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2-04-02 发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村居3-部编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科语文年级/册二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村居》教学目标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和孩子们快乐活泼的形象。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体春天的美好情景和儿童的快乐,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还要结合生活,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这首诗中,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拟人化,十分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方法1.通过理解诗句意思进行情境诵读和想象,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想象和结合生活,体会儿童放风筝的快乐心情。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春天到了,你会想要做些什么呢?介绍诗人及《村居》,介绍风筝。2.初读古诗,读通诗句。听泛读,学生自读(读出自己体会),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认读诗中生字词。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学习诗中要求会写的生字。4.带着问题,听读古诗,划分节奏。(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村居》描绘的是什么景色?5.理解诗句。(1)诗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在乡村居住时所看到的景色。(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如何理解?特别是诗句中的“醉”字。①“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②“醉”迷醉,陶醉。③“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再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3)欣赏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画,根据第一句诗句意思想象春天美妙的画面。(4)理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①“散学”:放学。②“纸鸢”:泛指风筝。“鸢”:老鹰。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急忙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联系生活,体会孩子们活泼快乐的形象。6.整体感知。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背诵古诗。边读边想像,并补充诗句。2.回顾问题。(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村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2)《村居》描绘的是什么景色?《村居》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3.再读古诗,体会诗情1.课堂拓展:阅读寇淮的《纸鸢》和杜甫的《春夜喜雨》4.猜谜语。小结《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炼的语言勾画出一副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