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50 KB
  • 2021-10-26 发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1框单音与和声教案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音与和声 教学目标 ‎(一)确立依据 核心素养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社会责任: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课标依据 ‎《单音与和声》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具体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集体、涵养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规范的品格。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3.知识与能力 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三)重难点 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地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基于此理论,在教授“单音与和声”部分时,采用活动学习法,设计多样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  (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 情境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颜色、样式我实在不喜欢。‎ 情境二: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7‎ 情境三:学校田径队吸纳我为新队员,可是田径队员每天都要早起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 想一想: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冲突吗?你是怎样做的?‎ 提示: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我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可是,正如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一样,有些时候我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发生冲突,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问题办法。(板书课题)‎ ‎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集体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冲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所遇到的冲突,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法。‎ ‎  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集体生活中遇到的冲突,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在探讨中引领学生探寻解决冲突的方法,开始本框内容的学习。‎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63)(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集体的基础,它的实现有赖于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必须服从集体的要求和规则?‎ ‎☆上下课的作息时间;‎ ‎☆学校运动会的秩序;‎ ‎☆ ‎ ‎☆ ‎ ‎1.如果我们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集体带来什么影响?对个人又有哪些影响?‎ 提示: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局面混乱,集体无法正常运转。个人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学的个人意愿无法实现。‎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个人诉求,但作为一个集体,它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来保证这个集体的存在。规则应是成员共同体通过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因此,规则一般是与个人意愿一致的。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63)‎ 请按照下列提示,回忆在集体生活中发生过的冲突事件,以及当时自己对冲突的反应,分析自己和集体的不同需要。‎ 冲突事件 我的反应 我的需要 集体的需要 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完成活动。‎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利用相关材料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解决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方法,并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理性的价值判断,作出合理的价值选择。‎ 7‎ 班级排练集体舞的站位问题 与同学发生争执,生气地退出排练 虽然我个子高,但我还是希望能站在第一排 个子矮的站在前排,个子高的站在后排 ‎1.导致上述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  2.对于上述冲突,你有哪些理智的处理办法?‎ 提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可结合具体事例,采取不同的方法。‎ ‎3.个人意愿一定要服从集体规则吗?‎ 提示:换位思考,个人应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也应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 ‎【教师小结】‎ ‎1‎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相关材料,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举手回答。‎ ‎  ‎ 7‎ ‎.个人利益与集体规则产生冲突的原因: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2.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二、让和声更美 ‎【活动三】辩论赛 ‎1.在不合理的规则被修改之前,是执行规则重要,还是修改规则重要?为什么?‎ 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答案一:执行规则重要,因为规则就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规则没有修改之前,我们仍然要遵守。答案二:修改规则重要,因为不合理的规则不利于调动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集体的发展。‎ ‎2.有人认为死守规则是一种僵化,有人认为无视规则是一种放任,你怎么看?‎ 提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对于集体的规则,我们应当遵守;但是对于集体中不合理的规则,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使集体规则更加完善、合理。‎ ‎【教师小结】随着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相关链接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上的反应,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价值取向。它要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集体利益的道德权威性,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集体利益为实现个人利益奠定了现实基础。同时,它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与协调,促进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辩证统一中发展。‎ 通过开展有关“规则”的辩论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辩证地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理解到,对集体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方式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7‎ ‎【教师小结】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利益。‎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65)‎ 面对集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以下处理方式。‎ ‎★回避:暂时冷却处理,以避免出现过度激化的僵局。‎ ‎★迁就:抑制自己的需求,满足其他人的需求,以便维持表面的和气。‎ ‎★强迫:迫使对方让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妥协: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协议。‎ ‎1.试分析各种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 答案:(1)回避的处理方式,虽然避免了过度激化的僵局,但是矛盾并没有解决,不利于维护集体利益,也不利于保障个人利益。‎ ‎(2)迁就的处理方式,抑制了自己的合理需求,不利于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 ‎(3)强迫的方式,虽然能够保证个人利益,但是也可能会损害集体利益,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妥协的处理方式,能避免出现冲突,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仍然没有处理好。‎ ‎2.你赞同哪种方式?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我赞成既维护个人利益,又尊重和服从集体利益的方式。我们要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权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教师小结】‎ ‎1.坚持集体利益,不是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2.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3.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积极讨论交流,并选代表在班内进行发言。‎ 要求:小组分享交流并达成共识,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 利用“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7‎ 知识结构 ‎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识点。‎ ‎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感悟收获 课堂总结 ‎  1.引导学生谈课堂收获。‎ ‎2.打开课堂保存的文件夹,归纳和梳理知识结构。‎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分歧。当二者一致时,我们要积极遵守与维护集体规则;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就需要个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去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化解冲突。与此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会存在冲突与分歧,究其根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常常是一致的,当出现冲突的时候,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这不仅对于一个班集体有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也有重大意义。‎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实践 作业 ‎  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制作“集体生活冲突化解秘籍”。具体要求如下:‎ ‎★回忆在集体生活中较为严重的冲突;‎ ‎★记录集体成员面对这些冲突的不同态度;‎ ‎★探讨化解这些冲突的多种途径;‎ ‎★分享“集体生活冲突化解秘籍”,讨论发生冲突时应如何运用。‎ 板书设计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