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2.31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模块综合试卷(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如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如图2)。据此完成1~3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1.B 2.D 3.B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第2题,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通信与通天井n没有关系。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第3题,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地面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类似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B。室温不变说得太绝对,应该是变化较小。蒙古包位于地上,与地下住宅有着本质的区别。2018年4月中国北斗系统首个海外中心在非洲突尼斯市贾扎拉科技园内落成运行,服务主要面向阿拉伯及非洲地区国家。据此完成4~5题。4.中国北斗系统可广泛用于( )A.农业中的精准施肥B.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C.植物健康状况把脉D.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5.科技园的发展壮大,对突尼斯市的主要影响有( )A.环境污染加剧B.产业结构升级C.温室效应增强D.海运需求增加答案 4.A 5.B解析 第4题,中国北斗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功能,可广泛用于农业中的精准施肥,A对。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GIS的功能,B错。植物健康状况把脉,需要拍摄遥感图像,是RS的功能,C错。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综合利用GIS、RS的功能,D错。第5题,科技园的产业技术水平高,科技园的发展壮大,可推动突尼斯市产业结构升级。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6~8题。6.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7.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发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nC.栽灌木D.自然演化答案 6.C 7.B 8.D解析 第6题,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时间分布上看,6~8月土壤含水量大多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第7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较多,但蒸发量更大,导致土壤含水量较低。第8题,该地人类活动干扰少,保护该地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B.隔坡梯田C.坡式梯田D.反坡梯田10.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利于机械化耕作B.修筑难度小C.保水保土效果更好D.便于灌溉施肥答案 9.B 10.C解析 第9题,根据图2中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适合修建隔坡梯田,选B。第10题,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读图可知,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故选C。n读“各种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hm)统计表”,回答11~12题。坡度马尾松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林毛竹林经济林平坡881.841063.88952.54724.131011.791167.11缓坡839.361190.42834.80677.761092.071158.72斜坡797.051140.70857.60716.26852.491142.20陡坡695.221133.48915.44685.38883.121164.80急坡675.821055.53701.76662.66862.24-1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 )A.阔叶林B.毛竹林C.经济林D.马尾松林12.下列关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能抬高地下水水位,加速水循环 ②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③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 ④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11.C 12.B解析 第11题,从表中可看出,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是经济林,C正确。第12题,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可增加下渗量,抬高地下水水位,但不会加速水循环;植被涵养指的是林冠截留雨(雪)水、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林地土壤蓄渗降水;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B正确。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13~14题。1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交通1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n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答案 13.C 14.B解析 第13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气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钢、发电、炼铝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选C。第14题,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变煤炭输出为电力输出,延长了煤炭开采的产业链,提高了煤炭加工的附加值,降低了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减轻了运输带来的交通压力。故选B。(2018·海南地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5~17题。15.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7.“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 15.A 16.D 17.C解析 第15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16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和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17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n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相关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平均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18.据图可推知,该城市( )A.轻工业所占比重上升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批发和零售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D.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19.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 ④培育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依据城市化的推动因素,该地区城市化模式最接近( )A.珠三角模式B.东北模式C.温州模式D.苏南模式答案 18.A 19.C 20.B解析 第18题,①②是轻工业,从图中看轻工业近五年来增长率最高,说明轻工业比重上升,A正确;近五年来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增长率仅小于皮鞋业,发展空间大;批发和零售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小,不足5%,不可能培育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石油化工,但近五年增长率最低,发展优势不明显。第19题,该地区以石油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应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而不是发展传统产业;该地区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不一定要取代传统产业。第20题,从图中看该地区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超过60%,最接近东北模式,选B。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n材料一 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地位、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智利金属矿产(大多数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短缺。国内电力主要依靠进口化石能源作燃料,在过去的7年间,智利的电价已经翻倍。高昂的能源成本严重影响到智利企业,尤其是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为应对国内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未来智利将着力发展水电和新能源,暂时不会考虑发展核能。材料二 下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1)分析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2)从能源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智利电力价格偏高的原因。(3)分别说出图中P、Q两处沿海平原地区最适合开发的新能源形式并说明理由。(4)简述中国参与智利能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条件。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广布,生物量有限,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物质条件;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以上升(隆起或抬升)运动为主,沉积作用弱,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地质条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利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2)智利国内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量依赖进口(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同时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铜国,而铜矿冶炼是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导致其电力价格居高不下。(3)P地适合开发太阳能,Q地适合开发风能。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能丰富;Q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可利用的土地较多。(4)符合智利产业政策;中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中智两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解析 (1)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主要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为古代生物沉积而形成,而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沙漠气候,生物量小,所以缺乏n生成化石能源的条件。金属矿产与地壳运动有关,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所以多金属矿产。(2)智利电力价格偏高的原因主要从生产与消费即“供需”关系角度分析。从“供”来看,智利国内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量依赖进口(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从“需”来看,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铜国,而铜矿冶炼是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导致其电力价格居高不下。(3)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能丰富,适宜开发太阳能;Q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开发风能。(4)中国参与智利能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条件主要从两国关系及各自具有的特点角度分析。中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中智两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且智利对于能源消费量大,中国参与能源建设,可以满足智利发展的需要。22.(2018·宁夏育才中学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葡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生长期需水量较多,结果后多雨易引起各种病虫害。福建省福安市春季降水较多,盛夏降水较少,成熟前的7月份昼夜温差大。20世纪80年代,福安市在当地河谷地区发展大棚生产,依靠独特的栽培技术,打破了南方不适合种植葡萄的“神话”。所产的“福安巨峰葡萄”品质优良,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下图为福安市地理位置及葡萄种植大棚示意图。(1)简要分析福安市7月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的原因。(2)说明当地的种植方式与葡萄品质高之间的关系。(3)总结福安的葡萄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答案 (1)7月份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福安市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且受副热带高压(高压脊)控制,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2)河谷地势低,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大棚防雨,葡萄发病率低,农药用量少;可通过夜晚开门散热,增大昼夜温差;葡萄种植在地垄上,排水效果好,利于葡萄的生长。(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农业生产对象,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产品品质,建立品牌,扩大生产规模。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分)材料一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材料二 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是中国重要n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建设有多座大型水电站。材料三 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1)三条送电路线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输往华东的是____________工业基地。(2)北线送电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____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3)西电东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影响?(4)南线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上游。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资源却十分丰富?答案 (1)沪宁杭(2)煤炭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成本低,效益好且改善输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3)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质量;增加就业机会。(4)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多,流量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纷纷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转移至我国西北地区。材料二 下图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处工业园区范围示意图。n(1)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宁夏、内蒙古交界处形成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3)宁夏、内蒙古交界处的工业园区因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大力发展,形成了中国西部的“百里污染带”。试分析产业转移给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答案 (1)随着对外开放范围逐步扩大,珠三角地区政策优势已不明显;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因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小。(2)水源丰富;土地廉价;煤炭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3)大面积草场、耕地被占用,草场、耕地面积缩小;牲畜产品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严重;农作物产量不断下降。解析 (1)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因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等而带来的压力,出现企业关闭、停产等现象,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困难重重。(2)可以从水源、土地、能源、劳动力、交通、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3)从农业的角度分析,产业转移会给西部地区带来草场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等问题。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环境差异与区域发展1~3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4~5荒漠化的防治沙漠化的防治6~8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流失及其治理9~10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1~12自然资源综合开发1.能源的开发13~142.矿产资源的开发21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15~17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222.区域工业与城市发展18~20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23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及其影响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