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7页

  • 53.00 KB
  • 2022-06-20 发布

东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年级组东方实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科语文课题17.孔子拜师授课时间11.1讲课教师张侯霞课时2课型教学目标与要求(三维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难点: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教学流程增补空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单元学习目标及孔子名言1.翻开课本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66页,自读第五组的单元导读。想想看,这一单元主要讲了什么?提出哪些学习要求?(生读单元导语)(主要介绍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学习要求: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古代的大思想家。请同学们来看黑板,出示孔子名言,指名读。你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板书:孔子)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导入新课1.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呢?(1)学生交流资料。(2)师补充。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可是至今对后人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孔子年轻时拜师的故事。(板书:拜师)学生齐读课题。2.提问:读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问:“既然孔子有这么大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拜师呢?”“孔子拜谁为师呢?”“孔子怎样拜师的呢?”师相机引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检查、交流: 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拼音生领读,男女生齐读。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  2.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题目扩展法,回顾:经常用的填空法,《秋天的雨》段意合并法)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文中的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所划句子的旁边,学会做标注。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板书:谦虚好学)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板书:不怕困难)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孩子们,来看地图,孔子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两地相隔上千里,这只是地图上的距离,缩短了很多,其实实际的距离要比这远很多。一路上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他一定经历了许多的困难,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寒风刺骨的冬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烈日炎炎的夏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电闪雷鸣的深夜,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大雨瓢泼而下,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饥寒交迫之时,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天蒙蒙亮,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天很黑,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孔子都在不停地赶路。孩子们,这就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感悟孔子有礼貌(板书:彬彬有礼)(4)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感悟人物品行:态度真诚(板书:态度真诚)  (5)对比:拜访和拜见,选词填空。 (6)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板书:学无止境)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 (7)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感悟品行:虚心求教  3.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孔子,发现他是一个谦虚好学、不怕困难、彬彬有礼、态度真诚的人,他身上这些良好的品德告诉我们学无止境。五、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师示范书写。好字行天下,描一个写两个。六、小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感悟了大思想家孔子的优秀品行,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另一位大思想家老子。第二课时增补空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三、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n三年级组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五、课外实践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 谦虚好学孔子   不怕困难学无止境彬彬有礼态度真诚7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