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8.00 KB
  • 2021-11-12 发布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顶山市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屏.除/屏.气 差.强人意/参差.错落 外强中干./埋头苦干. B.迟钝./混沌. 蹑.手蹑脚/震慑.心灵 剑拔弩.张/驽.马十驾 C.和.面/和.睦 见.异思迁/图穷匕见. 解.甲归田/浑身解.数 D.蓬蒿./竹篱. 未雨绸缪./荒谬.绝伦 出类拔萃./鞠躬尽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搏弈 催化剂 引颈受戮 顶礼膜拜 B.取缔 口头蝉 周道如砥 重蹈覆辙 C.惬意 堰塞湖 骄奢淫逸 五彩斑澜 D.侥幸 高利贷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3.古诗文默写。(8 分) (1)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 (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中的“ , ”,写出了诗人暮年 返乡,恍如隔世,听到吹笛声,怀念故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 “ , ”,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 等。 4.名著阅读。(4 分) (甲)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A),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 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乙)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 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 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 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B)。 (1)选文中 A、B 两处应填的人名分别是 、 。(2 分) (2)简述选文甲、乙两段情节之间,发生在人物 A 身上的事情。(3 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言,皆意象纷呈、气象辽阔、张弛 有度,可滋养人一生。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动静适宜,富有张力,画面感、空间感,应有尽有。 , 。短短十四 字,道出了美的边界。 ①轻声念一念,仿佛那景致一下扑到你怀里,清凉似海 ②是以少胜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 ③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在言外 ④最重要的是,句子瘦,富于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 A. 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6.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 字以内)。(2 分) 新华网 12 月 13 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 13 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10 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 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 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同一时间,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火车、 轮船汽笛齐鸣,行人就地默哀。 (2)下面是此次活动的两幅宣传画,请任选一幅,说明画面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 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 晚自习刚下课,就有 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原来, 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马小光的家在郊区,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城里卖 菜。放学后,马小光都要赶到菜市场帮父亲,有两次我遇见他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大声吆喝 着卖菜,脸上沾满晶亮的汗珠。他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坐在一边安静地过秤, 收钱。 可能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极具两面性,有时极叛逆,有时又很懂事。 这样一想,我也就原谅了马小光在班里所犯的错误。 针对许多学生叛逆心强、不服家长管教的状况,一次家长会后,我决定让学生和家长一 起做一个亲情心理测验,借此进行教育。首先我在讲台上问:“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选择 他(她)做你的父母(孩子)吗?”我话音刚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笑了,只见他们毫不犹 豫地写下答案。但是当我望向坐在前排的马小光父亲时,却见他拿着一支笔在沉思,片刻之 后,在纸上写下“不愿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 星期天,我决定对马小光进行家访。 那天阴雨霏霏,整个乡村都掩映在雾蒙蒙的春雨里。马小光没在家,只有他的父亲坐在 菜园的小屋里望着门外出神。他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衣服,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倦容。 看见我,他连忙站起来,有些惊慌地问:“老师您来啦,是不是小光又惹祸了?” 我立即打消他的疑虑。坐下来,才闻到屋子里在熬中药,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味四下弥 漫。谈到这次家访的原因,我问他:“那天在学校做测验,看见你写着不愿意让马小光做你 的儿子,他真的就那么不听话,让你头疼吗?” 他听了,有些无奈地笑,然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摇头否认。 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雨声和中药罐里水开的咕嘟声。 “不是这样,老师。”停了片刻,他向我解释,“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一年到头离不开 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一年四季,放学后他都要跟我去卖菜。 夏天晒,冬天冷,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那天去开家长会,我看小光的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比 他好,有的家长穿着高级服装,有的还开着小车来……小光他这个没娘的娃真是太苦了……” 说到这儿,他一阵呛咳,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希望他做我儿子,跟我遭罪,他应该找个好人家,过 富裕的日子。”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 喘不过气来。 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 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成绩也开始上升。虽然他有时还会顽皮、搞怪,但已懂得守规矩。看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我暗暗高兴。到初三下学期,他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 50 名,好多任课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 几年后,听说马小光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南方一家外企工作,生活得很不错。听到这 些,我感到很欣慰。我又想起马小光的父亲,那个病容惨淡、爱子心切的中年人。我想,他 现在该会有多欣慰!马小光终于对得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春节,马小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现在的他比以 前胖了好多,文质彬彬,哪里还有半点顽劣少年的影子?!谈起以往的事情,我向他讲述那 段家访往事。以前没有对他讲,是担心当时他的年龄还不足以承载生活的苦涩。 听我讲完,马小光眼中似乎一片迷蒙,他解释说:“老师,这些事情我早知道了,当初 我在门外听到你们的谈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非常惊讶。 7.本文围绕马小光写了哪几件事?(4 分) 8.文中画线处写“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我为什么 替这个父亲伤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9.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 分) 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10.文章结尾说“原来他早就知道”,从前文中找出为此做了铺垫的语句。(2 分) 11.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说是马小光,有人说是马小光的父亲。你认为是谁?请结合文章内 容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共 12 分) 学会欣赏 ①一天,父亲带着希拉里散步,那是个点水成冰的大冬天,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子穿着游 泳衣在河里游泳。希拉里缩着脖子,用口吹着暖气哈手,突然她指着那人笑着说:“爸,你 看那人人,这么冷的天还游泳,就是一个傻冒。”父亲非常生气地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是你缺乏欣赏的眼光,对一这样的人,你应该感觉到她十分热爱生活和生命,才会在这样 的季节仍然坚持锻炼身体。”这让希拉里记住了一辈子。 ②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 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 ③作家李良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很善于给同事朋友家人的优点并给以鼓励,乃 至他家人也耳濡目染。一天他和妻子一起去散步,妻子看到一老太太捡废品,说:“你看那 老太太多美啊,那么大岁数了,还在这么辛勤地捡废品,一只矿泉水瓶子,在她眼里仿佛绽 放出花一样的美丽。她的身上积淀着一种劳动的美,生活虽然还有许多艰辛和困难,但是有 了这种美,就有了一种坚强和勇敢。”一天儿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兴奋地对李良旭说: “我们班今天来了个新同学,是个民工子弟,他的一条腿行动不便,老师把他安排和我坐在 一起。没想到,他学习真好,一堂课,他举手发言了三次,老 师让他坐着发言,可他硬是 支撑着桌子,艰难地站起来发言。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才又斜着身子,艰难地坐下,看着 他发言,我感觉到他的姿势非常美,这种美,充满着一种自信和坚强。还有,他那一手漂亮 的字,更让我钦佩不已。我为结识了这么一个新同学,感到无比高兴,他就是我学习的好榜 样。” ④聪明的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学会欣赏是做人的一 种美德。欣赏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脱俗的境界,有良好的修养。懂得欣赏别人,久而久之, 别人的优点也成了你的优点,别人的美丽也成了你的美丽,你也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⑤一个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化学精通吗?” 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头。“物理怎么样?”青年仍然摇头。“那数学呢?”青年不好意思还 是摇头。“体育总行吧?”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低下了头——自己似乎一无是处。“我 看你挺实在,也挺谦虚啊,那么你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 写完就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字写得很漂亮嘛,可能你 也会写文章吧,这下就好办了。”这个青年没有想到,对方不但没有批评自己,还发现了自 己还是有优点的。受到鼓励的青年,后来果然开始了写作,把自己仅有一点优点不断地扩大。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 18 世纪著名作家大仲 马。 ⑥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要以欣赏的眼光善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 ⑦ 欣赏是一种给予、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欣赏 者必须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欣赏别人,那是一种友爱、真诚、懂得 尊重别人的表现。唯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学会尊重别人,也才能在别人的感激里,为自己 赢得别人的友谊和尊重。欣赏会让我们融洽关系,造就人才,成就事业,创造美好未来,赢 得幸福人生。 1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13.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 分) 14.如果为第⑤段补充一则道理论据,下面名言中最恰当的是哪一句?请简述理由。(2 分) A.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 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作用。 ——托尔斯泰 B.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C.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使最少量的谎言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人。 ——塞巴特勒 15.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17 题。(共 11 分)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二)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①,肉腐于俎②,得无害霸乎③?”管仲 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 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选自《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爵:酒杯。②俎:做饭用的案板。③得无……乎:该不会……吧。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或异二者之为 C.鲜:必能使行阵和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可:愿陛下亲之信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8.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三条主张,分别是 、 和 亲贤远佞。(2 分) 19.选文(一)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亲贤远佞”,选文(二)更加具体说明了怎样做才是 真正的“亲贤”。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4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20—21 题。(共 5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 分) 21.“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词中作用是什么?(2 分) 五、作文(50 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1)题目:我读懂了 要求: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 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①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 ——歌德 ②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罗曼·罗兰 ③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也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 ——鲁迅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C(2 分) 2.D(2 分) 3.(1) 八百里分麾下炙 (2) 千骑卷平冈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 分) 4.(1)林冲、鲁智深(鲁达)(2 分) (2)林冲被陆虞侯等设计陷害,误入白虎堂;高俅本想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 下,林冲被判刺配沧州;押送的公差董超、薛霸二人被高俅收买,途中图谋杀死林冲,在野 猪林,林冲险被杀死。(意思对即可。3 分) 5.C(3 分) 6.(1)示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2 分) (2)示例:宣传画由画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1 分)画面左半部是一个衣着单薄、破烂的 女孩,满脸尘垢,在冬日里赤脚奔走,背景是腾空的硝烟和遍布街道的侵略者的坦克;画面 右半部是一个系围巾、戴手套、身着羽绒服和皮靴的女孩,背景是高楼和整洁的街道。(2 分)左右画面交接的地方是汉字“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和数字“1937 —2017”。(2 分)(意思对即可。共 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7.①马小光上课不守纪律,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②马小光在菜市场帮父亲卖菜;③ 家访后,马小光发生巨变,学习成绩越来越好;④几年后,马小光上完大学,参加工作,春 节来看望“我”。(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8.“我”以为马小光的父亲一人辛苦劳作,对顽劣的儿子感到失望,替这个父亲伤心;(2 分)与下文家访时“我”听到马小光父亲的心声时的感动形成鲜明对比,(1 分)突出父亲 的爱子深情。(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 9.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马小光父亲的心声后内心的震荡与感动。(2 分) 10.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 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语句较长,学生摘抄时 应允许使用省略号)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成 绩也开始上升。(一句 1 分。共 2 分) 11.示例一:本文的主人公是马小光。(1 分)文章先写马小光的叛逆,再写对马小光进行 家访时,马小光听到父亲的话,懂得了父爱,发生转变,最终成才。文章表现了马小光的成 长历程。(3 分)(共 4 分) 示例二:本文的主人公是马小光的父亲。(1 分)文章的题目是“不希望他做我儿子”,父亲 在家长会上写下“不愿意”,“我”家访时听到父亲的心声,父爱的力量使马小光发生转变, 最终成功。(3 分)(共 4 分) 12.学会欣赏,会让我们热爱生活,尊重别人,造就人才,成就事业,赢得幸福人生。(或 我们要学会欣赏)(2 分) 13.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2 分) 示例一:道理论证。第②段引用培根的名言“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有力地论证了“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使论 证更有说服力。(2 分) 示例二:举例论证。第⑤段列举大仲马被欣赏、鼓励成为著名作家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论证 了“要以欣赏的眼光善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 分) (共 4 分) 14.A(1 分)A 句说的是智者的称赞对人所起的作用很大,与第⑤段的内容相吻合。(1 分) ( 意思对即可。 共 2 分) 15.首先写希拉里的故事,论证“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 赏的优点”;接着用作家李良旭及家人的事例论证“聪明的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 地完善自己”;然后举大仲马的事例,论证“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 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中心论点。(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16.A(3 分) 17.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遗”1 分,大意 1 分。共 2 分) 18.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每空 1 分,意思相近即可。共 2 分) 19.作为统治者要能够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相信他们,不使小人参与(阻挠、伤害)他们。 (大致每点 1 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共 4 分) 20.这两句词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和思乡的情怀(壮志难酬 意 1 分,思乡意 1 分,可以有其他的言语表达。共 2 分) 21.“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了边地的寒冷,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侧面表现了戍守将士 们的艰苦生活。(渲染气氛 1 分,表现边地寒冷或艰苦生活 1 分。共 2 分) 四、作文(50 分) 参照 2017 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评卷老师集体制定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