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 MB
  • 2021-09-28 发布

全国名校2021届高考复习策略:生物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讲义)

  • 8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 一、生命观念 • 二、科学思维 • 三、科学探究 • 四、社会责任 • 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 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 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 1.结构与功能观 • 2.进化与适应观 • 3.物质与能量观(物质、能量和信息观) • 4.稳态与平衡观(稳态与调节观) • 5.局部与整体观(系统观) • 6.生态观 • 7.对立与统一观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1.结构与功能观 • (1)内涵: • 结构一般决定功能,功能往往与结构相适应。 • (2)案例分析: • (3)教学建议: • ①注意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 ②注意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 ②注意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 蛋白质、酶的最适温度、DNA、RNA的结构与功能 •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 红细胞、神经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肉食动物与植食动物、草原动物与森林动物 • 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功能 • 群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1.结构与功能观 • (3)教学建议: • ①注意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 ②注意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 ③高三教学可以进行各个生命观念微专题总结。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2.进化与适应观 • (1)内涵: • 所有生物都是进化来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 进化的机制为现代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进化的结构是不完美的,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 (2)教学建议: • 注意在进化内容以外的知识板块渗透该观念。 • (3)教学案例: • 降血糖的激素为何仅一种 • 人类的现代病、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 • 人吃熟鸡蛋而小牛喝生牛奶 • tRNA的种类及原因 • 植物与动物的白化现象 • 人类的白化现象与白化者低频性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知识应对与基本观点应对 • (2019)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 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 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 心脏活动 •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 慢、心率减慢 知识应对与基本观点应对 • (2019)29.(12分) • 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 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 (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 • 3.稳态与平衡观(稳态与调节观) • (1)内涵: • 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表现为结构与功能维持相对稳定。 •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关衡量指标在狭小的范围内波动。 • 稳态与平衡需要机体的调节(负反馈),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 稳态与平衡是生命系统的外在特征,也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 • 生物体的生化反应大都为可逆反应,生化反应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 自发状态下,物质总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以达到平衡状态。 • (2)教学建议: • 注意该观念的内涵,注意学生对内涵的准确理解与深刻记忆。 • (3)教学案例: • 线粒体稳态(分裂、融合与自噬)、内质网稳态(内质网应激) • 各种物质与结构的相对稳定并执行特定生物学功能 • 内环境的稳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种群 • 群落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2017.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 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 体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 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 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 织水肿等。 •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 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 晶体渗透压_______。 •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 接环境,②________。 • (2018)31.(8分) •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 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 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 量会_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 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 •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显现,导致尿量减少的主 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___的渗透压 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 4.物质与能量观 • (1)内涵: • 生命过程需要能量驱动。生命系统是耗散结构,需要引入能量来维持有序性。 •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能量的流动和转换。 • 能量以物质为载体,能量是物质转换和循环的动力。 • (2)教学建议: • 深刻领会物质与能量的辩证关系,注意在相关问题的及时渗透。 • (3)教学案例: • DNA分子复制时单体与母链中的碱基互补结合、甘油为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N a+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外转运 • 光合作用过程及实质、呼吸作用过程及实质 • 生命活动可以一直进行的原因 • 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不断地循环的原因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2016Ⅰ.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 5.信息观 • (1)内涵: • 信息的物质性:信息分子以物质为载体。 • 信息传递过程需要能量:信息分子的合成、运输、被识别并发挥作用过程中消耗能量。 • 信息的普遍性:细胞内部、细胞与细胞间、系统与系统间、个体与个体间、生物与非 生物间。 • 信息的特殊性:不同细胞间、不同信息间信息不同,同种信息被不同细胞的不同受体 接受信息的具体内涵不同。 • 传输途径的共性:信源、信道、信宿(注意信源和信宿的辩证关系) • 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传递后即会通过一定途径失效。 • (2)教学建议 • 注意基于案例基础上的总结提升。 • (3)教学案例: • 过度悲伤免疫力降低的原因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6.局部与整体观(系统观) • (1)内涵: • 局部构成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 • 生物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严整的结构。 • (2)教学案例: • 完整的酵母细胞与等量的研碎的但线粒体保持完整的酵母 细胞液的呼吸速率? • 将叶绿体捣碎,光照后能合成有机物吗?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 7.对立与统一观 • (1)内涵: • 事物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所 以用辩证眼光看待事物)。 • (2)教学案例: • 合成与分解(叶绿体、线粒体中的有机物) • 受体与配体 (一)对生命观念的解释 二、各模块侧重的生命观念 • 必修一: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 • 必修二:结构与功能观、物质能量与信息观、进 化与适应观。 • 必修三:结构与功能观、物质能量与信息观、进 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生态观。 • 选 修:结构与功能观、物质能量与信息观、生 态观。 局部与整体观、对立与统一观 (三)总体教学建议 • 1.良好的知识基础是形成观念的前提。 • 2.注意素养形成的长期性与培养的连续性。 • 认识每节中存在生命观念的素材及必然性。 • 叙写教学目标,预设生命观念的具体落实。 (三)总体教学建议 • 3.注意生命现象中生命观念的多维度性。 • 示例: • 必修一:结构与功能观 • 必修一: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 • 必修二:进化与适应观 • 必修三:稳态与平衡观、局部与整体观、对立与统一观 (三)总体教学建议 • 4.注意生命观念培养的层级性。 (三)总体教学建议 • 5.注意生命观念之间的联系性。 结构与功能观 进化与适应观 物质与能量观 稳态与平衡观 局部与整体观 生态观 • 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 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 1.分析与综合 • 2.演绎与推理 • 3.模型与建模 • 4.归纳与概括 • 5.比较与分类 • 6.批判性思维 • 7.创造性思维 (一)思维有哪些 • 1.概念:人、树、是、对、我们、1、百 • 2.判断:一切反动派都将灭亡。 • 3.推理:一切反动派都将灭亡,美帝国主义属于 反动派,美帝国主义必将灭亡。 • (1)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 • (2)归纳推理:由个别的事物或现象推出该类事物或现 象的普遍性规律的推理。 • ①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 • ②类比法(推理):观察到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都相同,便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 (二)思维的常见过程 • 1.低阶思维: • (1)分析与综合:其他思维的基础。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 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现。综合是 在思想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牲或 个别属性结合起来。 • (2)归纳与概括:归纳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或然性联性的推理。 概括的过程是思维是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 (3)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 一特性与另一特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过程。分类就是通过比较,按 照事物的异同程度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 • (4)演绎与推理: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蕴涵关系的推理。 • (5)模型与建模: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 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定性或定量;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 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二)思维的常见过程 • 2.高阶思维: • (6)批判性思维 • 理解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简明扼要地表达观点; • 构建、识别以及评价论证; • 评估决策的利弊; • 评估支持或反对某一假设的证据; • 识别推理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及常见谬误; • 系统地分析问题; • 辨别观点的相关性及重要性; • 为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辩护; • 反思并评估自己的思维技能。 • (7)创造性思维 (三)科学思维及教学中的落实(1) • 1.归纳与概括 • 教学案例1:水果有什么特点? (三)科学思维及教学中的落实(1) • 1.归纳与概括 • 教学案例2:《细胞中的无机物》 事实2:缺Na+会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事实3:Ca2+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说明:Na+、Ca2+等离子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4: 事实1: 说明:某些无机盐参与构成某些复杂的大分子。 说明:无机盐可以维持酸碱平衡。 归纳与概括 • 2.分析与综合 • 红萍叶片内共生的固氮蓝藻可促进红萍生长,与 “稻—鱼”农田相比,“稻—萍—鱼”生态农田 的鱼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所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 结合题干信息,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 引入红萍使鱼和水稻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 分析 在人工鱼塘养鱼的天敌?天敌 食物 吃水稻? 吃红萍? 红萍为鱼提 供了更多的 食物。 水稻(植物) 水面以上:光照、CO2 水面以下:水、无机盐 无机盐增多 鱼粪便被分 解者分解 鱼量增加,更多 的鱼粪便被分解 者分解形成更多 的无机盐并被植 物吸收,从而使 水稻增产。 鱼(动物) 综合 演绎推理 • 2019全国Ⅰ卷 • 30.(8分) •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 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 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 ___________。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从而加强 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细胞质 精子 不可能 若基因位于Y-Ⅲ,则F1雄性为白眼,而事实上F1全为红眼 Ⅰ、Ⅱ(因为所用的雄性全为隐性个体) 思路:令X_YR与雌性杂交,使后代的雄性与显性性状关联。 思路:令X_YR× XrXr→(最佳选择,但不在所选范围) XRXR→(后代全为显性,不可选) XRXr→(演绎推理) XRYR×XRXr→F1→F2 • 3.演绎与推理 • 举例:无机物重度污染 无机物↑ ⇒藻类↑ ⇒溶氧↓ ⇒动物↓ ⇒异养需氧型分解者↑ ⇒溶氧↓ ⇒异养厌氧型分解者↑ ⇒产生NH3、H2S等气体导致水体发臭 • 2020全国Ⅱ卷 • 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 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 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 环境中),② 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 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 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 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 答案:A • 3.演绎与推理 •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 定CO2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对CO2的亲和力更高, 如图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 题: • 如果将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一个密闭玻璃罩中,给予大 于P的适宜光照,能存活较长时间的是突变型,试分析原因 二者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 度,密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会不断下降,突变型植株 固定二氧化碳的酶的活性高,能利用更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 4.模型与建模 • (1)“模型与建模”的必要性 • 案例1:一个四分体有几个DNA? • 4.模型与建模 • (1)“模型与建模”的必要性 • 案例2:将圆分成32份相等的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周长是16.56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长方形周长=2r+6.28r=16.56 • 4.模型与建模 • (2)模型认知三层次:了解层次、解释层次、建立层次。 • 4.模型与建模 • (3)教学中对“模型与建模”的落实 • 4.模型与建模 • (3)教学中对“模型与建模”的落实 • 4.模型与建模 • (4)构建模型的意义 • 解读模型:抽象事物具体化,微观知识宏观化。 • 构建模型:整合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属于创造性思维。 • 4.模型与建模 • (4)高考题中模型与建模的考查 • 2020天津卷 14. • 4.模型与建模 • (5)“模型与建模”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EDA软件本质是利用数学工 具来解决半导体工艺中的物 理问题。 EDA软件的核心是数学和物 理算法,开发的过程需将复 杂的物理问题利用数学模型 精确表达。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①示例1:高考前的考试焦虑。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②示例2:两种发电机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②示例2:航空母舰与电磁弹射技术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②示例2:电磁弹射技术的原理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②示例2:电磁弹射技术的原理 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2)高考题对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的考查 • 例2:(2016江苏单科) • 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 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 ,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 •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 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 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 •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③暗反应已基本饱和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 答案:S2 S3 [H]、ATP ①③③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3)涉及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的内容 • 酶促反应速率的两个方面 • 光暗反应两方面的问题 • 净光合速率的两个方面 • 胞间CO2的两个方面 • 体温变化的两个方面 • 动物数量变化的两个方面 • 4.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 (4)其他的辩证思维 • DNA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 酶的专一性与多样性 • 遗传与变异 • 1.心智技能(如写作、前述思维方法)形成的一般过程 • (1)原型定向。所谓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 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 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 明确活动的方向。 • (2)原型操作。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 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 (3)原型内化。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 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 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 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三)科学思维及教学中的落实(2) 双基时代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三维目标时代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时代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 3.历次教学改革的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科学思维的存在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五)关于考题的作答技巧引导 • 1.逻辑思维作答方式 • 为什么: – 事实/依据+推断/分析 • 事实/依据:题干信息,生物知识或原理 • 推断/分析:根据依据进一步推理、分析。 • 模式: – 因为…,所以…。/(因果) –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果+并列) –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综上,…。(因果+并列 +递进) –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因果+递进) – 因为…,所以…,所以…。(因果+递进) • 正向作答/反向作答 (五)关于考题的作答技巧引导 • 2.涉及辩证思维的内容 • 光合、呼吸与净光合 • 光合作用: – 光反应: • 外因—光强、光质、温度 • 内因—酶(量、活性)、色素(种类、含量) – 暗反应: • 外因—CO2浓度、温度 • 内因—酶(量、活性)、C5含量 • 酶促反应速率分析:酶、底物 • 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载体、能量 • 分裂、凋亡 • 癌细胞的产生、被免疫系统杀灭 •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五)关于考题的作答技巧引导 • 2.涉及辩证思维的内容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 温度:产热、散热 – pH:酸碱缓冲物质 – 渗透压:溶质、溶剂 • 各种成分的含量: – 葡萄糖 – 水 – 脂质 – 蛋白质 (五)关于考题的作答技巧引导 • 3.辩证作答的思维方式 • 内因—外因 • 产生—消耗 • 来源—去路 • 这个为什么好—那个为什么不行 (六)科学思维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知识与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金字塔 三、科学探究 •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 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 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 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 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 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二)科学探究的表现形式 • 1.典型考查形式:设计实验思路 • 2.其他考查形式: • (1)观察现象要求提出生物学问题 • (2)基于问题要求作出假设 • (3)基于实验课题或假设要求设计实验 • (4)给出实验方案要求修改或完善方案 • (5)给出实验过程要求写出结论 (1)观察现象要求提出生物学问题 • 2007宁夏卷 • II.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 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 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 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的题目)。 (2)基于问题要求作出假设 (三)关于探究教学实施的建议 • 1.新授课方面 • (1)尝试进行探究性教学(新授课、一轮课) (三)关于探究教学实施的建议 • (2)探究形式的多样性与选择合适的探究类型 • 教学案例:细胞膜的流动性 • a. 向学生展示变形虫伸出伪足及细胞生长的实例, 由学生基于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 b. 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向学生介绍荧光标记技术与 细胞融合技术由学生设计实验思路; • c. 向学生说明实验思路由学生推导结果与相应的 结论; • d. 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由学生推导实验结论。 (三)关于探究教学实施的建议 • (3)注意探究教学、体验教学与类比教学的适用对象 •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有丝分裂》 • 《特异性免疫》 (三)关于探究教学实施的建议 • 2.习题课、高考应试方面 • (1)明确高考方向、常见题型。 • (2)系统讲解探究性实验流程、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 (3)背过几种典型的实验设计的范式,或熟记关于实验 思路书写的规范。 • (4)分类梳理光合、呼吸、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植物 激素调节、遗传实验等各方向的实验,总结题型及研究方 法。 • (5)习题讲评特别注意一题多解、错误作答的分析。 • (6)讲清实验设计的根本思路与根本解决方法,并不断 重复。 • (7)注意科研情境型试题中研究思维的分析。 四、社会责任 • (一)什么是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 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 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 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 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 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 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二)课标中的社会责任要点 • 参与社会事务,解决生活问题。 • 讨论社会议题,辨别迷信伪论。 • 开展科学实践,解决现实问题。 • 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保实践。 • 关爱生命崇尚健康,践行文明生活方式。 (三)教学案例 • 1.1病毒关联:科技工作者是最耀眼的明星 • 2.3脂肪酸:氢化植物油与反式脂肪酸 • 2.4蛋白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用良心才能做好 事情。 • 示例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设问:你认为生物体中会有哪些元 素?依据是什么? • 设问:你的想法一定正确吗?是否 需要实验证实? • 展示:玉米、人等生物组成元素及 含量: • 设问: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 展示:地壳元素组成。 • 设问:生物与地壳的元素含量与组 成相比,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 任务:请将元素分类。 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科学探究:提出假说并 验证假说的意识。 科学思维:比较与分析、 归纳与概括。 生命观念:生命的物质性。 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归 纳与概括。 • 设问:每种元素都有其作用吗? 如何设计实验探究? • 设问: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以何 种形式存在?单质?化合物? • 设问:是否需要设计实验证实你 的想法? • 任务:阅读实验《检测生物组织 中的化合物》,准备实验。 • 讲授:生物学家已通过科学方法 对化合物做了定性和定量化的研 究。 科学探究:基于假说设 计实验的能力。 科学探究:基于问题做 出解释的能力,设计实 验实施实验的意识。 示例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 T2 噬菌体 大肠杆菌T2噬菌体 蛋白质 : DNA :成分: 生活方式: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注入X Y X 如何研究被注入的物质是什么?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注入X Y X 研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Y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研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蛋白质:C、H、O、N、32S DNA :C、H、O、N、31P 标记哪种元素? 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同时标记? 如何标记?请说出标记的过程。 思考:如何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 课本P45第一自然段 实验思路(标记蛋白质) X Y 保温 一段时间 充分搅拌 X Y 离心 Y X 发现上清液放 射性较高,说 明了什么? 经培养,释放子代噬 菌体,又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