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11-23 发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用一位数除(单价 总量 总价)▏沪教版 (5)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45-46 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现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 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课可以直接出示课题“单价、数量、总价”,问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 问题,提出假设,即“设疑”,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情景导入 超市购物 师:同学们,马上要出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去超市买点吃的带去了。今天老 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逛超市。 (情境的设置不能简单的引入一下,然后完全抛弃,要注重情境设置的完整 性和趣味性,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收银条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推导出数量关系式:单价×数 量=总价 1、出示收银条: 农工商超市(118) 票号:0281 2013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日 16:00 机号:0021 收款员:6260 条码标识 品名 单价 数量 总价 457064 薯片 5.00 3 401437 巧克力 7.00 2 880907 牛肉干 9.00 5 331287 饼干 8.00 2 100909 湿巾纸 4.00 2 总计总件数:14 总计: 98.00 实收: 100.00 找零: 2.00 师:看看老师都买了些什么?(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3 包薯片、2 包巧克力、5 袋牛肉干、2 袋饼干、2 包湿巾纸。 师:真棒。在这张收银条还有很多的信息,请你仔细观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任 务一。 2、出示任务一: (1)观察收银条,完成表格中对应物品的单价和数量; (2)想一想,求出表格中对应物品的总价,并写出你的计算算式; 品名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我的算式 薯片 巧克力 牛肉干 饼干 湿巾纸 (3)同桌讨论,根据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_总价= _____________ (任务单中的要求要明确、细致,让学生知道如何操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给 予一定的提示。) 3、汇报交流: 师:完成表格后,请你说一说,什么叫单价?什么叫数量?什么叫总价? 生: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板书) 购买商品的多少叫数量。 一共花的钱数叫总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 数量、总价)。 汇报总价的计算过程:5×3=15(元) 7×2=14(元) 9×5=45(元) 8×2=16(元) 4×2=8(元) 追问:仔细想想你算总价的过程有什么规律?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4、练习:把下面的数据填入适当的位置 买 3 包奥利奥 每包水果冻 5 元 每瓶可乐 3 元 奥利奥总共花了 24 元 水果冻一共 20 元 买了 6 瓶可乐 (练习部分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练习的高效性。此处可设置选择题,A、单价, B、数量,C、总价,让学生根据条件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选择,既能激发学生思考 的积极性,又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推导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两个数量关系 1、完成学习任务单任务二,出示任务二: (1)独立完成表格; 品名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我的算式 可乐 3 6 奥利奥 3 24 橙汁 3 12 水果冻 5 20 瓜子 6 6 (2)思考,观察算式,你有什么新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汇报交流 (1)第一题你是怎么想的? (2)第 2、3 题,你是怎么算的?得出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板书) (3)第 4、5 题,得出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板书) 3、小结:已知单价、数量、总价中任意两个量,我们就能求出剩下的那个量。 (小结很重要,要注重小结的环节。)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 2、买 3 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 )。 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 ),其数量关系式是( ) 4、10 元钱买 5 本练习本,分别可以看成是( )和( )。 (二)说一说 1、学校买了 4 个排球,每个 60 元,一共用多少钱?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 240 元,每个排球 60 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3、学校买 4 个排球花了 240 元,平均每个排球多少钱?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此处也可采用选择的形式,可以使题目的汇报更加高效。尤其是题目已知的两 个条件,选择的形式更能反应全班的情况。) (三)综合运用 完成并讲解课本 P46 的相关练习。 五、课堂总结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总结后,应设置一个拓展的环节,可以连接前面设置的情境,既能使情境更加 完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课堂的结构更加完整。) ----------------------------------------------------------------------------------------- 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收获:1、注重情境设置和课堂结构的完整性; 2、注重每个部分小结的重要性; 3、注重练习的多样化和高效性,设计练习时要想怎样汇报才能更好的反 应出全部学生的真实情况; 4、注重板书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