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试历史试题 8页

  • 218.50 KB
  • 2022-07-13 发布

初中考试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目前世界上主要人种不包括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红种人2、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写的一本书介绍了繁荣富庶的东方,后来这本书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是A《东方见闻录》 B《伊里亚特》C《背缚的普罗米修斯》D《奥德赛》3、认一认下面哪个建筑是巴黎圣母院\nA1 B2 C 3  D44、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1)发动热月政变(2)攻占巴士底狱(3)发表《人权宣言》(4)处死国王路易十六A(2)(3)(4)(1)B(4)(2)(1)(3)  C(1)(2)(3)(4) D(3)(2)(4)(1)5、下列行为最能够表明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的是A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B颁布《拿破仑法典》C征服欧洲许多国家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 D创作《国际歌》7、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是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签署这项法令的沙皇是A彼得一世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尼古拉二世8、一战后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9、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10、《虎!虎!虎!》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A慕尼黑会议 B德国闪击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军突袭珍珠港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12、当前欧洲金融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应该是A欧元B法郎C英镑D马克13、下列行为,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创造发明关系最密切的是A春节打电话拜年 B乘坐公共汽车上班C用电脑网络办公 D乘坐飞机旅游探亲14、爵士也来源于A欧洲古典音乐B中国民间音乐C美洲土著音乐\nD美国黑人音乐15、电影《藏龙卧虎》获得了奥斯卡四项大奖,创作人员参加颁奖仪式应该去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D英国D意大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10分)16、公园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于耶路撒冷以南的小镇伯利恒,他出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       年,而他诞生的那一天被定为              。17五月流血周以后,公社成员、诗人欧仁•鲍狄埃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一首诗名为《       》,后来由于工人音乐家狄盖特谱了曲,这就是著名的《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           和          两大军事集团。1914年发生的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        为首的法西斯侵略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三、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0分)20请把以下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成果与其发明者连接起来。(5分)哈格里夫斯       改良蒸汽机瓦特             珍妮纺纱机史蒂芬孙         火车机车莱特兄弟         电灯  爱迪生           飞机      21、请把以下作者与其著作连接起来(5分)但丁            《哈姆雷特》达芬奇           《神曲》莎士比亚         《最后的晚餐》牛顿             《物种起源》\n达尔文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四、简答题22、请仔细阅读下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指出哥伦布航行的是哪条路线?(写出字母,2分)(2)西方航海家在航海中使用了古代中国发明的什么技术?(2分)(3)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郑和远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西方有什么不同?(6分)(4)简述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的同意,(英国)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的同意,过往不能征税;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一回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认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n请回答:(1)从材料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与英国相比,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24美国是世界强国,回顾美国的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画面中的情景给图A写上名称。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哪一幅肖像是华盛顿总统?他为美国人民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5分)(3)你知道林肯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法令?南北战争北方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6分)25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的国家,它发展历程中的两次飞跃都和虚心学习分不开。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主要模仿的事我国哪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举例说明该时期的中国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6分)(2)近代日本进行了一次“明治维新”\n,这次改革的性质是怎样的?请列举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各一项。(8分)五、选做题(本题满分10分,可以记入总分,但总分不超出100分)26阅读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以下图片资料,你联想到的是近代中国哪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次斗争取得了怎样的结果?(4分)(3)此次运动有何重要历史意义?(4分) \n试卷分析(一)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  1.有利于凸显历史学科的特色与教育功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历史。  3.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业考试中发挥水平。  4.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6.有利于发挥所使用历史试题题型的功能。  7.有利于历史试题命题创新。  8.有利于在历史学业考试中实现公平和公正(二)试题的特点  1、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突出学科功能,体现“和谐·传承·发展”主题  2、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考查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关注创新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体现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三)知识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历史约占10%,中国近现代历史约占40%,世界历史约占50%。  (四)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探究题等等。两类题型的分值比例约为:选择题:约45%;非选择题:约55%。  (五)难度分布容易题和较难题的分值比约为7:3,试题总体难度值控制在0.65左右。(四)试后反思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依据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基础性、史实性和运用性。考察对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因而作为从事基础教学的历史教师,更责无旁贷。要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解读中考信息,把握教材精髓,依据“课标”,正确科学施教。为此就今后教学工作提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敬请斧正。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历史学科以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为对象作为教学内容,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概念的严谨严密,要有准确的时段性、定位性。如我国台湾省在清朝前期设台湾府管辖直属于福建省,而不少考生从现在角度答题,错误多样。历史学科的概念要求严谨、准确。如大多考生把“毛泽东思想”写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写成“邓小平”,随意马虎,得分率低。2、整合知识,归类综合。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步加大组合列举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归类、归纳,提高对书本知识驾驭、整合能力。同时兼顾中外、古今,按一定的类别整理,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如重大改革、事件、历史人物、著名的法律文件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n3、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历史学科以丰富大量翔实的史实作为背景,往往使学生雾里看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现实、时政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听课情趣,又能加强对史实理解和运用。如“朝核问题”、“金融危机”、“两岸关系”等,都是当前影响较大的事件。教师可以安排专题集中分析、讲解。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不能因为中考是开卷考试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更不能有依赖可以找书,就能够找到答案的认识误区。从严施教,规范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以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终身受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