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68 KB
  • 2022-06-20 发布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基本信息题目有余数的除法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个人信息设计姓名单位者黄金风金溪县琉璃中心小学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2.学情分析本班有55名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而不能理解。所以本次教学应该侧重于中游及中下游的学生。教学是也要注意讲解通俗易懂。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2、使学生掌握是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4.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三、巩固练习:(略)四、小结:5.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4/4=3(颗)⋯⋯2(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余数)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生:想!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生:是糖。喜欢![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低段儿童喜欢吃糖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生:可以分给14个人。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生:14个人!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师:回答的真完整![分东西是孩子们经常做的事情,教师创设数学原形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两次老师带领学生分,一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二是给下面的活动做一个示范,以便于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方式。]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生a:我想每人分4块。生b:我想每人分7块。⋯⋯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开始吧!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6、学生分小组汇报:(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组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也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4块,第二次每人分6块,都比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7、师:刚才老师还分了两种,(贴上)你们看,同样是分14块糖,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过分,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师:你们发现了吗?就按你说的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吗?(师生共同分)这样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周老师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尝试,在小组内用不同方式分糖,在充分操作后,展示不同的分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为下面充分理解余数的含义作好铺垫]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以它为例,怎么列?生1:14÷2=7(人)(师板书)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2:有14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师:这个怎么列?(指最后一种分法)生3:14÷7=2(人)师:说说什么意思?生3:有14块糖,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个人。2、师:看来这些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那这边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3、学生试写。4、展示学生的写法:a、(14—2)÷3=4b、14÷3=c、14÷3=4余2d、14÷3=4⋯⋯2师: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什么意思?生a:我先从14块糖里去掉2块多余的,再用12÷3=4(人)。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生b:因为有14块糖,每人分3块,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师:噢,谁也遇到这个困难了?举举手!没关系,咱们来这位同学写的(出示第三种写法)解决你们的困难了吗?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了,它什么意思?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生c:是!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生:可以!师:你可真聪明,帮我们大家解决了困难!这还有一种写法呢,你能看懂吗?(出示第四种写法)跟上面一种有什么不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5、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师:4在这儿表示4(人),2表示2(块),(板书单位名称)指的哪两块?生:指图中余下的2块。师:大家会写了吗?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教师板书)生1:14÷4=3(人)⋯⋯2(块)有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余2块。生2:14÷5=2(人)⋯⋯4(块)有14块糖,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4块。生3:14÷6=2(人)⋯⋯2(块)有14块糖,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2块。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今天学的除法有余数,以前的除法没有!师:他刚才用了一个词,什么?生:余数!师:什么是余数?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师:在这儿,哪些是余数?生:2、4。(学生边说教师边指)师:这个词用的好,我们就把这些数称为余数!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评通过知识的迁移,数型结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造,去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后面练习几次让学生写算式,说含义,整个环节处理的比较扎实,到位。]三、巩固练习:(略)四、小结:师:(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6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