 ‎(  ) ‎ A.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 B.已经摆脱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夸大战争威胁为妥协制造借口 D.认识到中英差距,产生防范心理 ‎【解析】选D。题干中“该夷船止有两只……以后势必狡焉思逞”的大意是:英国的船只有两条,大约有三四百人,他们没有其他的优势,但是他们的铜炮非常厉害,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摧毁坚固的东西,并且这些人素来凶残狡猾,经常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蚕食其他国家,一旦他们受到重创,必定不会甘心,以后肯定还会竭尽脑汁思考如何得逞。这表明卢坤认识到英国坚船利炮的威力,中英之间的差距,产生了防范心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选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和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都是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摆脱民族危机,故B正确。‎ ‎3.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选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材料中批判现实倡议改革关注夷情的经世思想,故D正确。‎ ‎4.三十余年间阐发“中体西用”者不止洋务一派,凡谈时务、讲西学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这一主张,甚至倡发此论者还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这说明 ‎(  )‎ A.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B.西学已成为时代主流 C.政治变革存在较大阻力 D.“中体西用”得到普遍认可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学西学的进步人士认可中体西用思想,不主张改变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故不利于政治变革,故C正确。‎ ‎【拓展延伸】对“西学东渐”的认识 ‎1.林则徐在探求西方知识及其抵御外侮方面的思想和实践为启示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起了开拓作用。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3.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强调变法图存,促进人民觉醒,形成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并将思想解放运动发展为政治实践。‎ ‎5.(2019·潍坊模拟)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 A.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 C.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解析】选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不涉及国家主权,故A错误;对正常外交行为的“不平”反映出时人对国际外交原则缺乏了解,但这不是实质问题,故B错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即外国人进入到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C正确;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与爱国意识无关,故D错误。‎ ‎6.齐如山(1875-1962)幼入同文馆,在回忆录中写道:初进馆,人不多,便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洋学堂招生艰难 B.齐如山对同文馆的怀旧心情 C.官办学校待遇好 D.为培养政治精英不惜花重金 ‎【解析】选A。齐如山的回忆录描述了初进同文馆时每个学生的银两补贴,最开始是每月三两,最后能达到每月十二两,而在封建王朝地位很高的翰林给中堂尚书等高官做家教,每月才有八两银子,还比不上同文馆的学生膏火。这从侧面表现出同文馆招不满学生,才希望通过提高待遇来吸引和留住学生。故选A。‎ ‎7.1902年梁启超提出要进行“史界革命”,他认为应该改变历史只记述“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而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并“求得其公理公例之现象”。梁启超此举意在 (  )‎ A.宣传达尔文进化论 B.鼓吹维新变法 C.培植国民精神 D.宣传革命思想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应将历史研究的范围从帝王将相扩展到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并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他的意图是通过史界革命,重塑国民精神,以救亡图存,故C正确。‎ ‎8.近代西方思想家鼓励各种社会团体结党营私、互相制衡,以此减少权力的滥用。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这种差别说明近代中国 (  )‎ A.皇权至上思想根深蒂固 B.解决民族危机成为迫切任务 C.各种政治力量更为团结 D.保留君主制度符合时代需要 ‎【解析】选B。根据材料“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介绍西方政治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而强调君民同心,团结一致,故B正确。‎ ‎9.“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作者主张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 ‎ 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 ‎【解析】选B。根据材料“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可知,作者认为洋务派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使清王朝走向富强的愿望属于舍本逐末,其引申主张即力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B正确。‎ ‎10.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  )‎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解析】选A。由题目中“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可知,康有为对传统儒学进行了重新解释和整理,就是想要使儒家思想近代化,进而更好的解释西学,推行西方先进思想。故A正确。‎ ‎【拓展延伸】戊戌维新对传统价值观的扬弃 ‎(1)戊戌维新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意识的觉醒,夷夏模式的转换,文化理性主义的取向以及民族平等观念的萌发等。‎ ‎(2)维新派兴办西学,开始冲破“中体西用”的知识框架,提出全新的以“中西汇通”为特征的近代知识体系,实现了中国文化内在结构的更新。‎ ‎11.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砺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 (  )‎ 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 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一曰淬砺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兼采中西文化精髓,故D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加固训练】‎ ‎《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 A.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 C.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 ‎【解析】选D。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并非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故A错误;《新学伪经考》屡遭禁毁,恰恰证明了其较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故B错误;根据所学不难得知,康有为笔下的伪经指的是古文经而非今文经,故C错误;康有为“新学”之“新”是西汉王莽篡权后改称的国号,故D正确。‎ ‎12.(2019·河南名校联考)有学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与中国大一统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这主要说明 (  )‎ A.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得以充实 B.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发展 C.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国传统文明 D.中西方文明结构影响了社会走向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说明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故A错误;材料中说明西方的文明在中国的传播中占据主导,不是实现双向发展,故B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冲突,并未说明其超越了中国传统文明,故C错误;材料中显示了中西文明的不同的特点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第二问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突出特征来分析说明。第(2)题第一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等信息,以及联系所学来说明;第二问应当联系所学,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等方面来说明。‎ 答案:(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6分)‎ 成因: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任答出4点即可得7分)‎ ‎(2)新变化:被动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6分)‎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14.(2019·长郡中学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白晋等五名精通天文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 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式习题,首先依据所给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历史事实要充分,论证时逻辑严密,语言通顺。‎ 答案:示例一:‎ 论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对话中,西学东渐促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3分)‎ 阐述:地理大发现后,传教士东来传教的同时,向中国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科学文化。清初对外域先进文明的热忱欢迎,显示出一种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及开放的文化心态。当时的知识分子从传教士那里接受了欧洲先进的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农田水利等先进的科学文化。即明清之际在传教士的影响下,早期的西学东渐揭开了序幕,中国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9分,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二:‎ 论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学西传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3分)‎ 阐述:地理大发现后,传教士东来传教的同时,中国的儒学、历史、政治和科技等在欧洲传播开来。虽然他们所理解和表述的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与中国本土文化形似却神异,但是也显现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者的影响是经过传教士的吸收才发生作用的。即明清之际在传教士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者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对欧洲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9分,言之有理亦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