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伊塞克湖有中亚明珠之称,周围被天山雪峰所围,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8米。有多条小河汇入该湖,但无一条流出。伊塞克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湖水终年不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伊塞克湖湖面海拔可能是( )A.999米B.1608米C.2209米D.3010米2.推测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A.海拔高B.西风到C.湖水咸D.寒潮弱3.伊塞克湖东岸降水量大于西岸的原因是( )A.午后对流强烈B.温带气旋控制C.东风迎风坡D.西风迎风坡【答案】1.B2.C3.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1题详解】读图可知,伊塞克湖湖面海拔位于1000米和2000米等高线之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题详解】n分析可知,海拔高气温低湖面会更容易结冰,与题干不符,故A错误;伊塞克湖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距离大西洋遥远,西风影响较弱,因湖面纬度较高,故B错误;水的盐度越高,冰点就越低。伊塞克湖多条小河汇入,无一条河流流出,说明伊塞克湖蒸发旺盛,盐度很高,所以冬季不结冰,故C正确;受周围山地影响,湖面受寒潮影响弱,但因其位于40ºN以北且海拔1600多米,冬季温度仍然会在0℃以下,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题详解】伊塞克湖位于40ºN以北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旋也难以形成,故A、B错误。伊塞克湖东岸降水量大于西岸,说明西风影响较大,西风从湖面掠过,水汽较多,西岸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岸位于西风北风坡,降水少,故C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睛】亚欧大陆40ºN-60ºN的中西部地区,西风影响范围很广。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空间布局和橘树园种植方式示意图。杂草具有增加有机质、透气性、保水土等重要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图示柑橘成熟时间有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份C.光照D.热量5.从生态环境看,西班牙橘园种植的草类最适宜的是( )A.四季常青B.夏青冬枯C.喜光喜湿D.喜光耐旱【答案】4.D5.D【解析】【4题详解】图示柑橘成熟时间从北向南依次是早熟、中熟、晚熟,该差异因纬度不同而导致的热量、气温差异而形成,据此选D。【5题详解】n西班牙橘园种植的草类需和柑橘种植地带吻合。据图可知,种植园分布于西风背风地带,因此这些区域降水少,晴天多,据此推测这里的草类应喜光耐旱,选D。【点睛】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900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6.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n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B.①—甲;②—乙;③—丙;④—丁C.①—乙;②—甲;③—丁;④—丙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7.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答案】6.A7.C【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低纬气温高,对应甲图;②地海拔高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③地地处南美洲东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响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要比②地多,因此②地对应丙图,③地对应乙图,④地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温减湿以及沙漠气候的影响,降水最少且气温较低,④地对应丁图。【7题详解】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以得出④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夜数多;空气干燥能见度高,距城市较远,夜间受城市的灯光影响小;与中国本土相比,地处南半球、西半球互补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多平流雾。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n“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A.东海B.印度洋C.地中海D.南海9.“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最小,C对。东海、印度洋、南海受夏季风影响,风浪大,A、B、D错。【9题详解】“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对。东南亚、南亚位于湿润区,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A、C错。中亚深居内陆,不临海,B错。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n10.《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11.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11题详解】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n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布局合理是法国核电的一大特点,下图为法国水系、甜菜、核电场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相比卢瓦尔河,罗讷河的主要特征有()①流速快 ②含沙量低 ③结冰期更长 ④径流季节变化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影响法国甜菜、核电场址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气候 社会经济B.地形 技术经济C.地形 人工水域D.气候 天然河流【答案】12.B13.A【解析】【12题详解】河流源头处是山脉,河流源头间是水分岭。相比卢瓦尔河,罗讷河的流程较短,主要特征有落差较大,流速快,①对。罗讷河侵蚀能力强,可能含沙量高,②错。两河都没有结冰期,③错。罗讷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④对。B对,A、C、D错。【13题详解】甜菜适宜在温凉的气候环境中生长,影响法国甜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或较高纬度区,地形不是主要因素,B、C错。核电场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A对、D错。春季是湄公河流域的旱季,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6年3月渴公河出现了近90年来的最低水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河口区,干旱危害更甚,越南政府向我国云南请n求紧急支援。读湄公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此季节,湄公河上游缺水状况较轻,是因为A.正值雨季B.有冰雪融水补给C.地下水丰富D.节水产业发达15.越南向我国云南请求的“援助”最可能是A.提供耐早稻种及种植技术B.提供钻井技术,开采地下水C.向越南出口大量粮食和蔬菜D.利用云南水电站对下游补水【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解】据图可知,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3月,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量逐渐增大,水量丰富,因此该季节湄公河上游缺水状况较轻。故选B。【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湄公河河口区干旱危害最严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湄公河河口主要位于越南,因此越南政府向我国请求紧急支援主要是想利用我国境内湄公河上游水电站内充沛的库容水量来应急补水。故选D。读“沿1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16.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B.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nC.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D.E海沿岸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7.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同纬度的西经 120°附近也有广阔平原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答案】16.C17.D【解析】【16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D地区为阿尔卑斯山,A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A山脉以西多峡湾地形,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1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C平原为西欧平原,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所以D正确。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8.该大陆是( )A.南美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非洲大陆D.南极大陆19.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答案】18.A19.B【解析】考点:空间定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征。n【18题详解】读图,图示纬度是南纬,该大陆在南半球,B错。该大陆在40°-60°之间降水量大,说明有陆地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是南美大陆,A对。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在40°-60°之间缺少陆地,不会有降水量变化,C、D错。【19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纬度10°~30°地区多沙漠分布,A错。纬度30°~40°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多雨,水循环更强烈,B对。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错。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影响,D错。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21.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一直向西飞行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22.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A.土壤肥沃B.雨热同期C.地形平坦D.灌溉水源【答案】20.B21.A22.Dn【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根据图示,甲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乙位于中美地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错误;甲位于地中海沿岸,故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而中美地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正确;中美地峡的气候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C错误;甲地主要为阿拉伯民族,属于白色人种,D错误。【21题详解】直接连接图示甲乙两地,即为球面上的最短航线,从南北方向上看,先接近北极点,再远离,故反映先向北再向南;从东西方向上看,从甲到乙,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始终向西运动,故选A项。【22题详解】甲地附近多为热带沙漠气候,故气候干旱,降水少,缺水成为本地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条件。考点:该题考查飞行方向、发展农业条件及地理特征。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23.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4.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答案】23.D24.Cn【解析】试题分析:【2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24题详解】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根据该半岛地理位置推测,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水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半岛海拔较低,不可能存在冰雪融水,因此其耕地灌溉水源最可能来自地下水。【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5.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B.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D.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26.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广布B.冬暖夏凉C.多旱涝灾害D.河流稀少【答案】25.C26.C【解析】【25题详解】①拉斯加—冰屋,半陷地下,是利用冰雪防风保暖,与地热无关,故A项错误;②东南亚—水屋,房屋高架,是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架高防湿防虫,故B项错误;③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是因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窗小防风沙减少室外热空气进入,故C项正确;④北欧—木屋,顶尖坡陡,是因为当地降水多,尖屋顶利于雨水下流,故D项n错误。故选C。【26题详解】②东南亚—水屋,②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易发水旱灾害,故水屋架高防湿防水,C项正确,A、B项错误;该地全年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故D项错误。故选C。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D.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28.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冰层增加空气湿度D.减小了气温年较差【答案】27.C28.D【解析】【27题详解】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不是海拔高,A错;湖面中心水更深结冰晚于边缘,B错;北部纬度高的封冻期长于南部,C正确;贝加尔湖不位于山谷,是断裂下陷形成的,是纬度高气温低导致冰层较厚,D错。选C正确。【28题详解】结冰时水的热效应减弱,湖泊的气温变化小,A错;融冰时会大量吸热使气温下降,B错;冰层覆盖湖水蒸发减弱不能增加空气湿度,C错;湖泊水域面积大,热容量大,气温年较差小,nD正确。【点睛】影响湖泊结冰的因素有纬度、海拔、水体深度等;水体越深,越不易结冰;盐度越高,越不易结冰;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都小。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9.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 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A.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B.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C.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D.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30.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可能对下游沿岸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降水减少B.洪涝灾害加剧C.气温降低D.土壤盐渍化【答案】29.B30.D【解析】【29题详解】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河流自南向北流,北行顺水,CD排除;位于东北信风带,南行借助东北风,B对,A错。故选B。【30题详解】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尼罗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洪涝灾害减少,B错;下游沿岸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引水灌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壤盐渍化,D对;大坝建设不会导致下游降水量、气温的变化,AC错。故选D。二.综合题n31.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2)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解析】(1)判断河流水量来源可以根据支流数量、降水量的多少和纬度的高低等因素来判断,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n蒸发较弱,所以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2)比较两个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要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的列举比较,与新疆比,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3)W国是乌克兰,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提供稳定的水源、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通航条件、适宜发展水产业、防御旱涝灾害等。【点睛】河流流向的判读方法在高中关于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有很多,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总结归纳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1、地势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给出等高线的数值,完全可以根据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根据地势高低直接判断小河自左上方向右下方流,再结合指向标可以断定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2、根据等高线凸向有时候等高线地形图没有具体的数值,这时就需要找等高线在什么地方与河流相交,再根据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即可快速判断。3、根据支流与干流的汇聚关系直接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就行,但是干流流向怎么判读呢?我们都知道支流汇入干流,在这幅图中,支流在汇入干流时朝东北方向偏,所以干流也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流。4、根据河流源头、入海口我们可以找河流源头、入海口,已知这是一个岛屿,所以岛屿的四周应该都是海洋,河流最终流入海洋,这样就找到了入海口,那么河流的另一端也就是消失的一端肯定是源头。所以河流整体流向为由中部向四周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I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II为图I中虚线框内放大图。图III为图II中①、②城的降水统计资料。材料二:智利国土狭长,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盛产优质葡萄,其人口也主要分布在中部。智利是世界上出口铜矿石最多的国家。n(1)比较①②城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原因。(2)简析智利大量出口铜矿石的有利条件。(3)分析图II中葡萄产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4)简析图II中甲地采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答案】(1)差异:②城降水量多于①城;②城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①城(或②城雨季比①城长),原因:①城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②城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2)储量丰富,开采方便;国内市场需求量少;矿产地距海近;海运便利(3)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葡萄生长季节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地处陷落谷地,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有冰雪融水,灌溉便利(4)问题1:地下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沉降。措施:回填采空区。问题2:露天开采破坏地表土层.导致土地退化。措施:存放好表土,回填矿坑,土地复垦:合理堆放尾矿和矿渣【解析】【分析】考查矿产开采条件、大气环流、农业区位因素、开矿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详解】(1)读图①、②城的降水统计可知,①②城降水的差异:②城降水量多于①城;②城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①城(或②城雨季比①城长)。图中①②两城纬度处于30°—40°S之间,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原因为:①城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②城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n(2)出口有利条件:智利铜矿石储量丰富,开采方便;国内市场需求最少;矿产地距海近;海运便利。(3)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与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等)。图中葡萄产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有: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葡萄生长季节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色泽鲜艳;地处陷落谷地,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有冰雪融水,灌溉水源便利。(4)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图中甲地采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地表和地下出现。如:①采空区导致地面沉降;相应的整治措施:回填采空区。②开采破坏地表土层易使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等。治理措施存放好表土,回填矿坑,土地复垦,合理堆放尾矿和矿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