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0 KB
  • 2022-02-12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花之歌》教案 (2)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六年级上册(五·四学制)‎ ‎《花之歌》教学设计 ‎ 课 题 ‎《花之歌》‎ 教 师 教 学 目 标 1.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能够掌握重点字词。‎ 2.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赏析本文从不同方面对花的描写。‎ 3. 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含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诵读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有感情的诵读,从而了解诗歌主要的内容。于是赏析课文是我们合作探究的难点。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深邃,感悟文章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 教学过程: ‎ 一、 体验隐趣,导入新课。‎ (1) 读诗谜,猜猜“我”是谁。‎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这里的“我”是谁呢?‎ (2) 给出谜底,“我”是花,小结入课。‎ (3) 考查预习情况:作者,生字词 ‎1.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代表作品有《先知》,《论友谊》。‎ ‎2.摇曳 旖旎 馥郁 婆娑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PPT出示拼音及解释)‎ 二、 自主朗读,读出韵味。‎ ‎ 现在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诗,有谁能够有为大家朗诵一遍?‎ 三、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 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过后,由小组代表来给大家进行讲解,小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 ‎1.1-4段中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1-4段中每个对“花”的比喻都说明了什么?‎ 大自然的话语:花开花落,循环往复 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花的形貌和生长环境 诸元素之女:四季变化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用途 ‎3.第六段中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 好处: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4.5-7段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从哪体现出来?‎ ‎ “花”的幸福生活。晨风、群鸟、琼浆、芳草 一、 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5.第七段中最后一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 ‎6.想一想,最后两段表现了花怎样的精神特质?‎ ‎ 表现了“花”积极乐观,不自命清高,追求光明的品质。‎ 教师总结:从最后一段,我们看的出来作者是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学们,你们从花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品质呢?‎ ‎ 这种用花来比喻人的写作手法叫做借物喻人,那么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可以用来比喻人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也可以将这种写作方法运在以后的作文中。‎ ‎7.了解了全诗的思想感情后,在让我们重温一遍课文吧(有感情的朗读)‎ 二、 作业 运用文章当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来仿写一段文字。‎ 板 书 设 计 花之歌 ‎ 纪伯伦 ‎ 形貌环境 ‎ 积极乐观,追求光明 花 ‎ 四季变化 ‎ ‎ 日常用途 ‎ 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