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07 KB
  • 2021-11-10 发布

2004年上海市初中数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4 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汇编 上海市 一. 填空题:(28 分) 1. 计算: ( )( )a b a b  2 2 ______________。 2. 不等式组 2 3 0 3 2 0 x x        的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 3. 函数 y x x  1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 4. 方程 7 1  x x 的根是_______________。 5. 用换元法解方程 x x x x 2 2 1 1 4    ,可设 y x x  1 ,则原方程化为关于 y 的整式 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6. 一个射箭运动员连续射靶 5 次,所得环数分别是 8,6,7,10,9,则这个运动员所得 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 7. 已知 a b  0,则点 A a b b( ) , 在第____________象限。 8. 正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9. 在△ABC 中,点 D、E 分别在边 AB、AC 上,DE//BC,AD=1,BD=2,则 S SADE ABC : =_____________。 10. 在△ABC 中,     A B AC b AB90°,设 , ,则 ___________(用 b 和θ 的三角比表示)。 11. 某山路的路面坡度 I  1 399: ,沿此山路向上前进 200 米,升高了__________米。 12. 在△ABC 中,点 G 为重心,若 BC 边上的高为 6,则点 G 到 BC 边的距离为______。 13.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6 和 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 14. 如图 1 所示,边长为 3 的正方形 ABCD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0°后得到正方形 EFCG,EF 交 AD 于点 H,那么 DH 的长为______________。 图 1 二. 多项选择题:(12 分) 15. 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a a a4 3 7  B. a a a6 3 2  C.  a a3 2 5 D.  a b a b3 3 3   16. 如图 2 所示,在△ABC 中,AB=AC,  A 36°, BD 平分 ABC DE BC, / / , 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是( ) A. △DBE B. △ADE C. △ABD D. △BDC 图 2 17.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这个圆的半径,这个点在圆外; B. 一条直线垂直于圆的半径,这条直线一定是圆的切线; C. 两个圆的圆心距等于它们的半径之和,这两个圆有三条公切线; D. 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小于这个圆的半径,这条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18. 在函数 y k x k ( )0 的图象上有三点 A x y1 1 1( ), 、 A x y A x y2 2 2 3 3 3( ) ( ), 、 , ,已 知 x x x1 2 30  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y1 30  B. y y3 10  C. y y y2 1 3  D. y y y3 1 2  三. (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7 分,满分 28 分) 19. 化简: 18 2 1 2 1 4 1 8    20.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x m x m2 3 1 2 1 0    ( ) ,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 1,求 m 的值及该方程的根。 21. 如图 3 所示,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 DBC 45°,翻折梯形 ABCD,使 B 重合于点 D,折痕分别交边 AB、BC 于点 F、E。若 AD=2,BC=8,求: (1)BE 的长; (2) CDE 的正切值。 图 3 22. 某区从参加数学质量检测的 800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 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一:随后汇总整个样本 数据,得到部分结果,如表二。 表一 甲组 乙组 人数(人) 100 80 平均分(分) 94 90 表二 分数 段  0 60,  60 72,  72 84,  84 96,  96 108,  108 120, 频数 3 6 36 50 13 频率 20% 40% 等第 C B A 请根据表一、表二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分为_____________分(结果精确到 0.1); (2)样本中,数学成绩在 84 96, 分数段的频数为____________,等第为 A 的人数 占抽样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_____,中位数所在的分数段为___________; (3)估计这 8000 名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约为____________分(结果精确到 0.1)。 四. (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满分 40 分) 23.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 O 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 y x k x k    2 5 4( ) ( ) 的图象 交 x 轴于点 A x B x x x( ) ( ) ( )( )1 2 1 20 0 1 1 8, 、 , ,且    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函数图象沿 x 轴向右平移 2 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为 C, 顶点为 P,求△POC 的面积。 24. 如图 4 所示,在△ABC 中, BAC 90° ,延长 BA 到点 D,使 AD AB 1 2 ,点 E、F 分别为 BC、AC 的中点。 (1)求证:DF=BE; (2)过点 A 作 AG//BC,交 DF 于点 G,求证:AG=DG。 图 4 25. 为加强防汛工作,市工程队准备对苏州河一段长为 2240 米的河堤进行加固,由于采 用新的加固模式,现在计划每天加固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了 20 米,因而完成此段加固工程 所需天数将比原计划缩短 2 天。为进一步缩短该段加固工程的时间,如果要求每天加固 224 米,那么在现在计划的基础上,每天加固的长度还要再增加多少米? 26. 在△ABC 中,    BAC AB AC90 2 2°, ,圆 A 的半径为 1,如图 5 所示, 若点 O 在 BC 边上运动(与点 B、C 不重合),设 BO=x,△AOC 的面积为 y。 (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以点 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 O,求当圆 O 与圆 A 相切时,△AOC 的面积。 图 5 五. (本大题只有 1 题,满分 12 分,(1)小题满分为 6 分,(2)(3)小题满分均为 3 分) 27.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图 6 和下面框中条件。 如图 6 所示,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 为坐标原点,A 点坐标为(1,0),点 B 在 x 轴 上且在点 A 的右侧,AB=OA。过点 A 和 B 作 x 轴的垂线,分别交二次函数 y=x2 的 图象于点 C 和 D。直线 OC 交 BD 于点 M,直线 CD 交 y 轴于点 H。记点 C、D 的横 坐标分别为 xC、xD,点 H 的纵坐标为 yH。 同学发现两个结论: ① S SCMD ABMC : :梯形  2 3; ②数值相等关系: x x yC D H   。 (1)请你验证结论①和结论②成立; (2)请你研究:如果将上述框中的条件“A 点坐标(1,0)”改为“A 点坐标为 ( ) ( )t t, ,0 0 ”,其他条件不变,结论①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进一步研究:如果将上述框中的条件“A 点坐标(1,0)”改为“A 点坐标为 ”,又将条件“ y x 2 ”改为“ y ax a 2 0( )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x xC D、 和 yH 有怎么样的数值关系?(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图 6 【试题答案】 一. 填空题 1. a b2 24 2. 0,1 3.  x x|  1 4. x  3 5. y y2 6 0   6. 2 7. 三 8. 6 9. 1:9 10. b ctg  或btan 11. 10 12. 2 13. 5 或 4 14. 3 二. 选择题 15. AD 16. BD 17. ACD 18. AC 三. 解答题 19. 解: 18 2 1 2 1 4 1 8         3 2 3 2 2 2 3 20. 解: mx m x m2 3 1 2 1 0    ( ) 由题意得 m b ac m m m       0 4 3 1 4 2 1 12 2, ( ) ( )                 9 6 1 8 4 1 0 2 0 0 2 2 5 3 0 3 2 1 2 2 2 2 1 2 m m m m m m m m x x x x , (舍)或 则原方程变为 , 21. 解:(1)设 BE x EC x  ,则 8  PBE B D45°, 点折后又于 点重合                 BE DE EDB DE BC EC EC x x BE 45 8 2 2 3 8 3 5 5 ° ,则 ,即 (2) CE DE BE  3 5,    tan CDE CE DE 3 5 即 CDE 的正切值为 3 5 22. 92.2,72,35%, 84 96, ,92.2 23. 解:(1)二次函数 y x k x k    2 5 4( ) ( ) ( )( ) ( ) ( ) x x x x x x x x x x k k k 1 2 1 2 1 2 1 2 1 2 1 1 8 1 8 9 5 4 9 5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 即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x 2 9 (2)平移后为 y x  ( )2 92 顶点 P C( ) ( )2 9 0 5, , ,  SPOC   1 2 5 2 5 24. 证明:(1)过 E 作 EM AF/ / E是中点 ∴M 是 AB 的中点 AD AB BM AB AD BM EMB FAD AF EM          1 2 1 2 90 , °, 则 Rt ADF Rt BEM BE DF  ,则 (2)画出线段 AG     AFD FCE D FEC FE AB FEC B AG BC B DAG D DAG AG DG                ,又 ,又 , / / / / 25. 解:设原计划每天加固 xm,则现在计划为 x m 20 由题意可得: 2240 20 2240 2x x   解得: x m 140 那么现计划为140 20 160  m 则 224 160 64  m 答:每天加固的长度还要再增加 64m。 26. 解:(1)在 Rt ABC BC AB AC 中,     2 2 8 8 4 BO x OC x A AF BC F AF FC S OC AF x x y x x AOC                   ,则 ,过 作 于 则 则 4 2 1 2 1 2 4 2 4 4 0 4  ( ) .( ) (2)当点 O 与点 H 重合时,圆 O 与圆 A 相交,不合题意;当点 O 与点 H 不重合时, 在 Rt AOH 中, AO AH OH x x x2 2 2 2 24 2 4 8       | | ∵圆 A 的半径为 1,圆 O 的半径为 x ∴①当圆 A 与圆 O 外切时, ( )x x x   1 4 82 2 解得: x  7 6 此时△AOC 的面积 y   4 7 6 17 6 ②当圆 A 与圆 O 内切时, ( )x x x   1 4 82 2 解得 x  7 2 此时△AOC 的面积 y   4 7 2 1 2 ∴当圆 A 与圆 O 相切时,△AOC 的面积为 17 6 或 1 2 。 27. 解:(1)由已知可得点 B 的坐标为(2,0),点 C 的坐标为(1,1),点 D 的坐标 为(2,4),由点 C 坐标为(1,1)易得直线 OC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 ∴点 M 的坐标为(2,2)      S S S S CMD ABMC CMD ABMC  1 3 2 2 3 , : : 梯形 梯形 即结论①成立; 设直线 C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kx b  则 k b k b        1 2 4 ,得 k b       3 2 ∴直线 C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 3 2 ; 由上述可得,点 H 的坐标为(0,-2), yH  2 x x x x y C D C D H · ·    2 即结论②成立; (2)结论①仍成立 ∵点 A 的坐标为 ( )( )t t,0 0 ,则点 B 坐标为( 2 0t, ),从而点 C 坐标为 ( )t t, 2 , 点 D 坐标为 ( )2 4 2t t, ,设直线 OC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kx ,则 t kt2  ,得 k t ∴直线 OC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tx 设点 M 的坐标为( 2t y, ) ∵点 M 在直线 OC 上, ∴当 x t 2 时, y t 2 2 ,点 M 的坐标为( 2 2 2t t, )    S S t t t t tCMD ABMC : · ·: :梯形 1 2 2 2 2 2 32 2 2( ) ∴结论①仍成立; (3) x x a yC D H·   1 由题意,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ax a 2 0( ) ,且点 A 坐标为(t,0)( t  0 )时, 点 C 坐标为( t at, 2 ),点 D 坐标为( 2 4 2t at, ),设直线 C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kx b  则 kt b at kt b at k at b at              2 2 22 4 3 2 ,得 ∴直线 C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atx at 3 2 2 则点 H 的坐标为( 0 2 2,  at ), y atH  2 2 x x t x x ay C D C D H · ·   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