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十八)
[合格性考试必做题]
1.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它们分别形成
于(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②④ B.①④ C.③② D.④①
[解析] 有氧呼吸放出的 CO2 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第二阶段产
生的,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 D
2.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解析]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减弱;土壤淹水,导致根系因
缺氧而发生无氧呼吸;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型细菌,无氧条件下才能
大量繁殖;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答案] B
3.下表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表中描述
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A 呼吸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内 细胞质基质
B 是否需氧 需氧参加 不需氧参加
C 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乳酸
D 释放能量 较多 较少
[解析] 有氧呼吸是指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
成大量 ATP 的过程;该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
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进行无
氧呼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
化碳或乳酸,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 ATP,反应场所为细胞质基
质。人体细胞内含有与乳酸生成有关的酶,故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能
生成乳酸。
[答案] C
4.在生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全过程中,完全在线粒体内进
行的是( )
A.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B.丙酮酸和水形成 CO2 和[H]
C.C6H12O6――→
酶
2C2H5OH+2CO2+能量
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解析] 除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以外,无氧
呼吸全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 B
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 )
A.CO2、酒精、H2O、ATP
B.CO2、乳酸、ATP
C.CO2、H2O、乳酸
D.H2O、CO2、乳酸、ATP
[解析] 人体剧烈活动时,肌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酒精和 CO2。
[答案] D
6.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中影响水果
代谢的原因是( )
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虫害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CO2 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解析] 细胞呼吸受到温度、pH、CO2 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密封地窖透气性差,空气不流通,内储水果通过呼吸作用使 CO2 逐
渐增加,O2 逐渐减少,致使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代谢速率降低,保
存时间变长。
[答案] D
7.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
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一是产生的能量太少,二是产生的
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答案] B
8.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
A.储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无
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还存留在呼吸产物中;
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答案] C
9.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
(1)图中 A 是__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 反 应 ①②③④ 中 , 必 须 在 有 氧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
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
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判断,A 是丙酮
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2)图中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②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三
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③和④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其中能够在
人体细胞进行的是①②④。(3)苹果贮藏久了,内部果肉细胞会进行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即图中①③过程。(4)有氧呼吸的反应
式: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
吸的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如果有氧
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3。
[答案] (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② ①②④
(3)①③ (4)1∶3
[等级性考试必做题]
10.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图中酶 1 参与催化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为无氧呼吸
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酶 2 参与的是有
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它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酶 3 参与的是无氧
呼吸的第二阶段,它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答案] C
11.我国加入 WTO,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其中,延
长保鲜期是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的条件之一。为了延长水果、蔬菜的
保鲜期,可采取如下措施( )
A.充入 O2,温度为 5 ℃ B.充入 O2,温度为 20 ℃
C.充入 N2,温度为 5 ℃ D.充入 N2,温度为 20 ℃
[解析] 生产中延长水果、蔬菜的保鲜期,实质上是降低其有氧
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可采用充入 N2,抑制有氧呼吸,
控制 0 ℃以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答案] C
1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
时,其产生的 C2H5OH 和 CO2 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
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a b c d
CO2 产生量(mol) 9 12.5 15 30
C2H5OH 产生量(mol) 9 6.5 6 0
A.a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 浓度时有 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d 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
酶
2C2H5OH
+ 2CO2 + 少 量 能 量 , 有 氧 呼 吸 反 应 式 为 :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12H2O+大量能量。氧浓度为 a 时,CO2 和 C2H5OH
产生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
产生的 C2H5OH 的量等于 CO2 的产生量,都是 6.5 mol,消耗葡萄糖
的量为 6.5÷2=3.23 mol,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 为 12.5-6.5=6 mol,
消耗的葡萄糖为 1 mol,无氧呼吸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氧浓度为 c 时,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 3 mol,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为 15-6=9 mol,
消耗葡萄糖为 1.5 mol,用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 3
3+1.5
×100%=66.7%;d 浓度时,没有酒精产生,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
呼吸过程,没有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
13.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
B.CO2 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能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
[解析] 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其底物都主要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能产生还原氢和丙酮酸。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的。故选 D。
[答案] D
14.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 4 份,分别置于甲、乙、丙、
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 CO2 和 O2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 CO2 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 甲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 CO2 和酒精;
乙条件下,通过计算可得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0.5,而无氧呼吸
消耗的葡萄糖为 2.5;丙条件下产生的 ATP 不是最少的,最少的是只
进行无氧呼吸的甲;丁条件下,因吸收的 O2 与释放的 CO2 一样多,
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 D
15.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 1 ℃的冷库内贮藏,
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 CO2 处理 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采摘后
算起每 10 d 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
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 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 20 d 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 CO2 处理组
C.第 40 d 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 CO2 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
无氧呼吸
[解析] 若蓝莓只进行有氧呼吸,则 CO2 与 O2 比值为 1。若比
值大于 1,则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第 20 d
时,对照组与 CO2 处理组比较,CO2 与 O2 比值远大于 1,说明对照
组无氧呼吸强度高于 CO2 处理组,则对照组产生的乙醇量也会高于
CO2 处理组;第 40 d 对照组蓝莓 CO2 与 O2 比值约为 2,可知无氧呼
吸与有氧呼吸产生 CO2 量基本相等,由于有氧呼吸产生 CO2 与消耗
葡萄糖比为 6∶1,无氧呼吸产生 CO2 与消耗葡萄糖比为 2∶1,当
CO2 量相等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量;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用高浓度的 CO2 处理,可抑制蓝莓贮藏时
的无氧呼吸。
[答案] C
16.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
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
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 产生量(mol·min-1) 1.2 1.0 1.3 1.6 3.0
O2 的消耗量(mol·min-1)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 c 时,苹果产生 C2H5OH 的量为 0.6 mol·min-1
C.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4 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解析] 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
质;氧浓度为 c 时,两种呼吸方式并存,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与酒
精均为 0.6 mol·min-1;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CO2 产
生量分别为 1.2 mol·min-1 和 0.4 mol·min-1,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1∶1,
即有 1/2 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O2 释放量最少的氧浓度点是储藏苹
果的最佳氧浓度点。
[答案] C
1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 O2 浓度下 O2 吸收
量和 CO2 生成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AB=BC)。
(1)图 中 曲 线 QR 区 段 CO2 生 成 量 急 剧 减 少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
生 成 量 和 O2 吸 收 量 共 同 围 成 的 面 积 所 代 表 的 生 物 学 含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量随O2 浓度变化而变化的
曲线。
(4)O2 浓度对应 C 点时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比__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
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 O2 浓度调节到________点的对
应 浓 度 时 , 更 有 利 于 蔬 菜 的 运 输 , 试 说 明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理解图中各点、线、面的含义。Q 点:只有无氧呼吸;
P 点及其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C 点: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
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 1/3;R 点:释放的 CO2 量最少,最有
利于蔬菜的储存;B 点:有氧呼吸吸收的 O2 量(或释放的 CO2 量)等
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线的含义: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的区
段是 QP;QR 区段 CO2 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随着 O2 浓度增加,
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较弱;T 点之前引起曲线发生变化的因
素是 O2 浓度,T 点之后限制因素为温度等外在因素和酶等内在因素。
QRP 曲线减去 OBP 曲线的差值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所以可
画出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随 O2 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 QBE
所示。
[答案] (1)O2 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同时有氧呼吸较弱
(2)P O2 浓度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 CO2 总量
(3)如图中虚线 QBE 所示
(4)一样多 1/3
(5)降低 O2 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R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
弱,同时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