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7-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从中考看初中数学的复习: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理解能力提炼信息能力 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为此,如何做到中考的有效复习是平时教学的重中之重。以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紧扣大纲,钻研教材,夯实双基\n 中考复习时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思想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要以课本为依据,使学生掌握易混、易错点,但有些同学认为这方面的学习就是记忆背诵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不应是无序的堆积,而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于这些基本知识点,在复习时应依据教学大纲,根据课本,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进行操作。对于每一节的知识点,一定要强调学生掌握。为此,必须精心设置配套的第二课堂,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我在复习时,往往采取两步走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结构,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的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其次深入挖掘教材的例习题,并以其为主要素材编拟成能突破一个重点,攻克一个难点,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的模式。这样一种训练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要求学生着眼于教材,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充分体会基础知识在解例中的指导作用,切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二、在互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考复习切忌教师大包大揽,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重点在于教师及时点拨,学生要始终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体现,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基础复习时我们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学生抢答、口答、辨析,能自己归纳一些数学概念,给学生较多的动脑、讨论的时间,然后可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教师在辅导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教师在复习时才能击中要害。学生会的不要讲,学生能自己讲就让他们自己讲,尽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以精求质\n 坚持精选习题:(1)要有梯度性,要注重题型的划分,习题类型一般有基础知识型、基本方法型、综合提高型、创新应用型等。在难度上设置成阶梯型,更利于学生树立解题的必胜信心,坚决反对把难题放在前面。(2)选题精心设计,所选之题既要能反映基本知识的巩固及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又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并注意体现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选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包含易忘点、易错点、重要疑难知识点。(3)选题要适,数量适宜,难度适中,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我县某中学九年级对居民“创建精神文明县城”知晓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划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从未听说”五个等级,统计后的数据整理如下: ■ (1)本次问卷调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表中m的值为;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等级为“非常了解”的频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请你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一句话建议。\n 这些题目与学生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环境建设、精神文明等。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平时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做”数学,不要为了多讲几道题目,而吝啬时间让学生动手去做。 例1:(北京东城区)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学生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 甲:对称轴是直线x=4;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评析:设所求解析式为y=a(x-x1)(x-x2),且设x1<x2,则其图象与x轴两交点分别是A(x1,0),B(x2,0),与y轴交点坐标是(0,ax1x2)。 ∵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4,∴x2-4=4-x1即:x1+x2=8① ∵S△ABC=3,∴(x2-x1)-|ax1x2|=3, 即:x2-x1=3+|ax1x2|② ①②两式相加减,可得:\n x2=(11+|ax1x2|)/2,x1=(5-|ax1x2|)/2。 ∵x1,x2是整数,ax1x2也是整数, ∴ax1x2是3的约数,共可取值为:±1,±3。 当ax1x2=±1时,x2=6,x1=2,a=±1; 当ax1x2=±3时,x2=7,x1=1,a=±1。 因此,所求解析式为:y=±(x-7)(x-1)或y=±(x-6)(x-2),即:y=x2-8x+7或y=-x2+8x-7或y=x2-8x+12或y=-x2+8x-12。 说明:本题中,只要填出一个解析式即可,也可用猜测验证法。 例如:猜测与x轴交点为A(5,0),B(3,0)。再由题设条件求出a,看C是否整数。若是,则猜测得以验证,填上即可。 四、注重对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提炼有用信息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如:(1)探究归纳:如图1,已知△ABC与△ABD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n (2)结论应用:①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过点M作ME⊥y轴,过点N作NF⊥x轴,垂足分别为E,F。证明:MN∥EF。 这些问题,在近年的中考试题频繁出现,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只有读懂了题干,抽象出了信息的结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 (责编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