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3.50 KB
  • 2021-11-18 发布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新人教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7 难忘的泼水节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和“铺、盛”2个多音字,教学时根据生字的特点,从读音、字形、字义方面分别给以重点指导。‎ ‎①读准字音,如“驶、容、盛、祝、寿”是翘舌音,“龙、容、盛、康”是后鼻音。“盛”是多音字,本课读“chénɡ”。‎ ‎②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动作,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可以出示“龙船、象脚鼓”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跳象脚鼓舞等。‎ ‎③结合语境识字学词。‎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包含独体字、上下、左右、半包围4种结构。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清字形,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要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1)借助资料,了解故事背景。教师适当做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是一位勤政爱民、关心百姓,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与幸福。‎ ‎(2)图文对照,感受总理与人民心心相印。教学第4~6自然段时要图文对照,体会情感。学生读课文后,可以先结合插图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发现总理的着装与傣族人民是相同的,进而感受周总理的心也和傣族人民紧密相连;周总理的表情是和蔼可亲、笑容满面的,他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接着出示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语句,想象周总理为人们泼水祝福时会说些什么,然后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一说泼水时的场景,最后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意。‎ 9‎ ‎3.表达运用 ‎(1)引导学生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 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积累文中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图画和文字是如何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同时感受周总理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 ‎1.预习提纲 ‎(1)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认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收集资料,了解周总理以及傣族泼水节。‎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识记“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 ‎(1)大家看到了什么?‎ ‎(2)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板书:泼水节)“泼”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泼水会打湿头发,所以是三点水加头发的“发”)相机介绍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举行赛龙舟、斗牛、泼水祝福等活动。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时,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就到了,人们穿上漂亮的衣裳,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知道什么叫一年一度吗?(一年一次)‎ ‎2.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傣族的泼水节吧。(看课件)‎ 看,清清的水啊,传递着人们彼此美好的祝福。然而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以忘怀。(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新课。(读题)‎ 设计意图:‎ 由讲述傣族的泼水节导入,顺势解决生字“泼”。接着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热闹盛况,然后引出1961年的泼水节,点出“难忘”,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 难忘 泼水节 火红 一年一度 四面八方 龙船 花炮 欢呼 人群 欢乐 清水 柏树枝 多么 ‎(1)指名认读词语,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接力认读词语。‎ ‎(3)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课件出示:‎ 泼 族 民 度 敲 龙 驶 容 踩 铺 盛 碗 祝 福 健 康 寿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学习多音字,并组词。‎ 课件出示:‎ 铺 pū(铺路) 盛 chénɡ(盛饭)‎ pù(店铺) shènɡ(盛开)‎ ‎(6)读通长句子,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设计意图:‎ 采取集中识字的策略,要求学生运用识字方法,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牢记生字,指导读通长句子,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说明)‎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周恩来总理的了解。‎ 设计意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提示学生从4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适时交流对周总理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 9‎ ‎2.仔细观察生字,分类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度、泼、龙”。‎ ‎(1)上下结构:忘、穿、令。“忘”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 ‎(2)左右结构:泼、炮,都是左窄右宽。“泼”要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炮”右边“包”的“巳”要与“已”区别开来。‎ ‎(3)半包围结构:度、向。书写“度”时,“广”的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边部件让出足够的空间;“向”外框写宽阔,“口”稍收紧。‎ ‎(4)独体字:龙。“龙”字横不宜过长,撇向左下伸,竖弯钩圆润,点靠上。‎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分类进行指导,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生字,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写字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一、读第2自然段,初知“难忘”。‎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如此难忘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 课件出示:‎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1)读好短语。‎ ‎①什么时候?(1961年的泼水节。)‎ ‎②谁特别高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③谁跟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读好句子。‎ 谁能读出傣族人民的高兴?(突出“特别”)“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 ‎2.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让傣族人民特别难忘。‎ 设计意图:‎ 9‎ 朗读中抓住句子,先通过朗读,读好短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意思,达到初步感知“难忘”的目的。‎ 二、赏“欢迎”场面,感受“难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这个节日里,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呢?你从哪里体会到“难忘”?把相关语句画下来,仔细读读。‎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理解“四面八方”,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2)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可以。“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从“赶”字可以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 课件出示:‎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花瓣比作鲜红的地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尊贵的客人时)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场面的隆重,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重视,以及对总理的热爱。)‎ 课件出示:‎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3)“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 ‎(不可以。“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而准备的。)‎ ‎(4)想象画面,品读交流。‎ 课件出示,教师读画线部分,学生接读。‎ 课件出示:‎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这段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课件出示:‎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5)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9‎ ‎(6)假如你也在现场,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 ‎(7)教师引读: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学生跟读。‎ ‎3.从这一幕幕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真是令人激动,令人幸福、难忘啊!)‎ ‎4.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他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人们从心底里欢迎他。‎ ‎5.带着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 抓住文中体现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品读重点词句,适时补充资料,促进理解,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从侧面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为深入理解、感悟“难忘”做好铺垫。‎ 三、赏“联欢跳舞”场面,感悟“难忘”。‎ ‎1.图文对照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引读课文。‎ 课件出示:‎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身穿(生接读)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生接读)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3.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穿着,再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周总理的穿着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的表情是笑容满面的。)‎ ‎4.什么叫“笑容满面”?有人对你笑容满面,你的心情会如何呢?难怪傣族人民如此难以忘怀。‎ ‎5.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 ‎6.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找出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接过、敲着、踩着、跳舞),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7.指导朗读:周总理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带着这一体会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9‎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着装等细节,品味朗读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从而领悟“难忘”。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积累文中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图画和文字是如何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同时感受周总理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 四、赏“泼水祝福”场面,领悟“难忘”。‎ ‎1.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的?‎ 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指名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1)让学生圈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端着、拿着、蘸、泼洒)‎ ‎(2)引读并引导想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课件出示:‎ 周总理走到一位老爷爷的身边,祝福他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祝福他______________。‎ 周总理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祝福他______________。‎ ‎(3)课件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3.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假如你就在泼水节的现场,你会怎样祝福周总理?‎ ‎4.男女生合作读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语句。‎ 设计意图:‎ 安排两次说话练习,一次练习借助重点词复述,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一次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周总理亲民之心、爱民之情。此环节教学,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进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五、抒发情感,表达“难忘”。‎ ‎1.自由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数一数: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句?表达了什么?(4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之情)‎ ‎2.课件出示这三个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诵读这三个自然段,读出人们的激动、难忘、幸福之情。‎ ‎3.小结提升,表达情感。‎ 9‎ ‎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幸福、难忘的?(因为周总理亲自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一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他把幸福、欢乐以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指导学生带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不需要讲解,直接通过朗读来提升主题,通过读来表达情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原则。通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强化对“难忘”二字的理解。让难忘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内化到语言上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1.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习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联欢的内容时,先画出文中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再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积累文中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图画和文字是如何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同时感受周总理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 在学习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的内容时,朗读“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一句时,引导学生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这几个词语都是表示傣族人民庆祝节日的具体事物,具有民族特色,能深刻地体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生描述了场景后,及时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以达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2.在读文中悟情。‎ 教学中,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文章的深厚的感情。如: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开心和幸福的。“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来了”“特别”“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出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还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9‎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总理的和蔼可亲。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些都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朗读,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些都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教学时创设良好的情境气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