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1-09-02 发布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8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8‎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48分)‎ ‎1.同仁堂的药、狗不理的包子、老凤祥的饰品……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老字号”能够世代传承,主要是因为 ‎ ‎①产品质量过硬,高质高价 ②承载着品牌的文化记忆与情怀 ‎③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歌曲《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那时,当哪里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边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到哪里就有自己的战友,就会陡增无穷力量。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   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重大影响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14 - / 14‎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7年7月22日,全国企业文化(2017)在北京开幕。年会主题“弘扬优秀文化,引领创新发展。”会议深入探讨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和特点,发挥企业文化功能和作用,更好的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 ‎①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②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 ‎④优秀企业文化能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5.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的意义在于 - 14 - / 14‎ ‎①为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提供载体 ②增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有功能 ‎③让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④让文化不再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可能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②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③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④国际社会对文化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1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 14 - / 14‎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到“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 / 14‎ ‎10.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指出老腔(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的演出“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材料中的“老腔”‎ ‎①是当地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     ②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 ‎③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④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老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 - 14 - / 14‎ 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筷子上方下圆的造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也体现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吃”文化。筷子制作要求“一日要直,二日要齐,三日要和”,蕴含了中国传统为人处世道理,“多一个人多双筷子”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中国的筷子流传到日本后,日本把筷子誉为国粹,还专门为它设立了一个节日-----筷子节。由此看出 ‎ ‎①筷子上方下圆的造型世代相传至今,显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制筷要求中的“齐”和“和”分别体现了“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中国特色的“吃”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彼此独立,没必要进行交流 ‎④日本专门为筷子设立了节日,说明对传统文化极其重视,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 - 14 - / 14‎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对于社会,它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让沉溺于此的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游戏开发商应 ‎①立足于实践,要文化创新更要方向正确   ‎ ‎②着眼于政府,要市场监管更要公共服务 ‎③依托平台,要提高眼力更要拒绝污染 ‎④着眼于大众,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习近平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因为 ‎ ‎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能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正能量  ‎ ‎②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就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③道德模范事迹是“崇德向善”的指南,是品德修养的“明镜”‎ ‎④道德模范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由道德实践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 / 14‎ ‎17.蝗灾毁农,蝗虫却可入食。一次偶然的机会,某青年农民从菜名“飞黄腾达”中看到了商机,返乡创业,从事蝗虫养殖,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角度看,蝗虫之所以能够“飞蝗腾达”是因为 ‎①蝗虫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②蝗虫养殖改变了其自身的属性 ‎③蝗虫养殖耗费了人类劳动 ④蝗虫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两幅图反映了15年以来,手机的变化情况。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手机的其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1到如图2的变化。这一变化会导致 ‎①手机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手机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手机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手机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某企业2016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产量为10万件。假设2017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017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4元 60万元 B.6元 90万元 C.6元 60万元 D.9元 135万元 - 14 - / 14‎ ‎20.产能过剩很可能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宏观经济运行问题。因此,“去产能”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不考虑其他因素,引发系列问题的传导路径最可能是 ‎①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21.限价是国家对某些商品规定的价格极限,分为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两种。根据下图信息推断,相关结论正确的有 ‎①最高限价会刺激消费、不利生产   ②最低限价一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 ‎③限价可弥补市场均衡价格的失灵  ④限价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行政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述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价格变动会调节房地产市场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 ‎③市场调节存在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 ‎④人为炒房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推动房价高涨 - 14 - / 1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16.4%和17.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24.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实用并与其它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节派发“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也叫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14 - / 14‎ ‎ 现在长辈为晚辈派发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代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要说春节最火的就是抢红包。马云、马化腾利用一个小小的手机红包就把央视举全国之力、精心准备半年之久的“春晚”给打败了!有人说:红包秒杀一切传统广告形式的秘密就是体验、就是参与感、就是连接!这就是互联网产业最优势的地方。在中国最强势的超级广告平台春晚的直接带动下,微信支付、支付宝伴随着红包迅速向全民普及渗透,腾讯、阿里巴巴做了一个做梦都会笑醒的广告。‎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针对全民抢红包现象谈谈你个人的认识。(12分)‎ ‎26.(2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可避免地要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大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反映我国大学的真实水平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多的独特之处,如民族教育、国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因此,“双一流”建设不能盲目照搬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 - 14 - / 14‎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2分)‎ ‎(2)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 材料一 2014年—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情况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收入比 ‎ 2014年 ‎ 5153‎ ‎ 17175‎ ‎ 3.33:1‎ ‎ 2015年 ‎ 5919‎ ‎ 19109‎ ‎ 3.23:1‎ ‎ 2016年 ‎ 6977‎ ‎ 21810‎ ‎ 3.13:1‎ ‎ 2017年 ‎ 7917‎ ‎ 24565‎ ‎ 3.10:1‎ ‎ 材料二 今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解决了居民看病、养老等后顾之忧,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0.9%、14.6%。‎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原因。(12分)‎ - 14 - / 1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5BCDCD6-10BCCAA11-15CBDCB16-20BDBBA21-24ADDD 二、非选择题 ‎25.(12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春节派发红包是华人新年中的传统习俗,是表达祝福和祝愿的活动,历经多年演变却始终存在。(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在继承中发展。春节送红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活动形式,这一习俗到今天仍然盛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3分)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的普及、渗透。(3分)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正是信息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红包和支付宝的新形式得以产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 (3分)‎ ‎26.(1)(12分)‎ ‎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4分)②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4分) ③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 14 - / 14‎ ‎,建设一流大学,既要避免固步自封,也要避免崇洋媚外。(4分)‎ ‎(2)(12分)‎ ‎①中国特色的“双一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分)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彰显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 (4分)③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让一切文化源泉充分涌流。(4分) ‎ ‎27.(16分)‎ ‎(1)现象:2014-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城乡收入比不断下降。(4分)‎ ‎ (2) 原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当前收入增加,消费增幅也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②居民消费水平受居民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由于扩大了社保的覆盖面,解决了居民的看病、养老等后顾之忧,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不断提高。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12分)‎ - 14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