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4-09 发布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历找淀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合作,于交流的科学态度以及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科学习惯。2.让学生通过对淀粉踪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记录是能力。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淀粉与碘酒能发生变色反应,粉与唾液一起会变新的东西等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发生了反应。【教学难点】分析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方法】发现法、谈话法、讨论、预测、实验等。【教学准备】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些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生活经验: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2/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二、品味米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四、食物淀粉鉴别: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作业设计】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反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