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4 KB
  • 2022-04-12 发布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2教科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授课时间: 1课时【仪器材料】 盛有水的水杯、两端带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胶膜的玻璃圆筒、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较大的铁块、食盐、小塑料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引导猜想: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猜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  (2)强调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常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那么我们必须控制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我们用同一个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了。  如果在不同的深度,浮力不变,  • 那么意味着什么?  • 也就是浮力不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进行分组探究实验,把上面不同的检验猜想的实验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探究。  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进行探究,得到实验结果。n  (3)在探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照课本上的相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    (3)学生自己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启发学生明白“浸入液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密度”就是“排开液体的密度”,那么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表决)。  学生表决,引发思考;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演示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小桶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步骤:    • 先测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G1;    • 再测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    • 将溢水杯的水正好接到刚好要溢出的位置,然后将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处;    • 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同时它排开的水通过溢水口进入小桶,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    •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时候盛水的小桶的重力G3。    (1)学生动手做实验,记录数据,发现关系;    实验记录表格见“备注”;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写出自己的阿基米德原理,并与书上的对照,看有什么不同,比较哪个写得更好。    学生自己比较实验数据结果,得出结论,写出自己的阿基米德陈述,与书上内容对照。    (2)进一步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吊起一只装满水的小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然后把这袋水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怎样变化?当完全浸没以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学生自己描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且与书上对照。    观察实验,学生解释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   小结:同学们,你们和阿基米德一样经历了浮力探究的过程,如果你生活在2000多年以前,你就是阿基米德了。阿基米德是在他洗澡的时候得到灵感的,我们也要学会在生活当中去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和探究这些问题。    激发成就感。三、兴趣交流    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学生举例:n    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举出在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轮船受到浮力;  热气球、飞艇受到浮力;  水里的鱼受到浮力。四、浮力计算    小结一下:    (1)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可以计算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浮力;    例子:书上的例题“橡皮泥块”。    (1)F浮=F1-F2;    (2)F浮=F下-F上;    (3)F浮=G排;  学生解答。五、发展空间    1.分析密度计原理:    注意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  学生了解密度计。    2.“排水量”概念的解释。  熟悉生活中常用的术语。六、作业  根据情况布置作业。【实践活动】    1.自制密度计;    2.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法国物理学家查里做成的第一个氢气球的资料。【教学反馈】    本节内容,浮力的问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片面的或错误的概念。我们的意图是在学生原有的前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浮力的概念,让学生们都熟悉“漂浮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根据上节学过的知识,巧妙进行类比;“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实验,让他们以科学的探究方式来解决问题,阿基米德原理则用了一个巧妙的例子得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设立了一道道的关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通过引导,他们会觉得是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备注】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表格:石块所受重力(N)石块浸入以后绳子的拉力(N)石块所受的浮力(N)G2=G3=F浮=空桶所受重力(N)空桶加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G1=G4=G排=阿基米德原理: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