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81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第II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位移B.路程C.速度变化量D.重力加速度2.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小飞机进行航拍,地面操控者进行以下操作时,能把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A.观察飞机经过一个标识点的时间B.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C.调整飞机旋转机翼D.调整飞机与被摄物体的高度3.某人驾车从“济宁市实验初中”开往“济宁曲阜机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不论通过什么路线到达目的地,位置的变化都是一样的B.“常规路线”中的“38公里”是指位移大小C.图中显示的“54分钟”是指时间间隔D.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60km/h,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6.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nA.桌面对桌面上的课本产生支持力是因为课本发生了弹性形变B.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7.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4s内的位移是40mB.汽车的加速度是﹣5m/s2C.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D.汽车刹车2s后的速度是10m/s8.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与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100N/mB.200N/mC.66.7N/mD.50N/m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C.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在斜面实验中研究铜球运动的加速度时,先让斜面倾角一定改变铜球质量和高度得到小球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又保持质量和高度一定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知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长木板上向右滑行,质量为M的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受到的摩擦力为,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则nA.大小为,方向向左B.大小为,方向向左C.大小为,方向向左D.大小为,方向向左1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内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远离B.在10s~20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s~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2.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着同一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4s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A质点的平均速度B.前4s内A、B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末两质点相遇C.前4s内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后4s内A质点的位移大于B质点的位移D.B质点在0~8s内先减速后加速,8s末回到出发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解题过程写在答题纸上,在本页答题无效。2.答题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每小题6分)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该同学打得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n(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cm;(2)对应于纸带上的A点,小车的瞬时速度vA=▲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实际实验操作时,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1Hz,某同学未注意到该变化,仍按照频率为50Hz处理数据,则加速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OB、OC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结果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2)某次实验中,测得OC绳上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为2.10N,OB绳上弹簧测力计的弹力值为2.50N,请在下图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的图示;(3)根据上题所画图示得到F合=▲N.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4s后改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7s后改做匀减速运动,再经2s停止。试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位移的大小;(2)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3)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n16.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可以测量神经系统的反映速度现有甲、乙两同学,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的直尺,乙同学把手放在零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当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见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乙同学测定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得到以下数据单位:cm),求:(1)第一次测量的反映时间;(2)第二次抓住刻度尺瞬间,刻度尺的速度;(3)若某同学将手指可视为质点放在刻度尺刻度下端下方20cm处,让刻度尺从静止释放,则刻度尺通过手指所用时间是多少?17.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货车以108km/h的速率超速行驶,货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刹车后此货车最多前进多远?(2)司机突然发现前方50m处的路口有一人骑自行车驶进货车行驶的车道,并以5m/s速度同向匀速前进,司机开始制动,但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4s,问骑自行车的人是否有危险?(3)若自行车和货车同向运动但不同道(因而不会相撞),货车司机由于误判仍然做出跟第二问相同的动作,那么,货车停车前与自行车首次相遇的时间是多少?n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18.11一、选择题(全题48分,每小题4分)题目123456789101112答案BDBCACDBBCDADACBD二、实验题(共计12分)13.(6分)(1)5.80(1分);(2)0.58(2分);(3)2.0(2分);(4)偏小(1分)14.(6分,每小题2分)(1)不会;(2)如果选标度1cm代表1N 合力F合的图示如图所示;(3)经测量,合力F合=3.3N.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5.(12分)(1)汽车4s时的速度为m/s…………………………(2分)匀速运动时位移56m………………………………………………………………(2分)(2)减速运动时:……………………………………………………………………(2分)解得4m/s2…………………………………………………………………………………(2分)(3)匀加速时的位移16m………………………………………………………(1分)匀减速时的位移8m………………………………………………………(1分)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1分)解得v=6.15m/s………………………………………………………………………………(1分)16.(12分)(1)由得……………………………………………………………(2分)………………………………………………………………(1分)(2)由得…………………………………………………………………………(2分)n……………………………………………………………(1分)(1)设尺子的下端经时间到达手指,由得,…………………………………(1分)…………………………………(1分)设尺子的上端经时间到达手指,由得,…………………………………(2分)…………………………(1分)则尺子穿过手指的时间……………………………………………(1分)17.(16分)(1)货车的初速度v1=108km/h=30m/s,货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2分)解得:m………………………………………………………………………………(4分)(2)司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1=v1t1=30×0.4m=12m…………………………(1分)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t2,则…………………………………………(1分)解得:s………………………………………………………………………(1分)汽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m…………………………………………(1分)自行车的位移m……………………………………………………………(1分)因为m,可知自行车有危险……………………………………………(2分)(3)设刹车后两车经过t时间相遇,则有………………………………………………………(3分)代入数据解得t=2s,或者t=8s………………………………………………………………n(1分)因为货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6s<8s…………………………………………(1分)所以应当舍去t=8s,故可知货车停车前会与自行车相遇时间为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