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70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丁沟、仙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选修,无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2.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对这一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复古情绪在先秦已经形成一种普遍思潮B.孔子的仁和礼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的追求C.老子的无为体现对朴素人际关系的向往D.韩非的法治理论体现对和谐社会的赞美3.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盐剥小民,上下失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道家主张“自然无为”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5.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n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读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6.何怀硕在《熔数千年碑碣,金石铸成苦铁》一书中说:“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的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象征主义”传统强调个性的是:()A.《夫妇宴饮图》B.《清明上河图》C.《牡丹蕉石图》D.《送子天王图》7.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8.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以上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②推动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③表达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④是资产阶级探求强国御侮之策的典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B.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C.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世界弱小民族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n10.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潮流”是指()A.民族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C.民主和科学D.社会主义革命11.毛泽东曾经说,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之前,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最可能出现于()A.B.C.D.12.“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A.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4.纸质的收藏品充满了历史信息,启迪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右图是一枚1989年教师节邮票纪念封,反映了对教师及教育重视的有关信息。下列最符合这一时期教育发展成就表述的是:()A.人民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创建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C.文革时期取消的高考开始得到恢复D.《义务教育法》得到贯彻实施n15.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B.宗教信仰意识淡薄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削弱民主进程16.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17.“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8.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A.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法治B.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C.借助宗教形式,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19.“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人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B.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C.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20.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n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2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材料二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概括西汉儒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思想给儒学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阳明学说的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4分)(4)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2分)n22.(10分)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睱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房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2分)23.(12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康有为举着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n--《孔子研究》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代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2分)(2)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宣传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何在。(5分)(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此观点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何历史意义?(3分)(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24.(12分)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n(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了哪些主张?(4分)(2)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与孙中山学说之间的关系。(4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2分)25、(12分)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二(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表现。(3分)(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3分)(3)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