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8 KB
  • 2022-04-12 发布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9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十月革命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9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十月革命一、选择题1.近代某思想家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马克思主义者B.自由主义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D.人文主义者2.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为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4.恩格斯说:“它(《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关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指导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D.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5.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该文献是 (  )n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社会契约论》D.《德意志意识形态》6.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7.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此“人”及其“著述”是(  )A.卢梭和《社会契约论》B.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C.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孟德斯鸠和《论法的精神》8.(2018海南单科)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9.普列汉诺夫在1918年写就的《在祖国的一年》一文中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时,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位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俄国来说则是遥远的事。作者意在强调当时俄国(  )A.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B.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n10.在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说:“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11.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测(  )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12.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3.彼得格勒起义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开端,随后,革命烈火遍地燃起。在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支持下,俄国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可推知,十月革命(  )A.巧妙利用了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B.及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C.有效制止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反攻D.恰当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二、非选择题14.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n材料一 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绝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材料二 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这一问题又是怎么认识的?(4分)(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n15.(2017浙江11月选考,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4分)(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6分)n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 由所学可知,“讨论、证明、说服”这种方法不能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所以这种思想只能是一种空想。C项正确。2.A 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兴工业城市的死亡率高出全英死亡率很多,说明英国的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工人的不满,引起工人运动的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3.A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论》指出的,故B项错误;“和平夺取政权”是《四月提纲》提出的,故C项错误;宣言发表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4.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故B项不符合题意;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故C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5.A 题干中“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共产党宣言》相符,故A项正确;《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阶级斗争理论不符,故B项错误;《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思想,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错误。6.A 从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故选A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它,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项排除。7.B 由材料中的“人”解剖资本主义的“病兆”,开出资本主义的“死亡”诊断书可知,这个人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预测了它的灭亡,故B正确。8.B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并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的,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并结合所学可知,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n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9.B 十月革命时,俄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且远远落后于欧美,故A项错误;材料中“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位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俄国来说则是遥远的事”,说明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B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C项错误;普列汉诺夫强调的是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D项错误。10.C 材料中“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表明三者都承认俄国革命影响巨大,C项正确。西方学者对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没有看到十月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A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对存在阶级压迫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颠覆,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项错误;材料评论的是十月革命而非俄国的历史地位,D项错误。11.D “无法得知真相”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B项表述片面,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后者更加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故C项错误;全面客观是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故D项正确。12.B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都推进了俄国的民主进程,B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的任务;C、D两项是十月革命的任务和性质。13.D 材料并未涉及利用一战的有利时机,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在1917年《四月提纲》中提出的,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士兵和农民的支持,这说明得到了工农联盟的支持,所以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4.答案 (1)含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史实:一战促使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在一战中失败,引发七月事件;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一战。(3)认识:科学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15.答案 (1)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主权在民;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n(2)主要表现: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抗争与思索: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