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 MB
  • 2022-06-09 发布

最新小学美术-小扇子课件.(1)PPT课件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美术-小扇子课件.(1)\n小扇子\n小扇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师:索治清\n\n\n\n\n相关资料1.我国是扇子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就出现插在马车上遮日避雨的“扇汗”。扇汗类似今天的雨伞,后来有演变为长柄的大扇,称为“障扇”这种扇用作帝王仪仗队的装饰。2.西周时期扇子开始作为纳凉工具,多为禽羽雕翎制成,故称“羽扇”,仅在贵族阶层中使用。扇子流行开来始于汉代,民间已使用纤巧玲珑的竹扇、蒲扇。由于丝织手工发达,出现一种以绢制成的执扇,又称团扇,形状有的如一轮明月,也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葵花、六角等形状。扇柄用骨、木、竹等材料精致雕刻。扇柄下饰以玉器、扇坠、流苏。扇面绣有山水花卉,精美艳丽,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一直是闺阁仕女的宠物。3。宋代,竹扇和蒲扇是最平民化的扇子,仕女用的仍是精致的团扇。此时社会上的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出现了画商和字铺,扇面书画尤为盛行,以致脱离了扇子本身,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式样。南宋时许多花鸟、山水、人物小品,都采用团扇的构图形式。今日风行的折扇是北宋宣和年间由日本人传入中国的,至明代已风行天下。相传,折扇是日本人受蝙蝠翅膀的启示而发明的。\n制作方法\n\n\n四、小小设计师:我也来做一做\n相信你们的作品要比这些作品更有创意、更新颖!相信自己!\n课下可跟小朋友或爸爸妈妈一起来思考?想一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装饰你的扇子\n下课啦!\n政经计算题练习\n练习1.价格与价值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价值仍然没有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1000万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万件。试计算:该单位商品的价格应为多少?价格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偏离多少?\n解:根据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的原理:劳动生产率=1/单位商品价值量。因为:去年劳动生产率=1/1=1,1x100%=100%所以:今年劳动生产率100%+25%=125%由此: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1/1.25=0.80元根据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原理:因为:社会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为1000万件,社会需求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500万件。所以:单位商品价格:0.80元×(1500万件/1000万件)=1.20元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1.20元-0.80元=0.40元答:(1)该商品单位价格为1.20元。(2)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0.40元。(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反比例的关系。(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商品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n练习2.货币流通量,纸币贬值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400亿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答:(1)(2800-700+800-500)/8=300(亿元)(2)300/400=0.75(元)\n练习3.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期间死难矿工牛世清的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考证,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含工资)为14.90元。试计算:①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答①m=(1.88×22.65-14.90×1.88)×30=437.1②m’=m÷v=437.1÷32.34=1351.58%\n练习4.计算超额剩余价值某资本家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10000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0.5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n解:(1)每月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每月工人工资=80×50=4000元每月总产值=(1000+16000)C+4000V+(4000×100%)m=25000元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元÷10000=2.5元(2)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1+50%)=24000元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m=33000元当月社会价值=2.5元×15000斤=37500元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元–33000元=4500元(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4500+4000)m÷4000v=212.5%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元。(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n练习5.资本周转1设年生产产品W件,固定资本y元,n年更新一次,流动资本q元,周转一次要D个月,已知每个产品按P元卖出,求(1)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2)年剩余价值额答:(1)(y/n+q×12/D)÷(y+q)(2)P×w-(y/n+q×12/D)\n练习6.资本周转2某工厂,全部预付资本为x万元,固定资本y万元,其中厂房a万元,平均可使用n年;机器设备b万元,平均使用d年;小工具c万元,平均使用q年;流动资本e万元,每年平均周转m次。试计算:该厂预付资本的年平均周转次数为多少?解:周转次数=(a/n+b/d+c/q+e×m)/x=\n练习7.资本周转3某企业年产w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x万元,使用年限为n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y万元,周转时间为t个月。雇佣工人p人,月平均工资b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q元。请计算:(1)m’是多少?(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3)年M’是多少?\n运算年m=单价q元×件数w(得出商品总社会价值)—(x/n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y万元×12/t流动资本年周转额)m’=年m/(b元×p×12月)=x%。年周转次数=(年固定资本周转额+流动资本周转额)/预付资本年m’=m’×年周转次数\n练习8.资本周转4某一企业共有资本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720万元,流动资本480万元;固定资本中600万为厂房,30年周转一次,120万元为机器等,10年周转一次;流动资本1年周转6次。问:该企业资本的周转次数\n资本周转计算(600/30+120/10+480×6)/1200(600/30+120/10+480x6)/1200=(20+12+2880)/1200=2.43答:该资本周转2.43次。\n练习9.求失业人数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上周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本周追加资本4万美元,原有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由原来的9:1提高到现在的19:1(包括追加资本),工人工资不变。试计算: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多少?有多少工人失业?\n解:(1)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1,10万美元可雇佣工人=100,000美元÷50=200名,(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5,000C:5,000V追加资本40,000美元,按19:1的资本有机构成为38,000C:2,000V本周可变资本=5,000+2,000=7,000美元可雇佣的工人为=7,000÷50=140名(3)本周失业人数为:200名–140名=60名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140名;有60名工人失业。\n练习10.求利润率某资本家新办一个企业,用20万美元建造厂房,又用20万美元购买机器、设备,每年厂房、机器设备损耗10万美元,资本家购买一年内全部消耗完毕的原材料20万美元,雇佣工人一年工资10万美元,年产品的总价值为60万美元。试计算:(1)成本价格是多少?(2)利润率是多少?(3)请写出成本价格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意义。\n.解:(1)成本价格等于所耗的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因而,成本价格=(10+20)c+10v=40(万美元)(2)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因而p’=(60-40)/(20+20+20+10)=28.6%答:(1)成本价格是40万美元。(2)利润率是28.6%。(3)成本价格是指所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总和;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盈亏的界限,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n练习11.求平均利润率假设全社会分为三个部门A、B、C,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7:3、8:2、9:1;社会资本总量X亿元,每个部门配置Y亿元。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m´=m/v均为100%。请完成以下表格并写出平均利润率的计算过程\n计算平均利润率=总利润/总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n练习12.社会资本再生产已知积累率、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设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求资本结构和扩大后的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构成。\n例题扩大再生产图式如下:8000c+2000v+2000m=120003000c+1500v+1500m=6000设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剩余价值不变,求出第二年底的扩大再生产图式\n8800c+2200v+1000(消费m)=120003200c+1600v+1200(消费m)=60008800c+2200v+2200m=132003200c+1600v+1600m=64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