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7.83 KB
  • 2022-04-12 发布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合理利用水资源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节省了人力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2.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牲(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3.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5.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符合上述思想的实践是n(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福州船政局D.成立三支海军7.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8.张之洞曾说:“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C.自强的尝试宣告失败D.生产要满足人们的需求9.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以上材料反映的是()A.家庭手工业的破产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10.清政府在1904年正式颁布《商人通例》与《公司律》。《商人通例》简明扼要地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而《公司律》则首次规定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种。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制定了完备的经济法规B.商人权利和公司制度法律化趋向C.清政府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其发展D.清朝末年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n11.郭沫若1963年11月14日写给陈明远的信中说:“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跟你有同感。_____运动中,处处‘放卫星’、‘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上述横线处应填入(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12.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13.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B.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C.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D.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4.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对象是(  )A.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15.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这个思想”(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B.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16.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n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17.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18.以下有关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19.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拜金主义盛行B.城乡生活方式全盘西化C.盲目崇洋媚外D.市场完全被洋货占领20.1931年北平的《晨报》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从侧面反映民国时期(  )①婚姻观念发生变化②民主法治意识在人们心目中显著增强③妇女获得彻底解放④出现用法律手段调节婚姻关系的新气象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1、在1636年划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n22、“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D.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23、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24.《文明史纲》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25.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26.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极端化倾向明显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7.1932年,一位纽约市妇女给政府官员写信说:‘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表明()nA.民众要求维持自由竞争B.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经济C.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D.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主义28.“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29.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30.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二、材料题(3题,共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请回答:(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该热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6分)。(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3分)。32.(15分)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n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材料二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分析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的原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5分)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材料二 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每一条铁路线的两侧都能见到无家可归者燃起的营地篝火。我看到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坚硬的路面上行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次麦子和棉花大跌价中变得一无所有的佃农……农民因为工人的贫困而变得贫困;同时,工人也因为农民的贫困而生活困苦。这两类人都没有钱去购买对方的产品,因此我们也就同时在一个国家中遇到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现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n(1)材料一是谁的承诺?从材料二看,该人的承诺是否实现?说明理由。(4分)(2)材料三体现的是什么经济理论?它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6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