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7-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复习论文数学高考总复习论文:学生数学高考总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摘要】本文就学生如何学习和高考复习数学学科,提高高考质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熟悉教材摸清知识结构;结合高考大纲抓住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抓住考试要求,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进行试卷结构分析;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做好阶段性复习。其次,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能听懂课,不会解题”这样的看法,对其原因要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习的具体对策。【关键词】数学;高考复习;学习能力在“如何组织好总复习,去迎接每次考试”的问题上。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点多,计算量大,方法灵活,难于归纳、总结”的特点及多年来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总结以下几点复习方法:1熟悉教材,摸清知识结构数学总复习是把全部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纲目化和综合化,并且进一步归纳总结的一种复习方法。于是,在组织总复习之前必须摸清全部知识结构,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够保证做到“多而不散,快而不漏,繁而不难。”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条不紊地按《高考大纲》的要求有计划进行组织复习。\n2结合《高考大纲》,抓住要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识点、基本题型由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纳入到了基础知识范畴,因此,近年来的高考知识特别注重对数学方法和基本知识点的考查。诸如数形结合、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划归法、错位相加(减)列项求和、函数法等等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了中学数学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自觉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3抓住考试要求,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平常测验考试要求根据《高考大纲》的教学要求和陕西省单招的实际情况,把考试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的具体要求统一起来。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根据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和高考数学试题内容的要求,对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图能力、综合能力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加强习题的拓展训练。根据考生实际,还设计一些联系实际问题和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试题,不出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进行练习。\n高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和职业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工、建筑、会计、农林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让学生会解数学题上来。然而,老师常常听到学生反映:“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今年起,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听到学生的心声,从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路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数学教研组对学生反映的“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了解了造成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3.1教师方面,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n老师讲课时,采取灌输的方式,往往是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其实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所谓的“听懂”只是老师具体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首先是在老师的备课上,没有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只是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忽略了备学生。其次,教师在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第四,老师辅导不到位,布置的作业检查落实不到位、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第五,老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第六,老师不要有偏爱学生的现象,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热爱,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3.2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n(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4)上课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学过的课程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6)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3.3客观方面(1)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和习惯(2)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3)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全相符,教材上的习题会做,但对资料上的习题根本不管用3.4对高考考前复习的对策与建议(一)从“教法”方面想办法(1)改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第一,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第三,老师教学的难点是教会那些学了还是不懂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n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老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自己的爱心关心体贴学生;用自己的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学习方法而言,有些同学的学习方法确实需要指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