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1.50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 生物 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50分)
1.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细菌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拟核 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③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④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⑤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同的密码子可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B.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C.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D.伴性遗传的性状分离比不固定,故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它没有独立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寄主细胞外它仅是无生命的核酸和蛋白质复合体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可以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达到对T2噬菌体进行32P标记的目的
D.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4. 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中G与C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
D.DNA分子准确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乙过程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1. 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的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C.该图表示的是转录和翻译
D.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2. 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核糖体、肽链
B.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Ⅵ具有催化某种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DNA聚合酶
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D.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能催化过程CO2+C5→2C3,由此推测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3. 关于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进行①过程,需将噬菌体放在含有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的溶液中
B.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⑤过程
C.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D.细胞中①④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1. 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 )
2. 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
果
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分裂后一定产生两个精细胞
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产生实现了基因重组
3. 如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 )
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4. 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
C.3号、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8
1.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DNA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2.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3.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
A.3∶1 B.5∶3 C.13∶3 D.7∶1
4. 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又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为 ( )
A.1/16 B.1/8 C.1/32 D.1/64
5. 已知某R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7%,尿嘧啶占21%,则转录形成该RNA的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为 ( )
A.17% B.21%
C.无法确定 D.50%
6. 在欧洲人群中,每2 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一个健康的男子与一个该病携带者的女子结婚,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
A.1/25 B.1/100
C.1/204 D.1/625
1. 关于如图所示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C.若该DNA分子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 (pm/2n)-p
D.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2.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男孩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A.1/44 B.1/88
C.7/2 200 D.3/800
3.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二倍体),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加倍而成正常植株
D.经③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约占1/4
4. 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B.DNA复制时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5.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形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D.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1.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2. 某学习小组以“研究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及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家系中调查
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二 非选择题(50分)
3.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2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1. 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病发病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Ⅲ-2与Ⅲ-3结婚后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2.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DE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合成情况,该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录时,与DNA中启动子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
(4)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来识别mRNA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加工修饰的结果。
1.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答案
一 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5 BCACD 6-10 CBBDB 11-15 DDACC 16-20 ADCCA 21-25 CADDB
二 非选择题(50分,每空2分)
26(10分)答案
(1) ①aaXBXB ② 2∶1
(2) ①常 ttAAXbY ② 4
27(10分)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
(3) 3/8 1/2
28(10分)答案
(1) DNA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2) 丙、丁
(3) 甲、乙、丙 4
(4)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29(12分)答案
(1)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线粒体、叶绿体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RNA聚合酶
(4)tRNA 内质网、高尔基体
30(8分)答案
(1)28
(2)结构变异 杂交育种 aaZ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