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2.50 KB
  • 2022-06-13 发布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联盟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蛋白质需消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淀粉是常见的多糖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D.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肪等都是多聚体,都是生物大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生物大分子种类、多糖种类及分布、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与功能。【详解】A、食物中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一般情况下需在消化道中消化成为小分子的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故A正确;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三种,其中淀粉是常见的多糖,故B正确;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功能,故C正确;D、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多聚体,除脂肪外都是生物大分子,故D错误。故选D。2.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溶酶体的酶不作用于正常结构成分的原因是:一方面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另一方是溶酶体内的环境与胞质溶胶的pH不同,溶酶体内pH≤5,而胞质溶胶pH≈7,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维持这种pH的差异,植物细胞内的液泡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方式是协助扩散C.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D.动物细胞中也有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的大液泡-14-\n【答案】C【解析】【分析】1、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2、溶酶体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详解】A、水解酶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A错误;B、由于细胞质基质的pH大于溶酶体,所以H+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溶酶体是从低浓度至高浓度,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溶酶体内的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并且溶酶体和细胞质基质的pH不同”,所以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C正确;D、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D错误。故选C。3.关于顶端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摘除棉花的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B.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C.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不会产生生长素D.茎的背地性与顶端优势的原理相似【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顶芽优先生长。【详解】A、除去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作用被解除,侧芽很快会发育成枝条,A正确;B、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该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仍处于高位,因此仍然抑制侧芽的生长,没有解除顶端优势,B错误;C、侧芽也会产生生长素,C错误;-14-\nD、茎的背地生长是近地侧比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所以生长素对近地侧的促进作用大于远地侧,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A。4.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Ⅳ-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等位基因A1、A2、A3位于X染色体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父亲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遗传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等。据此,依据图示中呈现的Ⅰ-1、Ⅰ-2和Ⅱ-2的基因型和伴性遗传规律来推知相应子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详解】A、Ⅰ-1的基因型为XA1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二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1XA3=1∶1,因此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A正确;B、II-2的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正确;C、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II-4的基因型为XA2Y,Ⅲ-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XA1XA2、1/4XA2XA2、1/4XA3XA2,可见,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C错误;D、综上分析可推知:III-1基因型为1/2XA1Y、1/4XA2Y、1/4X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1/2XA1-14-\n、1/4XA2、1/4XA3,III-2基因型为1/2XA1XA2、1/4XA2XA2、1/4XA2XA3,产生配子为1/4XA1、5/8XA2、1/8XA3,因此IV-1为XA1XA1的概率是1/8,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治理后未实现()A.水体中厌氧微生物含量下降B.能量的良性循环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D.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详解】A、由于引入了水生植物,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所以厌氧型微生物数量减少,A正确;B、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C、由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复杂,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C正确;D、该生态系统的治理体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D正确。故选B。6.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14-\nA.②、③分别代表染色单体和DNAB.Ⅱ代表次级精母细胞C.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将发生在Ⅲ所处时刻之后【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根据Ⅳ中数目可知,这种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详解】A、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代表染色单体,③代表DNA,A正确;BC、Ⅱ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细胞,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其后期可以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C正确;D、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在Ⅲ(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之后,D正确。故选B。-14-\n【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各阶段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7.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图1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__________(向左、向右)移动,B点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内NADPH、NADP+、ATP、ADP、C3中含量将上升的是__________。(2)图2中,与F点相比,E点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较高或较低),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对应的CO2浓度是__________(E、F、G)。(3)图2中,与G点相比,F点植物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_________(较高或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向右(2).NADPH、ATP(3).较低(4).G(5).较低(6).与G点相比,F点CO2浓度低,光合作用强度较弱,植物光饱和点较低【解析】【分析】在图1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不断增强,光照强度为0时,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图2中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详解】(1)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降低,只能提高光照强度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才能达到与呼吸作用相等,所以A点右移;B点至C点,光照增加,NADPH、ATP合成增加,NADP+和ADP减少,C3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所以C3减少。(2)图2中E点CO2浓度比F点低,所以生成C3含量较低;只要增长速率大于0,则光合作用在不断增大,所以光合强度最大对应的CO2浓度是G点。(3)与G点相比,F点CO2-14-\n浓度低,光合作用强度较弱,所需光照强度较低,所以植物光饱和点较低。【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理解增长速率的含义,分析出条件发生改变时各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结合新冠病毒回答下列问题:(1)2019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机体,首先要通过吞噬细胞去处理,吞噬细胞对抗原识别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冠病毒表面有S、M、N等抗原,这种种抗原会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种抗体。(3)新冠病毒患者治愈后,再接触到该病毒时已经产生的抗体发挥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4)研究发现,受病毒感染的影响,血液中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抗体会导致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__________(A、细菌性心内膜炎B、乙型肝炎C、艾滋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F、过敏性鼻炎)(5)免疫活性物质多数是由免疫细胞细胞产生,但__________(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可由非免疫细胞产生。【答案】(1).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3种(3).抗体可以与病毒(病原体)结合,抑制病毒(病原体)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DE(5).溶菌酶【解析】【分析】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不同的抗原可以激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所以机体可以产生三种抗体。-14-\n(3)抗体处理抗原时,可以与病毒(病原体)结合,抑制病毒(病原体)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活性物质攻击自身的结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典型的自身免疫病;细菌性心内膜炎、乙型肝炎、艾滋病(免疫缺陷)、过敏性鼻炎(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故选DE。(5)溶菌酶可以由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识记人体中的三道防线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9.薇甘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杂草之一。1919年薇甘菊开始进入中国,200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ABCD-14-\n原有植被56.250.943.50凋落物2.03.55.40土壤161.9143.2117.786.1总计220.1197.6166.686.1(1)薇甘菊与当地植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薇甘菊入侵使凋落物碳储量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2)依据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模式图分析,途径②是指__________,一年内植被未被利用的碳储量是__________吨/公顷。(3)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竞争(2).薇甘菊与红树林的原有植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导致原有植物死亡率增大,凋落物的量增加(3).植物的呼吸作用(4).11(5).就地保护【解析】【分析】据图文分析可知,在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中,实验的自变量是薇甘菊入侵程度,因变量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群落)的碳储量。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而增加;原有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群落)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而减少。【详解】(1)薇甘菊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与红树林中原有的当地植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而且薇甘菊在竞争中获胜并占据优势,使本地原有植物大量死亡,导致凋落物碳储量增多。(2)依据该题中碳转移途径模式图分析可知,途径②指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碳储量;一年内植被未被利用的碳储量=36-12.5-2.5-10=11吨/公顷。(3)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自变量与因变量,理清植被的碳储量等于植被呼吸作用消耗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流入植食性动物的碳储量和未被利用的碳储量这四者之和。-14-\n10.现有一个家系,其中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有红绿色盲;丈夫的姐姐患有白化病,夫妻双方的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妻子已经怀孕。请回答以下问题。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两种病的患病情况。______________该夫妇生出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如果他们不幸生育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患儿基因型为AAa,父亲基因型为AA,母亲基因型为Aa,不考虑基因突变请分析该患儿的产生可能是父方或母方产生了何种异常基因型的配子并分析原因①父亲异常配子: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母亲异常配子: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1/8(3).AA(4).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5).Aa(6).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解析】【分析】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白化病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详解】根据题干的信息“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有红绿色盲;丈夫的姐姐患有白化病,夫妻双方的父母表现型均正常”,画出遗传系谱图:-14-\n丈夫不患红绿色盲症,其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弟弟有红绿色盲症,父母表现正常,所以其父母基因型是XBY和XBXb,因此妻子的基因型是1/2XBXB和1/2XBXb,生下一个红绿色盲男孩1/2×1/4=1/8。①父亲基因型AA,母亲基因型Aa,生下一个AAa的孩子,可能的原因是父亲减数第一次(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了AA的配子,和母亲产生的a配子结合;或者②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未分离,产生了Aa的配子和父亲产生的A配子结合。【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题干画出遗传系谱图,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异常个体出现的原因。[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蓝莓果颜色鲜艳,口感细腻,具有独特的酸甜风味,蓝莓果汁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肿瘤、抗泌尿系统感染、抗衰老、预防血栓心脏疾病等功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预处理发酵①发酵②蓝莓果汁果酒果醋(1)预处理过程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以获得较澄清的果汁。(2)①过程前,为了优选菌种提高品质。先选取多种菌种样本,使用____________法进行菌株的分离与计数,培养后在合格平板上会形成____________菌落,统计菌落数目时,要选取____________的记录作为结果。②若某次在某浓度下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8,31,55,98,133,以五个平板的平均值69作为统计结果,该做法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③将上述过程中获得的多个菌种分别进行发酵实验,利用____________与酒精产生显色反应的原理,选择发酵能力较强的酵母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3)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用萃取法提取后在鉴定提取样品时,可用____________法。【答案】(1).果胶酶(2).稀释涂布平板(3).单个(4).菌落数目稳定时(5).不正确(6).重铬酸钾(7).甘油管藏(8).纸层析【解析】【分析】果胶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得果汁浑浊,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使得榨取果汁更容易,而且使得果汁变得澄清。-14-\n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萃取法指的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详解】(1)获得澄清的果汁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瓦解果胶。(2)①对微生计数常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稀释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可以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计数需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②计数需要选择平板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计数,所以该做法不正确。③酒精可以和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灰绿色;长期保存菌种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3)对各种色素的分离和鉴定可以用纸层析法。【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微生物的接种知识,需要考生识记稀释涂布平板的操作步骤及技术的方法。[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下图是某一家庭生态工程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14-\n(4)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____________、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____________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5)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请解释。____________(是、否),____________。【答案】(1).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2).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3).物质循环(4).少消耗(5).多效益(6).可持续(7).物种多样性原理(8).整体性原理(9).否(10).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则能量损耗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越低,不符合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解析】【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详解】(1)使用太阳能或沼气可以减少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2)该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所以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生态工程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4)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5)生态农业建设中,不是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因为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则能量损耗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越低,不符合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识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结合生态学基本知识解答。-14-\n-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