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9 KB
  • 2021-11-20 发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 (15)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组别: 姓名: 总第 张 领导批示:‎ 课题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老师 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班级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 ‎ 学习 准备 教师提供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案 ‎【知识链接】‎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自主学习】‎ ‎1、学习本课生字,能流利朗读诗句。‎ ‎2、查阅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    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3.    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       问: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二、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   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    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 ‎3.    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 ‎4.    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 ‎5.    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6.    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 ‎7.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感觉?‎ ‎【交流展示】‎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2.齐背诗文。‎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课堂练习】‎ 一、抄写词语 描绘 萧条 促进 织布 深厚 篱笆 异乡 相逢 佳节 加倍 ‎【课后延伸】‎ 二、形近字组词 佳( )促( )倍( )忆( )异( )‎ 挂( )捉( )培( )亿( )导( )‎ ‎ ‎ ‎【学生自我评价】‎ ‎☆☆☆☆☆‎ ‎【课后反思】‎ 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