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2.03 KB
  • 2021-10-26 发布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太平天国运动》 (3)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金田起义 1.历史背景: 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 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反抗不断。 2.创立宗教: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 ”。 3.起义爆发: 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 义,建号 ,起义军称“ ”,洪秀全称“ ”。 4.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 为东王, 为西王,冯云山 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 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 节制。太 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鸦片战争 拜上帝会 1851 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天王 杨秀清 萧朝贵 石达开 东王 二、定都天京 5.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 ,作为都城。 6.纲领:《 》。 (1)目的:建立“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的理想社会。 (2)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 和 平均分配土地。 (3)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 和 ,是不可 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人口 年龄 私有制 平均社会财富 7.北伐西征 (1)时间:1853年。 (2)目的:为了推翻 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控制了从湖北 到江苏 的 沿岸城镇,军事上进入 时期。 三、天京陷落 8.天京事变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 秀清意图篡位。 (2)结果: 被杀, 被处死, 率部出走。 (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 。 清朝 武昌 镇江 长江 全盛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由盛转衰 9.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 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 、 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 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 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洪仁玕写成《 》,提出 、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 未能付诸实践。 10.失败 (1)1860年, 的湘军包围安庆, 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2) 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遇 和淮军的抵抗。 (3)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4)1864年, 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1.评价 (1)作用: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 的 统治和 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 三河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 曾国藩 安庆 李秀成 洋枪队 天京 规模最宏大 清朝 外国侵略 革命纲领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 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清朝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他就是(  )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李自成   D.左宗棠 A A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在(  ) A.永安建制 B.金田起义 C.洪秀全称“天王” D.定都天京 4.太平军建立了与清王朝封建统治对峙的政权,其都城在今天的(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重庆 A C 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永安建制后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后 D.西征取得胜利后 D D 7.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 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 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8.天京事变曾使太平天国陷入危局,但后来又略有起色。造成太平天 国局面有所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利用了清朝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D.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C B 9.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 10.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农民战争,它失 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D D 11.太平天国遇到了此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 过的新情况是(  ) A.建立了与政府对峙的政权 B.全盛时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D.敢与洋枪队战斗 12.太平天国运动有很多缺点,但今天我们肯定其进步意义,原因 是(  ) A.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B.它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清政府和列强 C.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它颁布了《资政新篇》 C B 13.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14.“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 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 话(  ) A.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B.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 C.指出了虎门销烟的意义 D.批判了清政府统治的保守 B B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 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 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 远征。 ——《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 些重要活动? (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分封诸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3年, 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 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 征。 天京事变中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 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