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50 KB
  • 2021-09-02 发布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合计60分)‎ ‎1.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 ‎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事例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圣诞节活动在中国流行 B.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筑网成功 ‎ C.98国际贸易洽谈会召开 D. 海峡两岸同胞共同谒拜妈祖 ‎4.“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的传统理念,传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这表明 ③ 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③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 12 -‎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 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A. 为中华文化所特有 B. 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6.《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7.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民众参与、专业机构推动。集阅读、学习、创造互动空间于一体的公益性的新型阅读服务载体。其文化价值在于 ‎①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②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满足市民的各种精神需求 ④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表明,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做到( )‎ ‎①领略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 加快文化交流与传播,借鉴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③先继承后发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④树立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当时下家长和学生盯着教科书时,不少科学家都把他们的成长与青少年时代大量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物理学的进化》等课外科普读物联系起来,他们充分肯定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阅读科普读物决定了科学家的成长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12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公益众筹指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公益融资方式,公益众筹更为开放,只要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公益众筹方式获得项目资金。今天,他在环保、疾病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公益众筹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1.“民以食为天”,在农耕社会,追求温饱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于各种文化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国人对于传统节日以吃为主基调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地提出反思与质疑。面对这一质疑,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②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落后和腐朽的部分 ‎③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开创出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方式 ‎④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唤醒传统节日“吃”之外的文化记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更书写着时代的感动。他们代表着一个庞大的道德群体,他们用己的行动感召着社会、用自己的所为诠释着道德的真谛。表彰道德模范有利于 ‎①普及道德规范,弘扬传统道德 ‎ ‎②引导公民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 ‎③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 ‎④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10月31日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据此回答13~14题: ‎ ‎13.习近平强调,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12 -‎ A.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B.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4.走在时代前列需要弘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下列对红船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勇立潮头,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旗帜 ‎ ‎②历久弥新,是对民族精神的最高概括 ‎③植根群众,永葆党性纯洁的精神基石 ‎ ‎④凝聚力量,扎牢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 - 12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读书、看戏、听讲座、广场舞,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普通村镇,人们乐于用各种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也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为此,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是 A.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 B.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C. 提供多样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 D. 培育文化创新人才,倡导经典高雅文化 ‎19.京剧新戏《天道行》源于传统戏《双合印》,在继承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特色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立体化塑造了以明代八府巡按董洪为代表的清官形象,着重凸显国法大如天的现实意义,该剧自演出之日起就备受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古为今用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文化创新的价值必须经市场检验 ④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为演讲嘉宾,以当下年轻人心中最关心、最困惑的一些话题与青年代表交流对话。节目不靠煽情,只是把杰出榜样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和观众进行心灵的分享,节目播出后广受观众好评。这对人们的启示是 ‎①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②传递真善美的节目,能增强人们文化认同 ‎③借力榜样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④文化交流是促进青年人全面发展的有益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1.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有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 ‎①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 ②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 12 -‎ ‎③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阿和归宿感 ④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近年来,福州市开展“大手拉小手”“我们的节日”“好故事”“社区主题板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这些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①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②在参与过程中影响市民的价值追求 ‎③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3.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宣传海报《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中出现中式茶杯、阿拉伯茶杯、西式咖啡杯,三杯茶水面呈现类似太极阴阳图形。海报的设计 ‎①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诠释了共话建设美好世界的主题 ‎③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文化借鉴与融合中实现了文化发展 ‎④发扬了中国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展示了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其崇尚“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倡导“为而不争”,体现了一种平和、宽容、自然的处世态度;强调“虚其心”,认为放下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对于道家的主张,我们应该 ‎①取其精华,做到尊重自然 ②去其糟粕,坚信人定胜天 ‎③学以致用,追求快乐至上 ④一分为二,坚持辩证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有己独特的文化。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下列诗句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顺序对应一致的是 - 12 -‎ A. ①一②一③一④ B. ①一③一②一④ C. ②一④一①~③ D. ②一③一④一①‎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此回答26~27题 ‎26.作为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已成功人选《世界记忆名录》。保护甲骨文旨在 ‎①佐证申华悠久灿烂的文明 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 ‎③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 ④续写人类文化的历史轨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7.其实,甲骨文已经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 “开发”成了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 ‎②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29.有数据显示,如今我国电子图书的阅读用户已超过7 900万,超七成网民都有阅读电子图书的习惯。 据预测,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 - 12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 ‎④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30.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引发全民热议。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鲜活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的动人场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辉煌中国》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从这一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推动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深受震撼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34题为必做题,合计40分。35题为选做题,12分)‎ ‎31.材料一 为还原侵华日军罪行,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上建设纪念馆,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落成,1995年该馆又进行了扩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该馆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材料二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上建设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9分)‎ ‎(2)结合材料,就文化遗产保护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 12 -‎ ‎32.某市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自觉。打造主题公园,印发宣传资料,同时利用灯箱广告、建筑围挡、提示牌、道路指示牌背面等多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让以正能量传播促进形成法治信仰和道德自觉。以道德榜样引领法治精神,相继开展一系列活动,从平凡善举中评选出身边好人,建设好人广场,让道德模范浮现身边,促进全市人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群众艺术团队、全媒体等三个载体的导向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法治精神熔铸进人们的精神血液。‎ 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营造了崇德向善、明礼守法的良好氛围,凝聚起全社会正能量的精气神,共同描绘出文明城市创建的全新景象。‎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的。(12分)‎ ‎33.草根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滋生、成长在草根阶层的文化,为草根所创造、传承,为草根所喜爱、享受。对此,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 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9分)‎ ‎34.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始终坚持凡事大家商量着来,保持开放、透明,追求互利、共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与任何人对抗的原则。此次金转峰会,中国提出 “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尽显中华之大气与开放。此次金砖峰会中,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愿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契合,相互对接,是开放包容理念的延续。‎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开放包容”理念的。(6分)‎ - 12 -‎ ‎35.从“天下之事,一断于法”的法律思想,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司法理念;从春秋时期子产铸刑鼎首次公布法律,到汉唐以来历代相沿的成文法典;从被马克思、恩格斯称赞的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到《法国民法典》,再到现代各国的法治实践,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人们都在对社会治理之道进行不懈探索,都不约而同地运用法律手段来规制社会、调整行为。‎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要扎根于中国现实,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彰显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12分)‎ ‎‎ - 12 -‎ ‎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答案 ‎1-5 DCDAC ‎6-10 CBBCC ‎11-15 AAAAB ‎16-20 ACBCA ‎21-25 DABBD ‎26-30 ABCAD ‎31(1).(9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还原和保护为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3分)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在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上建设纪念馆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 质载体;(3分)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在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上建设纪念馆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4分)答案示例:保护文化遗产,助推中国梦;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保护文化遗产,守卫精神财富。(每条2分,言之有理,语言通畅,答出2条即可)‎ ‎32.【答案】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作用,以正能量传播促进形成法治信仰。②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 ③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法治精神和道德意识熔铸进人们的精神血液。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和道德的崇尚者,践行者,捍卫者,营造崇德守法的社会氛围。‎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该市是如何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平凡善举中评选出身边好人”“发挥道德讲堂、群众艺术团队、全媒体等三个载体的导向作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调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的作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知识进行分析。‎ ‎33.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改革开放以来,“草根文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补充了人们精神需求,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③“草根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 粕。健康积极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先进文化的有益补充,但不可否认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也会对先进文化带来冲击。‎ ‎④我们应该剔除“草根文化”中的糟粕,倡导和发展那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草根文化”。‎ ‎34.【答案】①中华文化有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打造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又与联合国理念对接,表明中国能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②中华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坚持一律平等、百花齐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35.(12分)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或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②继承我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或答:批判继承我国传统的法治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 12 -‎ ‎③借鉴吸收西方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或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法治文化成果为营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我国法治文化的民族特色。(或答:植根于本民族的法治文化土壤,推动我国法治文化的创新)‎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彰显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或答:顺应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