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7 KB
  • 2021-11-12 发布

2020初中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归纳汇总(速记)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初中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归纳汇总(速记)‎ 显微镜使用部分 ‎ 1.取镜与安放:左托右握略偏左即: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 2.对光:三转三找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3.观察步骤:放→压→降→升→调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可概括为: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平(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 ‎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 谁浓跟谁走。 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另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就会走去哪里(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趋于相同)。 ‎ 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 ‎ 氮叶、磷生、钾茎甜。 氮→叶、磷→生(花、果实、种子)、钾→茎甜即:氮肥主要作用于植物叶片上;磷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上;钾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茎上,还可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糖类)的形成。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及应用 ‎ 1.农产品丰收法(促进光合作用)可概括为:三增一差大(增光、增水、增二氧化碳,昼夜温差大) 2.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一灭(低温、低氧、低含水量,灭菌类) ‎ 即: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增加植物体内含水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含水量来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 人体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 ‎ 房连静,室连动(血管);左动右静,血不同(血液);肺反体同(两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 即: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在心脏及血液循环路线中,流动在左边的血液是动脉血,流动在右边的血液是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反的,在体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同的。如: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等。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 糖脂蛋,水盐素六类营养要记住谷豆食糖马铃薯核桃花生加猪油奶蛋鱼肉和黄豆提供能量主要物水盐素,量不足出现问题很多处钙铁锌,又碘磷缺铁吃肝治血贫大人脖肿小孩傻那是因为缺碘啦缺A眼睛怕天黑缺B容易得脚气缺C坏血很容易缺D缺钙骨不硬  ‎ 消化和吸收 ‎ 口咽食胃小大肠分工全都不一样口嚼舌搅淀粉消胃内蛋白有走掉小肠里面最重要胰液胆汁凑热闹消化吸收一肩挑三类营养要记牢 ‎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 中学生,要牢记三餐吃饱长身体早中晚,3 4 3合理膳食要均衡 ‎ 呼吸系统与功能 ‎ 鼻咽喉,两气管功能不要搞混乱呼吸道,有支撑确保气流能畅通两气管,有纤毛排菌化痰守卫牢清洁湿润又加温黏液还能抵细菌 ‎ 肺内的气体交换 ‎ 胸腔左右二三肺还有膈肌和两肋肋膈肌缩胸腔扩吸入空气氧气多肋膈肌扩胸腔缩呼出废气氧气弱气入肺泡过两壁进入血管是毛细氧入碳出交换急最终氧去细胞里 ‎ 血液 ‎ 血液有浆有细胞浆运细胞和养料红细胞,带氧跑白细胞,把菌包血小板,凝血牢 ‎ 血管 ‎ 血管动静和毛细动脉壁厚血流急管腔较小压力高毛细毛细薄又细薄到只剩一层皮两红细胞过不去慢慢通过换氧气静脉壁薄弹性小  大多分布在体表还有瓣膜防颠倒 ‎ 心脏 ‎ ‎ 大小如拳形象桃上房下室有四窍房连静脉室连动左右不通上下通动脉血,左室离换物质,在毛细回右房,入右室忙去肺,换氧气新血来,左房里终左室,新周期   一颗心脏映眼中,四个腔室须分清。上房下室同侧通,房连静来室连动。静脉送血回心房,再沿动脉向外冲。瓣膜控制血流向,上下内外不倒行。肺部循环加氧站,血色由暗变鲜红。氧由血液送全身,分解糖类(等)释放能。 ‎ 尿的形成和排出 ‎ 肾小球,小囊壁血液流经搞过滤细胞蛋白留血里水盐素糖穿过去形成原尿不彻底肾小管,重新吸葡萄糖,无剩余尿液积多排出去。 ‎ 眼与视觉 光线外面来,透过角孔晶,聚焦视网膜,能把物看清。晶状体过凸,眼球径过长,像在膜前方,需戴近视镜。预防近视眼,主要靠习惯,营养防疲劳,“三要”“四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