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高考热点 9页

  • 337.00 KB
  • 2022-07-13 发布

[高考理综]高考热点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生物STS热点问题专项训练一、生物学与健康生活1.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2.“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低血糖晚期的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B.如果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D.利用DNA探针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3.有资料表明,严重的排异反应使人类心脏移植的存活率只有47%,但人类的角膜移植成功率为100%。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受者的排异反应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的主要途径是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4.2010年8月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研究报告称,欧洲多国发现一种据信源自南亚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抵御所有抗生素,已经感染多个国家的个别民众。专家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有效对付这种细菌,因此呼吁全球密切监控阻止超级细菌传播。你认为这种超级细菌具有的超强抗药性变异主要来源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A、B、C都有可能5.肥胖症近几年里呈上升趋势,现就人们关注肥胖的话题,提供下列信息资料:资料一:“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专家统计,日前全世界有10亿人超重,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有2200万患者有肥胖症。近年来,我国肥胖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肥胖患者超过7000万。肥胖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资料二: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有些有食欲抑制药、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植物减肥药等。另外,随着生物科学的高速发展,利用生物工程原理,研制出可以减肥的产品(蛋白)以降低脂肪的含量,达到减肥目的,并不断有新产品(如:苗条霜)问世,在食物中还有“转基因大米”,将会给肥胖症患者带来福音。(1)科学家研制出某种减肥物质可以抵制“SCD—1”的酶活性,使脂肪大幅度减少而变得“苗条”,达到减肥,这种物质只适合肌注,不能口服的根本原因是(  )A.味苦、难入口咽下   B.对消化道有不良刺激9\nC.增加胃、肠负担   D.胃、肠道内易分解(2)科学家通过艰辛的劳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为减轻肥胖症患者肌注的痛苦,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的新产品治疗肥胖,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血液,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吸收最可能的方式为(  )A.渗透作用B.主运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3)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中,有些减肥药的主要成分是利尿剂,通过排尿使得人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体重减轻。而水和无机盐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包括有:  ,因此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等症状,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4)有人在减肥药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提高  ,因此可以达到吃的多而不发胖甚至消瘦的目的。但是如果长期服用会使下丘脑产生的  减少,使垂体产生的减少,最终引起的功能紊乱。(5)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方法是   。二、生物学与现代农业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7.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C.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8.农作物栽培生产中曾流行过“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说法。现代农业生产倡导合理地施肥、灌溉。这是因为(  )①施肥过量不但浪费资源,且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②合理灌溉力争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③合理施肥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追求少肥高效④不同作物对水肥的需求不同⑤同一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肥的需求不同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9.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种植温室大棚时,每当晴朗的中午,农民都要将塑料大棚开一道缝,以利于温室通风,农民将其叫做“开风口”,下列关于“开风口”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A.“开风口”可以使大棚内的空气流通,能提高大棚内CO2的浓度B.“开风口”是为了增加棚内的氧气含量,以促进植物的需氧呼吸C.“开风口”增加了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D.“开风口”能够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运输10.9\n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土壤资源明显不足。几位农学院学生在一农户责任田中,进行了玉米套种大豆和姜的实验,希望探索出帮助农民在有限的农田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种植措施。实验方案如下:[材料]玉米,生姜(喜阴植物),大豆。[实验设计]种植带宽设A1、A2、A3三个水平,玉米种植密度设B1、B2、B3三个水平。[实验设置]进行了九个处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法]采用随机排列,水肥管理一致,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7月收获大豆,8月底收获玉米,10月收获生姜,对其进行产量测定,并与单种一种作物对比。(1)此实验设置中,A1组要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B1要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设计中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2)研究发现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原因是种植过密主要影响玉米植株的__________,种植过稀主要影响农田的______________。(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发现A1B2小区中玉米、生姜和大豆产量均为最高。说明种植适当密度的玉米其叶片遮光有利于____________生长;大豆_________________作用增加了土壤中的________含量,使作物产量增高。11.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目的基因)质粒重组DNA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土壤农杆菌普通番茄细胞培养②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培养③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mRNA1mRNA2mRNA1与mRNA2结合番茄软化过程培育示意图①愈伤组织(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DNA限制性内切酶和。9\n(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需要目的基因外,作为载体的质粒还必需要有  基因。(3)提取目的基因采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如右图所示。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具有黏性未端的目的基因示意图。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表达中的 阶段无法进行,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这也是基因敲除的方法之一。(5)从细胞分化的角度看,培养②和培养③分别是植物细胞的和过程。(6)上述转基因番茄会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   。请你提出一个上述转基因工程的改良方案,以防止这种污染的发生:。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国要从环境保护中求发展。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①可用转基因育种等方法,培育新品种,此法的原理是   。优点是         。使用的基因操作工具有                    。②农民在浸种、催芽时,种子发芽后主要靠      作用吸水。这时种子体内与发芽前相比较,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是:水分     、无机盐     、有机物种类     、有机物含量    。③培育秧苗时用用薄膜覆盖,使膜内温度   ,种子   作用加强,为萌发提供了足够的    。④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可采用        、       、      、适当增加CO2浓度、增大昼夜温差、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中耕松土(目的是促进     作用从而促进根对      的吸收)、防治害虫(为避免环境污染,可进行生物防治,或通过使用昆虫激素手段来减少虫害)、除草等方法以增加产量。(2)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进行西部大开发,首先要了解各地自然条件,如:①“祁连雪水灌三州”是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    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生态因素。②我国西部地区干旱缺水,为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植树种草等的措施,因为森林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      和      等功能。(3)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改善和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      和      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生态系统。②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它能通过自动调节来维持正常功能。这种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      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     。9\n三、生物学最新发展13.2010年5月,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美国诞生,J·克雷格·文特尔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蕈状支原体”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终于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也是第一种以计算机为父母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物(见右图)。就以上材料你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A.生物高科技技术成果进入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B.该“人造生命”被认定为是生物的主要原因是能自我繁殖C.在注入“蕈状支原体”的DNA的过程中,必然用到工具酶D.注入的DNA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14.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奠基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自70年代末以来,试管婴儿技术已让400多万名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下列关于试管婴儿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有性生殖B.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必须经过体外培养后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胚胎移植时要考虑到代孕女性的生理周期问题D.试管婴儿早期胚胎的代孕女性必须是卵细胞的供体15.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重组细胞分裂多次后,兔子卵细胞质中蛋白因子会替换原大熊猫细胞调节蛋白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能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16.2008年11月,一支由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组成的考古队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区的永久冻士层中,发现了一种冰冻的已灭绝的巨大动物(灭绝于一万年前的猛犸,且保存相当完好。考古学家们为了解该动物与现今亚洲象的之间关系,求助于生物学家。假如你是生物学家,为比较该巨型动物DNA与现今亚洲象的DNA的相似性,应该做如下哪些检测工作,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降低温度,检测处理后形成的杂合DNA双链区段②通过PCR技术扩增该巨型动物和现今亚洲象的DNA③把该巨型动物的DNA导入现今亚洲象的细胞中④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该巨型动物和现今亚洲象的DNA水浴共热A.②④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①D.②④①17.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9\n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科学家提出的“端粒学说”阐述了细胞衰老的某些可能的机制。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末端含有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如-TTAGGG-)组成的单链突出段,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RNA含有与端粒DNA重复序列互补的一个片段(如-AAUCCC-),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蛋白质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催化的一种机制如下图。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培养中少数变得长生不老的癌细胞表现出有活性的端粒酶和稳定长度的端粒。(1)图中“聚合”过程需要     种脱氧核苷酸。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     (酶)。(2)正常体细胞中没有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    。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   关系。(3)从材料分析可知,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生理学原因是         。(4)依据“端粒学说”,请提出一种可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18.基因打靶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基因打靶的基本过程如下:第一步:从小鼠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ES),在培养基中扩增。这些细胞中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第二步:构建打靶载体。取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同源臂),在同源臂上接入neoR(新霉素抵抗基因)等。由于同源臂与靶基因的DNA正好配对,所以能像“准星”一样,将表达载体准确地带到靶基因的位置。第三步:将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并与其内的靶基因进行同源重组,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第四步: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增殖、筛选等。基本原理如右图所示。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把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首先完成,在这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酶是。(2)上述资料中neoR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3)胚胎干细胞培养时为了实现促进干细胞生长的同时抑制干细胞分化,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称为   的细胞。9\n(4)通过胚胎移植获得的小鼠,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是否都含该目的基因?为什么?  。(5)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请试举一例。四、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19.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为经济作物,但不宜作为(  )A.饲料作物B.观赏作物C.能源植物D.纤维植物20.自20年前德国BESTMAN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人工浮床(如右图)之后,目前一些地区已广泛采用这种技术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  )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B.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2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22.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2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一些城市中相继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鱼类与贝类关系是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的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__________,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9\n(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_____。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______天。(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②引水稀释③使用除草剂④控制污水排入(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___。25.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珙桐)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生产者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分解者阳光0.250.05未利用补偿输入入122热能5.10.52.1热能9370234热能热能热能14(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由图可知营养级  (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       。(4)试分析相关泥石流带对该区域熊猫繁殖造成的可能影响:          。9\n高考生物STS热点问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一、生物学与健康生活1.D  2.D3.A4.B5.(1)D  (2)D  (3)良好的溶剂;运输的主要介质;调节温度;参加化学反应  口渴、尿多、疲劳  (4)新陈代谢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或内分泌  (5)运动和节制饮食(答案开放)二、生物学与现代农业6.B  7.D  8.D  9.B10.(1)玉米种植密度 种植带宽对照、控制单一变量  (2)光照强度  光能利用率  (3)生姜  根瘤菌的固氮氮肥或氮素11.(1)DNA连接酶  (2)标记  (3)         (4)翻译  (5)脱分化  再分化(6)导入的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转基因番茄产生的花粉细胞中可能含有该基因,通过花粉会污染其它生物。  改进方案: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12.(1)①基因重组  不受种属限制,可有目的地培育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②渗透  增加  基本不变  增加  减少  ③升高  呼吸  能量  ④延长光照时间  增强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  呼吸  矿质元素  (2)①水资源  ②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②生物种类  越强三、生物学最新发展13.D  14.D  15.B  16.D17.(1)3  逆转录酶  (2)不相同  正相关  (3)端粒酶活性的丧失  (4)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或剔除端粒酶基因,或抑制端粒酶的活性)18.(1)构建打靶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作为标志基因,便于筛选  (3)饲养层  (4)否  一是该小鼠的生殖细胞可能没带突变基因;二是生殖细胞带突变基因的小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目的基因和靶基因)会发生分离,产生不带目的基因的配子  (5)基因治疗、动植物改良、利用动植物生产药物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四、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19.A  20.B  21.C  22.D24.(1)6捕食、竞争(2)藻类爆发微生物分解有机质(3)挂养贝类水体的藻类密度小于对照组5(4)②、③(4)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5.(1)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表述合理即可)  (2)5×103kJ/m2·y  较高   (3)15.6%  (4)熊猫生活领地受到地震的影响分隔,雄雌相遇完成生殖的机率下降,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密度下降(或地理隔离导致繁殖率降低)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