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4 KB
- 2022-07-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备考:高考攻略 高考政治备考:围绕高考能力要求归纳试题类型 【摘要】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逐一击破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的高考政治备考:围绕高考能力要求归纳试题类型,帮助大家有效复习! 要求“描述”类题型:通常38题第(1)小题,要求描述、分析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基本答法是:将材料(包括图表、数据)反映的具体情况,根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联系、归纳,然后用学科术语有逻辑地表述出来。一般顺序是:先分析(分述)后综合(归纳),先现象(事实)后本质(实质或根源),先描述后解读(评论)。 要求“阐释”类题型:阐释包括阐述(基本原理、方法论、国家政策等)和解释(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知识解读材料)。常见的问法有:材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道理?基本答法是:原理(或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要求阐述准确规范,解释合乎逻辑。\n 要求“论证”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或问题的成因,分析党和国家的某项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或必要性。常见的问法有:“用哲学(或经济学,或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的必要性(原因)”,或“用哲学(或经济学,或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做法)的道理”。回答这类问题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前因”即事物的原因,“后果”即影响或意义。答案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必然性,二是重要性(意义??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国内到国际)。某些情况下,还应包括现实可能性(条件)。 要求“探究”类题型:此类设问通常指向“怎么做”,如结合材料,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针对从材料中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此类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时,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特别是针对所揭示的问题),并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所提出的措施应符合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即答案应有三个依据:事实依据(来自材料和社会实际)、理论依据(来自书本)和政策依据(来自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总结:上面的“高考政治备考:围绕高考能力要求归纳试题类型”供大家参考,希望网的高考第一轮备考可以给高三的同学们提供最优秀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感谢您参考! 数学篇\n 数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而且是高考必修科目。正因为如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本身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又决定了它是一门棘手科目,因此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是扎实的运算功底。这一点对于运算量极大的解析几何很有帮助,我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吝惜草稿纸,在运算时将数字放大一些,以提高运算正确率,切忌使用计算器。其次,要积极联想。当老师在讲一些基础题时,不要不以为然,这正是提高自己水平的时机,这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有无简便解法,数字更换后是否要分类讨论,将条件与问题对调后该题该如何解等,然后自己解答,这样一来,做一题相当于做了十几道题,效果可想而知。最后,是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许多学生往往在做压轴题时一方面由于题目条件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紧张而不敢下笔。实际上,大多数难题都会有一些较简单的得分点,只要敢于突破心理障碍,少则1、2分,多则5、6分,总是能为自己的数学成绩锦上添花的。 高中历史知识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把握时间,认真学习,为将来的路奠定基础,为学子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n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n 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背景: 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 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n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n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 ①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n ③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知识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为您整理提供,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更多历史知识点请关注【】 高三地理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知识点 摘要:在高三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复习时,把高三地理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知识点熟练运用,相信可以提高地理成绩! 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n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n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n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n 总结:高三地理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知识点都是比较系统的有规律的内容,欢迎同学们及时关注为您编辑的知识点归纳讲解,运用到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口诀:不等式和数列 关于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口诀:不等式和数列,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时需要大家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一遍总结,不等式和数列是重要知识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大家应该记住相关口诀,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口诀:不等式和数列,供大家参考。 《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n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上面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口诀:不等式和数列,对于大家的复习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如何对待高三生物阶段性复习 【摘要】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如何对待高三生物阶段性复习”欢迎大家参考! 1.鼓励竞赛,培养竞争意识 (1)竞赛准备。\n 在本次复习课前一周,布置学生对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绘制五门代表动物结构图。我按好中差层次的合理配比,把学生分成5个竞赛队,并提前公布竞赛奖惩方法,激励学生在100分的基础上,每错1项扣5分,每向老师提1个好问题加10分,抢答与抽签结合,机会人人均等。队员们在积极夺魁的备战中,既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也强化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2)竞赛步骤。 准备了数日的竞赛如期开始,同学们既兴奋,又激动,为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我以动物分类主要依据的集体提问,拉开了本次竞赛的序幕。 第一项:找同类本项目的宗旨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我首先把写有从a~m编号的五大门动物的13条主要特征和绘有1~20编号的20个动物图形,用投影显示在屏幕上,然后向学生介绍本竞赛项目的三个程序是按门寻特征找朋友。要求参赛队员在3min内,把经各队抽签选定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的序号用彩笔填写在规定的大表格里,同时还要把本门动物在结构上典型的进化特征也填写在大表格中。讲台上,5个队员在认真的选取答案,讲台下40余双小评委的眼睛在紧张的盯着自己队员的选择,同时也严密地监督着其他队员的选择,其职权的行使真是一丝不苟。\n 第二项:比绘图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本次竞赛项目的评比规则是图形绘制要规范,结构位置排列合理,名称填写准确,然后仍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队员到黑板上绘制所要求的代表动物结构图。参赛队员在认真的绘图、填写,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最大优势,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在无声的竞争中升腾。3min的较量,既展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第三项:比说图本项目的设立是检测“三步识图法"的应用情况,我要求参赛选手以自己抽签选定的生物图形,按“审图→校图→说图"的识图步骤,把老师给出的不正确图形进行修改,然后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对该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向全体同学进行介绍,学生们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参战,在短暂的15min里,充分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识图能力。 第四项:抢答我把平时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小知识,如能净化污水的原生动物是什么?水螅外胚层的作用?猪肉绦虫没有角质层为什么不被人体小肠液所消化呢?共计整理成26个小问题,让学生在10min的抢答中,使知识弱点在“无意记忆"中得到巩固与深化。 第五项:答记者问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与我们生物学科息息相关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生物学知识,才能服务于社会、报效国家。本项目设置约\n10min,目的是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对学过的知识多思多疑,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阅读、多收集、多积累与之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来开阔视野,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错误的给予纠正,而正确的则做以圆满的解答同时给予加分奖励,在这平等和谐的氛围里,学生提出了许多诸如人有体腔吗?珊瑚环纹与蚯蚓的体节相同吗?……一些很有特色的问题。 总结:以上就是“如何对待高三生物阶段性复习”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相关精彩内容推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地形地质 【摘要】高三备考,其实是一个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在一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的复习能力发掘、提高到能够解决或者基本能够解决高考试题上来,下面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地形地质”供大家参考!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色:\n 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XX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7)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地形地质”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