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2-07-13 发布

历年高考高考大纲高考大纲理综生物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7全国高考大纲——理综生物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说明:红色部分为修过后的内容,根据最新收到的考纲变动情况整理而成](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删掉原第二条)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二)考试范围(二)考试范围1.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2.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6\n液泡的机构和功能(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5)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3.生物的新陈代谢(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ATP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体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3)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5)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6\n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7)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4.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的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2)生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5.遗传、变异和进化(1)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研究(2)基因工程简介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3)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决定(XY型)伴性遗传(5)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做要求)(6)生物的变异6\n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7)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的概念和措施(8)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6.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3)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5)血糖的调节血糖平衡及其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6)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体温的调节(7)免疫6\n非特异性免疫(新增加的内容)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7.微生物与发酵工程(1)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2)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种类(3)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4)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5)发酵工程简介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的应用8.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增加部分)(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6\n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增)9.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叙述有变化)(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Ⅲ.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三、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题型。四、内容比例: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比例约为40%,36%,24%。五、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六、组卷原则: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附:2006年高考试题评价标准教育部根据“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高考改革原则,制订高考试题评价标准。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