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0 KB
- 2022-07-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试卷六--------------------------------------------------- (A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Na—23Al—27 S—32Cl—35.5Ca—40Fe—56Ba—137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食物腐败(C)石蜡熔化 (D)木柴燃烧 ( )2.下列物质里,属于纯净物的 (A)空气(B)液氧(C)碘酒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 )3.KIO3中,碘元素(I)的化合价是\n(A)+7 (B)+5(C)+1 (D)-1 (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错误的是 (A)氖气—Ne (B)氯化镁—MgCl2(C)氢氧化铝—Al(OH)3(D)硫化亚铜—CuS ( )5.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A)纯碱—碱 (B)氢氯酸—无氧酸 (C)干冰—酸性氧化物 (D)碳酸氢钠—酸式盐 ( )6.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n ( )7.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8.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碱 (B)镁(C)氧化物 (D)盐 ( )9.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 ②停止加热;③通入氢气;④停止通氢气,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n ( )10.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在饱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 )11.下列气体中,只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O2 (B)H2 (C)CO (D)CO2 ( )12.下列物质中,不能跟氧化铜反应的是 (A)氢气 (B)木炭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 )13.要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少量CO,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B)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n (C)把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木炭 (D)把混合气体点燃 ( )14.下列物质中,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的是 (A)铜 (B)氧化铁 (C)氢氧化铜 (D)氯化钡 ( )15.下列物质中,不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硝酸 (C)三氯化铁溶液 (D)硝酸钡溶液 (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O+H2O=Cu(OH)2 (B)Cu+2AgCl=2Ag+CuCl2 (C)2Fe+6HCl=2FeCl3+3H2↑ (D)Ba(OH)2+CuCl2=BaCl2+Cu(OH)2↓ ( )17.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n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 )18.为了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固体混合物中,提取出硝酸钾固体,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A)加热溶解、过滤 (B)加热溶解、蒸发结晶 (C)加热溶解、降温结晶 (D)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 )19.把n克食盐溶于m克水中,刚好形成t℃时的饱和溶液,则t℃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A) (B)克 (C)克 (D)%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20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D)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饱和,则该物质叫微溶物质\n ( )二、判断题:21.判断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否准确 (1)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2)2H:两个氢原子; (3)2H2:两个氢分子; ( ) (4)Fe:一个铁离子 ( )22.写出下列物质用途所对应的性质 (1)氢气充灌探空气球:密度小于空气 ( ); (2)二氧化碳灭火:密度小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 (3)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碱性 ( )23.从原子分子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 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于原子的 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 )2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25.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此溶液\n 的pH值( )7(选填“〉”、或“=”、或“〈”)。26.(1)CaCl2·6H2O的式量(分子量)=( )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 )27.(1)写出硫酸铵〔(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 ((NH4)2SO4=2NH+SO) ( ) (2)写出水通电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2H2O2H2↑+O2↑)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 ) (3)写出澄清石灰水跟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值。 ( )NH3+( )O2=( )NO+( )H2O三、计算题:28.把20%的氢氧化钠溶液50克跟50克稀盐酸混合,二者刚好完全反应,求:(1)50克稀盐酸中含溶质氯化氢多少克? (A)9.122克 (B)9.123克 (C)9.124克 (D)9.125克 (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14.622%(B)14.623% (C)14.625% (D)14.629% ( ) 解:\n (B卷)四、选择题: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会引起变化的是(A)核外电子层数 (B)化学性质(C)元素种类 (D)核内质子数 ( )2.下列物质相互反应时,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产物的是(A)炭和氧气 (B)铁和盐酸(C)氢氧化钠和硫酸 (D)硫和氧气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金属元素在化中物中只能显正价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变化属分解反应 (C)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阴离子 (D)电线短路引起的燃烧属于自燃 ( )4.\n现有M、N、X、Y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X、Y发生反应产生气泡;将Y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的单质析出;将M投入N的硝酸盐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据此,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M>N (B)Y>X>N>M(C)N>M>X>Y (D)X>Y>M>N ( )5.在pH=0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A)Na2CO3、K2CO3、CuCl2 (B)FeCl3、NaCl、Ca(NO3)2 (C)NaOH、KNO3、CaCl2 (D)Ca(NO3)2、FeCl3、Na2CO3 ( )6.在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反应完全,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百分比浓度为(A)42% (B)36%(C)30% (D)24% ( )五、判断题:7.物质X可由MgO、MgSO4、Mg(OH)2、MgCO3、MgCl2\n通过化学反应分别制取,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可能是(Mg(NO3)2)。写出由MgSO4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MgSO4+Ba(NO3)2=Mg(NO3)2+BaSO4↓) ( )8.在已平衡的托盘天平的甲、乙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在甲烧杯中加入m1克铝片,在乙烧杯中加入m2克铁片。(1)若m1=m2,且两烧杯中金属完全溶解,则天平指针偏乙,其理由是等质量的Al和Fe比较,Al反应产生的H2多些( )(2)若两烧杯中金属完全溶解,天平指针不偏转,则m1∶m2=54×54∶48×56 ( )9.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为R·nH2O,其式量(分子量)为M。在20℃时a克该晶体溶于b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20℃时R的溶解度为 ()克,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 ( )10.现有A、B、C三种元素,其中A原子核内无中子;A、B两元素化合可生成A2B型化合物;C元素的单质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气味的CB2型化合物,CB2溶于A2B的液体中,所得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回答: (1)写出三种元素的名称:A:氢,B:氧,C:硫。 ( ) (2)写出CB2溶于A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H2O=H2SO3)。 ( )\n1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混合气体连续进行下列实验: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气体质量减少,再通过灼热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CO2、CO),一定没有的气体是(H2),可能含有的气体是(N2)。 ( )(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换为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质量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气体质量减小;再通过灼热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后,无水硫酸铜颜色变蓝色,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CO2、CO和H2)。 ( )12.现有两瓶大小相同且用玻片盖上的无色气体,一瓶为SO2,另一瓶为H2S。将两瓶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玻片(此时两瓶相通),可观察到瓶壁逐渐有淡黄色固体单质和水珠附着。请回答:(1)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扩散),两种分子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SO2=3S+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