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 MB
  • 2022-04-01 发布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试题第一章机械运动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部分教材梳理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3.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4.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梳理考点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1)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中学生腿长约为______m;中学生正常的步幅的为______cm;手面的宽度约为_____dm;食指指头的宽度约为______cm;课桌的高度约为______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m=________m;1dm=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注意: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1光年≈9.461×1015m.米m140110.7510000.10.010.00110-610-9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使用方法见下表:刻度尺使用要求使用方法会认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会选所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且要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会放用刻度尺测量时,将刻度线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紧贴物体放置,同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被测物的一端会看视线要与尺面______,不得斜视会读读出物体的准确值(有效值),然后要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________组成,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垂直分度值单位 拓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有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辅助工具法(替代法).3.误差:_______值和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错误不是误差,错误必须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如多次测量求_________.测量真实平均值 考点2时间的测量4.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1)估测常见事件的时间:脉搏跳60次的时间约为____min;1节课的时间______min.(2)其他的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h=______min=__________s;1s=______ms=______μs=______ns.注意:实验室里的秒表一定要注意刻度线的标注.通常是如果分针过了半格,则秒针要读取较大数字.秒表秒s140603600103106109 考点3运动的描述5.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1)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为参照的物体叫参照物.①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就说物体是______的;②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______的;③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习惯上,我们研究地面上的物体,就将地面作为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判断它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性.注意:选择参照物时,既可以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也可以选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位置运动静止不同相对 考点4运动的快慢6.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______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的比,叫做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_的物理量.(2)公式:________.(3)单位:①国际单位制:________,符号是______.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是_________,cm/s(厘米/秒);1m/s=________km/h.(4)匀速直线运动: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_______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快慢米/秒m/skm/h3.6直线 基础检测1.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60cm?(  )A.中学生的身高B.文具盒的长度C.铅笔的长度D.课本的长度2.(铜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轻舟B.万重山C.坐在轻舟上的人D.以上说法都不对3.(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s,则隧道长度约为(  )A.60mB.600mC.2160mD.7776mABB 4.如图1-1-1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如图1-1-1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1.20140.0 5.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的.6.(攀枝花)在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min20s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____(填“是”或“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静止运动是4 重点实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1-2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内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①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②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小 ③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cm,tBC=_____s,vAC=________m/s.④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填“大”或“小”).⑤分析图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斜面顶部下落的物体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0010.03大不是 (2)图1-1-3小明在测完小车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图1-1-3所示装置去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因素进行了猜想:猜想1: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2: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猜想3:与下滑物块的质量有关. ①为了验证猜想1,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1是正确的.请对小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明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可以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通过本实验得出猜想______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没有保持斜面的长度不变1.25m/s3不正确实验序号木块质量/g运动距离/m运动时间/s11001.0000.821501.0000.832001.0000.842501.0000.8 (3)小明通过课外学习,知道物体运动速度还可以用频闪拍照方法来测量,如图1-1-4所示是小明利用频闪拍照得到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照片,O点是小球的出发点,A、B、C、D、E(其中E点图中未标出)是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位置照片.①分析闪光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请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数据.位置O点A点B点C点D点E点时间/s00.10.20.30.40.5路程/cm01.004.009.0016.00______25.00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______成正比;若照片上位置与实际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t29 考点精练考点1长度的测量[10年9考:2010年(填空)、2011年(实验)、2012年(实验)、2013年(实验)、2014年(实验)、2015年(填空和实验)、2016年(实验)、年(实验)、年(实验)考查]【例1】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1-5甲、乙所示. (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cm.(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0~10乙3.80考点点拨:(1)被测物体要紧贴刻度线;(2)读数前一定要看清楚尺面上的单位和刻度尺的分度值;(3)眼睛的视线一定要与刻度线垂直,否则读数就是错误的;(4)看清楚物体的起始测量位置是零刻度线还是某刻度线,若不在零刻度线时,要把读出的结果减去此刻度值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值;(5)读数过程中必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是整数刻度时把分度值的下一位用零补上;(6)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果题目已给出单位,要注意是否要经过单位换算才能填写测量结果;(7)测量结果如果要进行单位换算时,必须要保留原来的有效数字. 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20cm、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2.单位换算:(1)运动场的周长约为0.4km=______m.(2)教室的宽约为8m=_________km.(3)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6.7cm=_________m.(4)某同学的身高为1.75m=_________mm.A4000.0080.1671750 3.如图1-1-6所示,甲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乙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1.65cm1.50cm 4.(淮安)如图1-1-7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cm.4.50 5.(泰州)如图1-1-8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m.2250总步数:步150步频:步/分钟8.10时速:千米/小时124消耗:大卡152.0250.9 考点2时间的测量[10年4考:2011年(实验)、2014年(实验)、年(实验)、年(实验)考查]【例2】如图1-1-9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337.5 考点点拨:(1)秒表分内外两圈,内圈是分针,外圈是秒针,读数时看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格所表示的时间值;(2)测量结果为“测量的时间=分针指示值+秒针指示值”;(3)分针指示值看分针指示的刻度,分针指示没有超过半分钟时,则秒针的起始位置是“0”;若分针指示超过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位置为“30s”,简单可以记为“分针过半格,秒针加30.” 6.如图1-1-10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7.如图1-1-11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186.5216.5 考点3运动的描述[10年5考:2011年(选择)、2014年(填空)、年(选择)、年(综合)、年(选择)考查]【例3】“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点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关键看所选的参照物.同一物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不同.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被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都要假定为静止的,然后再观察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改变的就是运动,如果位置不变的就是静止.赵老师乘坐的客车地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8.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9.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AB 10.(北京)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1-1-13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 考点4运动的快慢[10年10考:2010年(填空)、2011年(填空)、2012年(计算)、2013年(计算)、2014年(计算)、2015年(计算)、2016年(计算)、年(计算)、年(综合)、年(选择)考查]【例4】在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m决赛中,苏炳添以9.92s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亚运会纪录,这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______的方法进行判断的.在比赛过程中,他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保留整数).考点点拨: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善于通过审题找出题中隐含的物理量,并利用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时间变速10 11.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C 12.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1-1-14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该车行驶了一段时间,表盘指针在原位置基本不动,表盘示数变为图1-1-14乙所示,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行驶的时间约为_______h.80km/h40km0.5 1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1-15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30450 14.图1-1-16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乙物体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______m/s.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在第______s相遇.变速22.5 15.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______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_____m.(3)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________不变.1.251500速度 考点5易错易混点1:刻度尺的读数【例5】如图1-1-17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B1.40 考点点拨:①读数前先看量程、分度值、起始位置是否在零刻度线等;②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16.如图1-1-18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17.如图1-1-19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_cm.18.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451.70A 考点6易错易混点2:时间的测量【例6】如图1-1-20所示,该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考点点拨:秒表的读数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观察两个刻度盘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第二个是确认秒针的起始位置是“0”还是“30”.10点7分38秒1s 19.如图1-1-21所示,图中各停表的时间读数依次是____s、______s、______s.57.687.627.6 考点7易错易混点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例7】如图1-1-22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①与②B.①与③C.③与④D.②与③考点点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两种描述:一是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二是v-t图象,是一条水平线段.D 20.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1-23所示,由图象可知(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D.物体在0~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D 2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1-1-24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甲丙乙 广东中考1.(年)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B 2.(年,节选)如图1-1-25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s.1.95335 3.(2014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1-26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4.(2014年)如图1-1-27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15.04.74.70 5.(2016年,节选)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如图1-1-28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求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解:由图可知:7~12s是匀速直线运动,这5s内通过的路程s2=v2t2=6m/s×5s=30m.由于第7s时到达整段路程的中点,所以0~7s内通过的路程s1=s2=30m.则0~7s内的平均速度v1=≈4.29m/s. 6.(年,节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距地面高度380km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运行,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是90分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年4月20日由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图1-1-29甲所示,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图1-1-29乙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圆形轨道的半径为_______km,圆形轨道的周长为_________km.“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及正常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时“天舟一号”的运行速度为____km/s.(圆周率π=3)6750405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