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10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对应学生用书P23 考点题号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2、3、4、5、6、12气压带、风带和季节移动7、8、9、10、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答案 B解析 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可判断出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答案 B解析 P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读“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n3.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甲位于30°N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D.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 60°N附近的锋面是由来自低纬度暖性气流①与来自高纬度冷性气流②交汇形成的,故甲位于30°N,乙位于90°N,①为北半球西风带,②为北半球极地东风带。4.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答案 C解析 冷暖气流在60°N处相遇,爬升的①是暖性气流,来自于西风带。读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甲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答案 B解析 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可知,图示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甲气压带位于66.5°N附近,可判断该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6.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A.甲:动力原因 上升B.乙:动力原因 上升C.甲:热力原因 下沉D.乙:热力原因 下沉答案 A解析 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和气压带的分布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中来自赤道的气流在北纬30°附近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B、D两项错误。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而轻的气流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而重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较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A项正确、C项错误。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n7.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高温少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 C解析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可知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控制之下,全年高温少雨,故选C项。8.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桃花盛开B.蝉鸣悠扬C.红叶满山D.天寒地冻答案 D解析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偏南,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故选D项。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B.上升 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答案 A解析 根据②所在的纬度,判断此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下沉,空气干燥。n10.某月最可能是( )A.1月B.3月C.7月D.9月答案 A解析 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最可能是1月。11.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答案 C解析 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不受东南信风影响。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A气压带是________,为________(上升、下沉)气流;B风带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环流圈的组成部分。(8分)(3)C所在的气压带是________。(2分)(4)D风带为________风带;吹________风。(6分)(5)F风带为________,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4分)答案 (1)A C E G(2)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东北信风带 低纬(3)副热带高气压带(4)西 西南(5)极地东风带 顺解析 第(1)题,根据三圈环流的高度,可判断自左向右分别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根据三圈环流的构成,即可回答。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所在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B为赤道与30°N之间的东北信风,它是低纬环流的组成部分。第(3)题,副热带高气压带大致处在南北纬30°附近。第(4)题,D风带为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第(5)题,F风带为极n地东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13.根据提示,回答相关问题。(28分)(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8分)(2)请动手绘图、填图。(8分)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3)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极锋是__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8分)(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___移动。(4分)答案 (1)现实中的高空风除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外,还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纬度30°附近偏转成平行于等压线的西风,从而不能继续向两极移动。(2)①②③如下图:(3)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4)太阳直射点 北解析 由于存在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因此没有形成单圈环流。根据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状况和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画三圈环流和风带。根据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状况可判别天气状况。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