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 MB
  • 2021-09-26 发布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生命科学讲义 微生物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师 李 皖 日期 ‎2015.12‎ 学生 课程进度 课题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类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微生物有哪些?‎ ‎ 病毒:一种核酸 + 蛋白质外壳 ‎ ‎ 不具细胞 朊病毒:只有蛋白质 ‎ 类病毒:只有单链的RNA分子 ‎ ‎ 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 ‎ 具有细胞 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菇) ‎ ‎ 单细胞藻类:绿藻、硅藻、褐藻、红藻等 ‎ ‎ 真核生物 ‎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 ‎ 原生生物 ‎ ‎ 黏菌:介于原生动物与真菌之间 一、病 毒 ‎1、大小:150nm以下,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主要成分: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3、结构:核酸位于中心形成核心,蛋白质包裹在核心周围 ‎4、代谢特征:寄生性。只有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 存和繁殖;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5、分类 ‎ 根据寄生 动物病毒 根据核酸 DNA病毒 ‎ 对象不同 植物病毒 不同 RNA病毒 ‎ ‎ 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逆转录病毒 ‎6、与人类关系 ‎①危害: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如HBV、HIV(掌握致病原理)‎ ‎②有利:对付某些细菌感染如抑制伤口绿脓杆菌感染;‎ ‎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 ‎ 在基因工程中可以作为运载体。‎ 二、细菌 真细菌:生活在常温常压等通常环境条件下。‎ ‎ 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 ‎1、真细菌 ‎(1)分类 ‎ 球菌 常见的三种细菌典型形态 杆菌 常见3种形态 A.球菌 B.杆菌 C.螺菌 螺菌 蓝细菌(蓝藻)‎ 孢子生殖;腐生,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能产生抗生素 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能产生抗生素 光合细菌 ‎ 放线菌 ‎ 支原体 ‎ 衣原体 ‎(2)结构 ‎①细胞壁:使细菌具一定形态,保护细胞。‎ ‎②拟核:DNA分布的区域,无核膜包围。‎ ‎③鞭毛:1至10条,运动功能。‎ ‎④菌毛:利于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 ‎⑤荚膜:恶劣条件下形成厚荚膜,变成圆形休眠体(芽孢)。条件适合时芽孢萌发为细菌。‎ 芽孢并非生殖细胞。‎ ‎⑥质粒:环状双链DNA,有致病、抗药基因等,常用作基因工程运载体。‎ ‎ ‎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 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 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各种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 件下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 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 形状、光泽、颜色、硬度、‎ 透明程度等。‎ 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3)真细菌的知识小结 ‎ 所属地位 单细胞原核生物 一般形态特征 球形、杆形、螺旋形;直径大多0.2~2um,高倍可观察到 一般构成 有些具有荚膜、菌毛、鞭毛;绝大多数有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质粒、核糖体 适应恶劣条件 形成芽孢,轻而小随气流传播,耐高温( 100度不死),存活时间长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裂殖)‎ 代谢类型 是否需要现成的有机物 光能自养:蓝细菌、光合细菌(具光合色素)‎ 化能自养: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 S细菌、Fe细菌 ‎ 异养:多为腐生(分解尸体残体);寄生(病原菌)‎ 是否需要氧气 需氧型:占多数如硝酸细菌、蓝藻、肺结核分枝杆菌 兼性厌氧:如大肠杆菌 厌氧型:乳酸菌、破伤风杆菌、光合细菌 贡献 ‎①大多数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②有些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③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④食品、制药等应用(乳酸杆菌生产酸奶、谷氨酸棒杆菌生产味精、地衣芽孢杆菌生产蛋白酶等)‎ 危害 少数为病原菌 ‎2、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并有许多适应极端环境的结构和组成。在进化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生物工程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产甲烷细菌:严格厌氧,产沼气 极端嗜热菌:具耐高温核酸蛋白质 ‎ 82—110℃仍存活 极端嗜盐菌:最适盐浓度3-4mol/L NaCl ‎ 极端嗜酸菌:最适PH为0.7‎ 青霉素抑菌原理:抑制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利福平抑菌原理:抑制真细菌RNA的合成。 ‎ 古细菌细胞壁与真细菌不同,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合成;‎ 古细菌对利福平也不敏感。‎ ‎4、细菌增长(生长)曲线 ‎ (群体生长规律) ‎ ‎◇迟缓期(调整期):个体数少,接种后有个适应过程,增长缓慢。‎ ‎◇对数期:空间、营养充足,增长最快。微生物形态和生理特征都是最稳定,接种时最好选择对数期的菌种。 ‎ ‎◇稳定期:空间、营养受限制,出生率≈死亡率,增长停止。‎ ‎◇衰亡期:若营养耗尽或代谢废弃物累积可能引起种群数量减少直至灭亡。‎ 酵母、霉菌和蕈(蘑菇等)是一类比古细菌和真细菌大得多得微生物,即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 酵母菌 ‎ 真菌 霉菌 ‎ 蕈 ‎ ‎ ‎ ‎ ‎ 酵母是单细胞真菌。‎ 酵母以出芽或形成 孢子的方式繁殖。‎ 三、真菌 ‎1、酵母菌 所属地位 单细胞真核生物 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具有细胞壁、液泡等 代谢类型 异养(腐生,利用现存的有机物);兼性厌氧 生殖方式 出芽或孢子生殖 ‎ 应用 不同的酵母用于生产啤酒、葡萄酒、面包、馒头等 ‎ ‎ ‎ ‎ ‎ 2、霉菌:包括青霉、根霉、曲霉等 ‎ 霉菌通过形成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或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进行繁殖。‎ ‎ ‎ 营养体的基本结构:长的、分枝的、丝状的 ‎ 细长细胞构成菌丝;‎ 许多菌丝集合缠绕形成团块状菌丝体。‎ ‎ 腐烂的水果上往往会长出青霉菌,比如这个橘子。‎ 青霉菌的菌丝已经深入橘子内部。这些菌丝会把食物消化掉,并吸收较小的化合物。‎ ‎ ‎ 霉菌知识点小结 所属地位 多细胞真核生物 细胞结构 具有细胞壁(真菌的细胞壁与细菌不同,类似于植物)‎ 形态结构 营养体:菌丝;菌丝集合形成菌丝体 孢子 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 有性孢子:接合孢子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无性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有性繁殖 接合孢子减数分裂,产生的单倍体孢子各自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代谢类型 异养(腐生);需氧 应用 利用青霉生产青霉素或酶制剂;某些曲霉和根霉是发酵工业的重要菌种 危害 某些霉菌会引起动植物疾病,如皮肤癣;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 ‎3、蕈:俗称菌菇(食用菌),大型多细胞真菌,具细胞壁。‎ 以蘑菇为例,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称为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菌盖的下部称菌褶。地下部分丝状,与菌柄相连。‎ 形态结构 地上部分 即子实体 由菌柄、菌盖组成,是蕈的繁殖器官 。菌褶上有孢子 ‎ 地下部分 即菌丝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主体,相当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树木的根茎类似) ‎ 繁殖方式 主要是无性繁殖 无性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 通过形成有性孢子来 繁殖(类似于霉菌)‎ 代谢类型 异养(腐生);需氧 应用 食用(子实体可食)、药用(抗癌、抑菌)‎ ① 菌盖:开始半球形,后伞形;白或灰白。‎ ② 菌褶:菌盖下部叫菌褶,由放射状薄片组成;最初淡红色,后来褐色。‎ ③ 菌柄:圆柱形,与菌盖同色。‎ ④ 菌丝:与菌柄相连。‎ ‎4、真菌的特征、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 定义 大部分营腐生生活,并用孢子繁殖后代的真核生物;‎ 结构特征 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酵母是单细胞,霉菌、蕈是多细胞 ‎ 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 P16表1-3‎ 与自然界关系 分解动植物残体(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的分解),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 作为食品 食用菌,如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等 食品工业 制酒、面包、酱油、醋、腐乳等 制药工业 制青霉素、头孢霉素等;灵芝、猴头菇等用于中药 酶制剂工业 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用于洗涤剂等 致病 水稻恶苗病(赤霉菌)、人皮肤癣等 四、原生生物 ‎1、单细胞藻类 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核,有含光合色素的细胞器,它们是真核生物。依其光合色素种类及含量的不同,呈现绿色、褐色、红色,因而分别称为绿藻(如水绵)、褐藻(如海带)、红藻(如紫菜。)‎ 所属地位 单细胞真核生物 细胞结构 具细胞壁;具有含光合色素的细胞器(如衣藻的叶绿体)‎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生殖方式 无性繁殖:形成孢子生殖或裂殖 有性繁殖(略)‎ 举例 ‎①衣藻、小球藻 (绿色) ②甲藻(黄绿色) ③硅藻(粉红色)‎ 生态价值 水域中的生产者,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稳定 生态危害 在湖泊、近海大量繁殖形成湖泊的水华及近海的赤潮,消耗水体溶解氧使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某些甲藻会产生神经毒素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 ‎ ‎ 变形虫、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几乎都是能运动的单细胞生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是营异养生活的真核生物。‎ ‎2、原生动物 所属地位 几乎都是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 细胞结构 具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无细胞壁。‎ 生殖方式 大多数原生动物为无性生殖(二分裂) ‎ 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 生态价值 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消费者),是食物连和食物网的重要环节,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稳定 危害 少数会引起人畜疾病,如弓形虫 ‎ ‎ 草履虫 变形虫 ‎3、黏菌 ‎ ‎ 所属地位 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真核生物 结构 无细胞壁。营养体有细胞型和非细胞型2种。‎ 营养体 细胞型:与变形虫相似 非细胞型:一团含许多细胞核的原生质团 生殖方式 形成孢子繁殖 ‎ 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生活在有机物丰富且潮湿的环境 ‎(腐烂的枯枝落叶、木头和土壤中)‎ 取食、运动方式 吞噬细菌和有机物颗粒;像变形虫那样运动。‎ 适应恶劣条件 长出类似真菌的子实体 五、微生物的特征 ‎①个体微小:长度以微米、纳米计量 ‎②结构简单 ‎③分布广:无所不在 ‎④营养方式多样 如:异养(多数)‎ 光能自养营养型 化能自养营养型 ‎⑤生长繁殖快:如大肠杆菌18min繁殖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