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45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图中横坐标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或核DNA数,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变化曲线的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④③3.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4.右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B.乙产生的是精细胞C.乙产生的是极体D.丙产生的是体细胞5.下列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一个染色体组D.有丝分裂末期的一条染色体n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A.1/4B.1/2C.0D.17.关于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合子的成对基因中,起码有一对是杂合状态B.两个杂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子C.杂合子基因型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子至少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8.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右图所示,则F1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A.1B.1/2C.1/3D.1/49.下列能正确表示DNA复制过程的是ABCD10.已知某双链DNA分子共含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8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则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3200个B.4800个C.5600个D.8400个1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表现型是黄色B.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C.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12.右图是人体细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nB.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C.图中①和②在分子组成上是相同的D.如果①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1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表示其中的部分实验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外壳蛋白B.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能量主要来自大肠杆菌的线粒体D.子代噬菌体无35S14.下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分裂图像,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B.甲图位于乙图的BC段C.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乙图B→C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15.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性状、遗传信息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上某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C.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都是线性关系D.遗传信息蕴藏在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中16.下列有关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有关B.体细胞中无性染色体C.精子中都含有一条Y染色体D.女儿的性染色体有一条来自于父亲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B.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只以解开的一条链为模板D.子代DNA分子中(A+G)与(T+C)比值为1n18.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一株黄色糯性的玉米自交,F1出现4种表现型,则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4B.9/16C.1/3D.1/919.某科研小组研究袋貂毛色(A、a)的遗传,进行了下表的实验,结果发现基因型为AA的袋貂胚胎期死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组别亲代子代第一组灰色×灰色灰色第二组金色×金色金色 灰色第三组金色×灰色金色 灰色A.袋貂毛色中灰色是显性B.金色袋貂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第二组子代中Aa占2/3D.金色袋貂可以是纯合子20.一对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毛色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A.基因突变频率高 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C.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D.母豚鼠孕期受环境因素影响大2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依次是A.5、3B.6、4C.8、6D.9、422.水稻的高秆对矮秆、粳稻对糯稻是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高秆粳稻品种与一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全是高秆粳稻,F1自交得F2。试问: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F2中的重组类型(表现型)个体占总数的比例分别是A.高秆粳稻,3/8B.高秆粳稻,5/8C.矮秆糯稻,3/8D.矮秆糯稻,5/823.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24.下图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D.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n25.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1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26.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组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组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27.从某生物组织提取DNA进行分析,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8%,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 B.24% C.14% D.11%28.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ATPB.DNA的两条模板链C.解旋酶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9.细胞中DNA转录形成mRNA,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存在T-A的碱基配对方式B.形成的mRNA分子中A的数量总是等于U的数量C.两条链同时作模板进行转录D.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出多种mRNA分子3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31.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n3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三倍体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C.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33.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B.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C.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所有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均是二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34.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般发生于A.①B.②C.③D.④K]3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B.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部分片段属于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6分)小家鼠的黑毛与白毛受一对基因A、a控制,3组亲本杂交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组合亲本子代表现型黑毛雌鼠黑毛雄鼠白毛雌鼠白毛雄鼠①白毛(♀)×白毛(♂)001516②8889n黑毛(♀)×白毛(♂)③黑毛(♀)×黑毛(♂)141245(1)控制小家鼠毛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定律。(2)组合③子代中黑毛小家鼠的基因型是▲,它们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毛小家鼠所占的比例是▲。(3)小家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受另一对基因B、b控制。黑毛正常尾雌鼠与黑毛弯曲尾雄鼠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则双亲的基因型是▲、▲。37.(6分)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验证这两种假设,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完成实验并预测结果:(1)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DNA出现▲,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出现▲,则是半保留复制。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Ⅱ),请分析:如果DNA出现▲,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出现▲,则是半保留复制。(2)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38.(6分)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IiYy的蚕,所结茧的颜色为▲。(2)结黄色茧的蚕,基因型为▲。n(3)“某蚕”与基因型为iiYY的个体交配,子代蚕均结白色茧,则“某蚕”的基因型为▲,所结茧的颜色为▲。(4)用杂合白色茧的蚕(IiYy)相互交配,子一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比例是▲。子一代白色茧中,纯合子占▲。39.(6分)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T2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T2噬菌体与亲代T2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请回答:T2噬菌体细菌核苷酸32P标记31P标记氨基酸34S标记35S标记(1)子代T2噬菌体中,只含有31P的有▲个,同时含有32P和31P的有▲个。(2)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元素,这是因为▲。(3)一段时间后离心培养液,34S主要在▲中(填“上清液”或“沉淀物”)。(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时,不宜使用18O标记,理由是▲。40.(6分)玉米的甜味和非甜味为一对相对性状。有人将纯合甜味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2)若非甜味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2分)。nn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35×2=70分)1.D2.B3.A4.A5.A6.A7.B8.C9.B10.B11.C12.C13.C14.D15.B16.D17.D18.A19.C20.B21.B22.A23.D24.C25.C26.D27.A28.D29.D30.D31.C32.A33.D34.A35.D二、非选择题(5×6=30分)36.(6分)(1)常 基因的分离(2)AA、Aa 1/9(3)AaXbXb AaXBY37.(6分,每空1分)(1)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全部位于中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1/4在重带位置一半在中带位置,一半在轻带位置(2)不正确因为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其第一代用解旋酶处理后,都有一半的单链含15N,一半的单链含14N,离心后都有一半单链在重带上,一半单链在轻带上38.(6分,每空1分)(1)白色(2)iiYY和iiYy(3)IIYY或IIYy或IIyy白色(4)13:33/1339.(每空1分,共6分)(1)982(2)35S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以细菌内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3)上清液(4)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氧元素,侵染细菌后无法确认放射性物质的来源40.(6分,除标注以外每空1分)(1)①甜味甜味和非甜味②甜味和非甜味非甜味n(2)1∶1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