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M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7讲 细胞呼吸
教材研读
知识1 细胞呼吸的原理
一、细胞呼吸
1.含义:
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①
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
,并且②
释放出能量
的过程。
2.分类
二、需氧呼吸
1.含义:
细胞在①
氧气
的参与下,把糖分子氧化成②
二氧化碳和水
,并
释放能量,生成大量③
ATP
的过程。
2.反应式:
④
C
6
H
12
O
6
+6O
2
+6H
2
O
6CO
2
+12H
2
O+能量
。
3.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名称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
场所
⑤
细胞溶胶
⑦
线粒体基质、嵴
⑨
线粒体内膜
物质变化(反应式)
⑥
C
6
H
12
O
6
丙酮酸+[H]
⑧
丙酮酸+H
2
O
CO
2
+ [H]
[H]+O
2
H
2
O
产能情况
少量ATP
少量ATP
⑩
大量ATP
4.特点:
在常温下发生,所产生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贮存在
ATP
中,能
量利用率比现代机械
很高
。
5.实质:
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
二氧化碳
,其中的氢被氧化成
水
。
三、厌氧呼吸
1.含义:
细胞在①
无氧
条件下,将糖分子分解成②
乳酸(或乙醇和二氧
化碳)
,并释放能量,生成③
少量ATP
的过程。
2.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第一阶段:
糖酵解
④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H]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乳酸发酵
丙酮酸、[H]
⑤
乳酸
乙醇发酵
丙酮酸、[H]
⑥
乙醇和二氧化碳
知识2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
细胞呼吸的意义
: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①
能量
,
为其他化合物的合
成提供②
碳骨架
。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内因包括物种、发育阶段、部位等因素,外因主要有
③
温度、O
2
浓度、CO
2
浓度、水
,其中,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
④
温度或O
2
浓度
的增加而增强;环境中⑤
CO
2
的浓度越高,细胞呼吸
作用越弱;细胞的⑥
含水量
越高,细胞呼吸作用越强。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粮食的储存:⑦
低温、低氧、干燥等
。
(2)蔬菜水果的保鲜:⑧
零上低温、适当的湿度、低氧等
。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了[H]
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 A
2.
(2019绍兴选考模拟)需氧呼吸包括3个阶段,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
确的是
(
C
)
A.形成大量ATP
B.相关的酶全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C.该阶段有CO
2
生成
D.释放出少量氢原子
答案 C
柠檬酸循环产生少量ATP,电子传递链产生大量ATP,A错误;与柠
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B错误;该阶段的产物有二氧化
碳、[H]和ATP,C正确;糖酵解释放少量氢原子,柠檬酸循环释放大量氢原子,
D错误。
3.
(2019绍兴段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柠檬酸循环中已有彻底氧化产物CO
2
产生,故有大量ATP生成
B.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特殊分子所携带的H
+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形成水
C.人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是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
D.是否产生CO
2
可以作为区分人体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标志
答案 D
在柠檬酸循环中已经彻底氧化有机物,产生CO
2
,但释放的能量不
多,生成的ATP较少,A错误;需氧呼吸产生的[H]实际是一部分氢原子形成的
NADH,其中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剧烈运动时,部分骨
骼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不能产生酒精,C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不产
生CO
2
,而需氧呼吸会产生CO
2
,所以可以通过CO
2
区分两种人体细胞呼吸方
式,D正确。
4.
(2019温州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被分解
B.产生ATP时伴有[H]的生成
C.剧烈运动时CO
2
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
D.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
答案 A
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再生成葡萄糖,A错误;厌氧呼吸第一阶段
能够释放能量,产生ATP,同时有[H]的生成,B正确;人体细胞厌氧呼吸只能产
生乳酸,因此剧烈运动时CO
2
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C正确;肌肉细胞进行厌
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D正确。
考点一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过程的分析与比较
考点突破
比较项目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过程模型
不同点
反应条件
需O
2
、酶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O
2
,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
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嵴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第一阶段: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细胞溶胶
物质变化
第一阶段:C
6
H
12
O
6
丙酮酸+[H]
第二阶段:丙酮酸+H
2
O
CO
2
+
[H]第三阶段: [H]+O
2
H
2
O
第一阶段:C
6
H
12
O
6
丙酮酸+[H]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
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CO
2
或转化成乳酸
不同点
能量变化
有机物中
的化学能
释放
能量
较多,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可生
成约 30 mol ATP
较少,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可生
成约 2 mol ATP
相同点
过程
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糖酵解过程,产物都为丙酮酸和[H]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物质转化提供原料
联系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
知识归纳
细胞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分析
项目
来源
去路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H]
葡萄糖、丙酮
酸和水
葡萄糖
与O
2
结合
生成H
2
O
还原丙酮酸
ATP
三个阶段都产生
只在第一
阶段产生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碳反应等除外)
一、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O
2
消耗与CO
2
产生的量来判断
在以C
6
H
12
O
6
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
2
释放量和O
2
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
型的重要依据,总结如下:
CO
2
释放和
O
2
消耗情况
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
呼吸类型
不消耗O
2
,
无CO
2
释放
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
不消耗O
2
,
有CO
2
释放
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增大。但若将CO
2
吸收,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
细胞只进行产生乙醇和CO
2
的厌氧呼吸
O
2
的消耗量
等于CO
2
释放量
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但若将CO
2
吸收,可引起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
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
O
2
的消耗量
小于CO
2
释放量
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增大。但若将CO
2
吸收,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小
细胞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的厌氧呼吸
2.依据反应场所判断
注意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需氧呼吸场所的区别。
3.通过实验来判断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一液滴
装置二液滴
不动
不动
只进行产乳酸的厌氧呼吸
不动
右移
只进行产乙醇和CO
2
的厌氧呼吸
左移
右移
进行需氧呼吸以及产乙醇和CO
2
的厌氧呼吸
左移
不动
只进行需氧呼吸或进行需氧呼吸和产乳酸的厌氧呼吸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
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
同。
二、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
细胞呼吸速率通常用CO
2
生成速率或O
2
消耗速率来表示,一般用如图装置进
行测定。细胞呼吸既产生CO
2
使装置内气压升高,又消耗O
2
使装置内气压降
低。为了测定真实的呼吸情况,应只对其中一种气体变化进行测定。为此,往
往向装置内添加NaOH溶液或KOH溶液以吸收其中的CO
2
。用单位时间内液
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O
2
的速率。
2.测定装置
若以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整个装置必须做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
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如图所示:
3.物理实验误差的校对
为了防止气压、温度等非呼吸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
生物材料灭活(如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如果对照组液滴发生了移动,说明存在实验误差。若对照组液滴移动方向与
实验组相同,则需要用实验组数据减去校对出的误差。若对照组液滴移动方
向与实验组相反,则需要用实验组数据加上校对出的误差。
典例
1
图示为乙醇发酵的实验装置
,
滴管下部装有酵母菌与苹果汁的混
合液
,
试管中装满水。下列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D
)
A.试管中装满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试管中装满水为实验提供无氧环境
C.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则乙醇发酵会受抑制
D.实验过程中丙酮酸被氧化分解产生乙醇和CO
2
答案 D
解析
乙醇发酵的产物是乙醇和CO
2
,试管中装满水有利于观察CO
2
的产生,A
正确。试管中装满水可以隔绝空气,为实验提供无氧环境,B正确。氧气会抑
制无氧呼吸的过程,因此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则乙醇发酵会受抑制,C正
确。实验过程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产生乙醇和CO
2
,D错误。
1-1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
是
(
D
)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
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
C.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
2
量
答案 D
解析
该装置通过瓶内的气压变化来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由于呼吸作用
过程中有CO
2
和O
2
两种气体的变化,因此通过在试管内放NaOH溶液来吸收
CO
2
,消除CO
2
对瓶内气压的影响,测出动物呼吸时所消耗的氧气量,而不是直
接测得动物呼吸时所释放的CO
2
量,A正确,D错误;将广口瓶放入盛有温水的
水槽内是为了使瓶内温度恒定,B正确;动物呼吸消耗氧气会使瓶内的气压降
低,因此红墨水会向右移动,C正确。
1-2
种子萌发时可能进行需氧呼吸
,
也可能进行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为探
究两种呼吸的情况
,
现设计如图装置
,
假设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
,
同时关闭活
塞
,
经过
20 min
后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
际的是
(
C
)
A.
装置
1
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
O
2
的体积
,
装置
2
液滴向右移动
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
CO
2
和消耗
O
2
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
C.若装置1的液滴左移,装置2的液滴也左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需氧呼
吸也进行厌氧呼吸
D.若装置1液滴不移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厌氧呼吸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需氧呼吸消
耗O
2
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
2
和需氧呼
吸消耗O
2
的体积之差,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才能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B正确;根据题意分
析可知,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进行了需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进
行了厌氧呼吸),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C错误;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没有进行需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进行
了厌氧呼吸),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厌氧呼吸,D正确。
考点二 细胞呼吸过程中原子的转移
需氧呼吸各元素来源及去路
(1)CO
2
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CO
2
中的氧来自
丙酮酸和水,这个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嵴上进行。
(2)O
2
参与反应的阶段是第三阶段,[H]和O
2
结合生成水,所以呼吸作用产物水
中的氧来自O
2
,这个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3)需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在第二阶段与
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O
2
结合生成的。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混合时的计算
对比需氧呼吸与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厌氧呼吸反应式
,
可发现如下规律
:
(1)
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产生
CO
2
的摩尔数之比为
3∶
1
。
(2)
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
细胞呼吸消耗的
O
2
与产生的
CO
2
摩尔数之比为
3∶
4。
(3)若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
2
,则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葡萄
糖之比为1∶3。
典例2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物质①和[H]
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代谢途径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C.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该阶段产生少量ATP
D.一个柠檬酸循环可以产生2个物质①
解题关键 理解下列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反应物C
6
H
12
O
6
、H
2
O、
O
2
中各原子的转移途径,和产物CO
2
、H
2
O各原子的来源。
答案 D
解析
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ATP和[H],A错误;阶段B为
柠檬酸循环,该代谢途径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但在需氧型原核生物的
细胞溶胶中,也可以进行该过程,B错误;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发生在线粒体内
膜上,该阶段产生大量ATP,C错误;物质①是二氧化碳,二碳化合物进入柠檬酸
循环,与草酰乙酸(C
4
酸)合成为C
6
酸(柠檬酸),然后C
6
酸经过多个反应,脱掉2个
二氧化碳,又形成一个草酰乙酸,于是柠檬酸循环的第二轮开始,故一个柠檬
酸循环可以产生2个二氧化碳,D正确。
2-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卡尔文循环中被分解为CO
2
分子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多数分布在嵴上
C.产生CO
2
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D.电子传递链最终将氧还原成水并产生较多ATP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需氧呼吸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的产物
丙酮酸在柠檬酸循环中被分解为CO
2
分子,A错误;与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有
关的酶多数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少量分布在嵴上,B错误;人体中需氧呼吸
产生CO
2
的场所为线粒体,厌氧呼吸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但发生在人体细胞内
的厌氧呼吸不产生CO
2
,C错误;电子传递链最终将氧还原成水并产生较多
ATP,D正确。
2-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需氧呼吸过程图,4、7均为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催化2→3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3必定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D.6可来自叶绿体
答案 D
解析
2→3过程为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需氧
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对于植
物,3还可以被叶绿体吸收,C错误;6为氧气,可来自叶绿体,D正确。
考点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内部因素
项目
规律
举例
遗传特性
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
旱生植物弱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弱于阳生植物
生长发育时期
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呼吸速
率较低
器官类型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部因素
名称
曲线
解读
生产生活应用
温
度
温度主要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1)冰箱中果实和蔬菜的保鲜
(2)大棚蔬菜栽培时,夜间适当降温,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O
2
浓
度
O
2
浓度为零时只进行厌氧呼吸;O
2
浓度为零以上10%以下,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O
2
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需氧呼吸
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
CO
2
浓
度
增加 CO
2
的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解释
增加CO
2
的浓度有利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
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
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名师点拨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大量繁
殖,再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植物根部需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水稻厌氧呼吸产生乙醇,防止乙醇中毒,烂根死亡。
(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
(6)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
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7)果蔬保鲜:(零上)低温、低氧、高CO
2
和保湿。
酵母菌呼吸类型及呼吸速率的判断
(1)若只产生CO
2
,不消耗O
2
,则只进行厌氧呼吸(图中A点)。
(2)若产生的CO
2
的物质的量比吸收的O
2
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
(图中AC段,不包括A、C两点)。
(3)若产生的CO
2
的物质的量与吸收的O
2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需氧呼吸
(图中C点以后,包括C点)。
(4)B点表示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速率相等(用CO
2
释放量表示)。D点表示O
2
浓度超过一定值(10%)时,厌氧呼吸消失,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
(5)D点之后,氧气浓度越高,酵母菌的需氧呼吸越强,直到呼吸速率达到最大
值。
典例3
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
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Ⅰ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细胞在a点的厌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
解题关键
知能拓展
(1)提高温室中栽培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和
降低呼吸消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含水量等,但在农业生产中主要考虑的是温度,因为其他几个因素不容易控
制。
(2)绿色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总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一般情况下,
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30 ℃,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
答案 D
解析
长期浸水过程中,氧气逐渐减少,Ⅰ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
Ⅱ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A、B正确;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与Ⅰ阶段原因不同,C正
确;随着氧气浓度的减少,细胞在a点的厌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D错误。
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3-1
(2018浙江11月选考,22,2分)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
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答案 B
解析
糖酵解的场所在细胞溶胶,A错误;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
变性的速率加快,酶活性降低,因而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下降,B正确;氧气与
需氧呼吸一、二阶段产生的还原氢结合生成水,不生成CO
2
,C错误;细胞呼吸
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D错误。
相关文档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1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6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912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813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8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8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9-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