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2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考前最后一卷(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焻;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为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23.文中的“管、商”分别指▲和▲。(2分)24.请根据材料概括“三代之衰”“孔孟既没”后的社会现象。(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对初出茅庐、备受礼遇的诸葛亮心存不满。诸葛亮参与指挥了一系列战役,依次是“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白河淹曹仁”等,从而树立了威望。B.《家》中,“寂寞啊!我们的家庭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这句话表现了觉慧对压抑、拘禁的封建家庭的厌恶,对挣脱束缚、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C.《哈姆雷特》中,单纯善良的奥菲利娅生活在父亲的羽翼下,她被国王和父亲利用,去试探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疯了,哈姆雷特指责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D.《茶馆》中,日本投降后,流氓特务霸占了王利发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和常四爷、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为自己苦难的一生祭奠。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在回程途中想:“那么是什么把你打垮的?”“什么也没有,只怪我出海太远了。”表现了他对自我力量的坚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清醒认识。n26.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一回中,元妃让宝玉入见,审定宝玉所写匾额,令宝玉题诗四首。请结合这些情节,分析元妃的形象特点。(6分)(2)《呐喊·自序》中作者写到:“这寂寞又一天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请理解这两处“寂寞”的内涵。(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就社会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人到城市生活是必然的趋势,诗歌作品中的“城市诗歌”所占比重增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关于城市生活、现代生活的诗歌很多,有两种主导性倾向,其一是热情的、浪漫的倾向,体现出“现代性”特征。其二是排斥的、无奈的倾向,体现出“后现代性”特征,且以第二种所占比例更大。就现实之中的城市诗歌而言,它代表了诗歌中的生长性力量,其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其问题也同样很突出。大多的写作给人的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姿态大于实质,很大一部分是表面化、观念性的写作,并无真正去发现、介入城市生活,并没有表达出对城市的真情实感。城市更多是作为景观、作为他者而存在的,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体。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在诗歌中不无体现,在城市诗歌中更为集中,许多的城市书写被大众文化同化,成为了流行文化的推波助澜者,而缺乏诗人应有的价值立场和反思精神,消费化、快餐式的写作,沉迷于欲望、好勇斗狠的写作,缺乏底线和标准、过度追求“丧文化”的写作,哗众取宠、口号式的写作。城市对现代人而言有着复杂的意味,它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但也不是罪恶的渊薮,它对个体的人构成挤压和消耗,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此而言,当今城市诗歌的复杂性、反思精神是不够的,很多诗歌是单向度、平面化、姿态性的。城市诗歌的写作者大多是年轻人,对他们而言,作为现代性主体的成长与构建非常重要,写作主体精神构成的转变与其作品内质的改变或许是同步的。(节选自王士强《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有删改)27.材料中“城市诗歌”有哪些特点?(3分)28.根据材料,概括“城市诗歌”存在的问题。(6分)29.“城市诗歌”的发展需要创作主体作出哪些努力?请加以概括。(6分)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n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22.(4分)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评分建议:每处1分。23.(2分)管仲、商鞅评分建议:每空1分。24.(4分)圣人之道衰微;欺世之术盛行;人性之善泯灭;霸道之法难行。(每点1分)评分建议:每点1分。【参考译文】夏、商、周三代下来,王道衰微,霸道盛行;孔子、孟子死后,圣学晦暗,邪说横行。教的人不教圣学,学的人不学圣学。主张霸道的人,暗地里用与三代先王相似的东西,借助外在的学问知识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天下之人一时间都尊奉他们,圣人之道便荒废阻塞了。世人相互效仿,天天讨论富国强兵、权谋欺诈、攻城讨伐的学说,以及一切欺天罔人、只追求一时声名利禄的技术,像管仲、商鞅、苏秦、张仪这样的人数不胜数。长此以往,人们相互争夺,祸患无穷,这些人沦为夷狄、禽兽,甚至连霸道之术都推行不下去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5分)AC(A项,“火烧博望坡”在“火烧新野”之前;C项,这句话是对他母亲的指责。)26.(1)(6分)①心系幼弟,慈爱如母;②苦心教授,温厚细腻;③贤淑稳重,德才兼备。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4分)①第一处:作者找不到出路,精神无法寄托的孤独与悲哀;②第二处:国民精神麻木,猛士得不到理解,其所处战斗环境的黑暗与希望的渺茫。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7.(3分)①关注城市生活和现代生活;②具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种主导性倾向;③发展迅速和问题凸显并存。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n28.(6分)①写作注重形式,缺乏真情实感;②表现对象缺乏生命主体性;③深受浮躁之风的影响。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9.(6分)①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②要有价值立场和反思精神;③要全面了解城市生活的复杂性。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