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4 KB
  • 2022-07-13 发布

XX初中2017历史中考历史说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山西中考历史说题稿华峰初中2017年山西省中考已经结束,纵观整份试题,试题结构依然承续的是去年的模式,特色鲜明,注重能力,突出实践,重点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针对这份历史试卷,我将从试题特征、试题与课标及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建议四个方面来解析。一、试题特征2017年山西中考历史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课程标准》,同时也从六个方面发生变化。具体如下:(一)依据课标,源于教材,难度降低,灵活度强。相比于2016年中考题,2017年中考题基础题增加,难度下降。试题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知识技能的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基础。2017年中考试题主观题部分打破了单一的、模式化的类型,根据考点内容和素材情景,灵活设计,以体现核心素养和中考改革六个维度的能力测试;特别在简答题和探究题的设计上、形式上突出创新、灵活设计,内容更加开放,立意上更加体现学科素养。6\n2016年中考题中简答题分16、17两部分,且两题之间无任何联系。2017年中考题中简答题部分合并为一道综合性的题型,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答题,此题更为全面的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考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探究题部分,相较于2016年的中考内容,更注重对爱国情怀,国际理解等方面的表达与理解。如第19题(3)、(4)小题。第(5)小题体现试题情境的生活化,曾加了贴近生活的素材,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点,使学生感受到试卷的亲和力。(二)传承文明,凸显地位。2017年中考试题内容分值比例有所变化,中国古代史的分值增加到20%,世界史部分的分值比例有所减少,其主要目的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地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如选择题1—4题,材料解析题第17题(1)小题:法家思想的考察、第18题(1)小题:经济重心南移的考察、探究题第19题(1)小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考察、(2)小题:民族关系的考察等,都突出了对中国古代史的考察。(三)与世界同步,借鉴PISA测试PISA是一种主要针对15岁初中生,代表世界主流考改方向的测试。该考试完全打通知识与实践,不玩花架子,单刀直入,就是考查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年历史试题,从试题立意和选材上借鉴了这一理念,从科学素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领域着手考察学生的应用与实践的能力。6\n如简答题第16题的设计具有鲜明特点,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两幅地图图片解答问题中国近现代两次开放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需要学生有了解其历史背景、相关事件,历史目的等基本素养,将图片转化为历史知识解答问题。这会使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较为顺畅。(2)小题通过数轴了解中国艰难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相关历史事件理解与国际间的关系与联系。但对于国际理解方面的解答,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学科素养,这正是PISA测试所关注的,类似的试题还有第19题。二、试题与课标、教材的关系1、依据课标,确立目标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唯一依据。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省中考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史试题命制关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同时引领全省初中历史教学认真落实课标所确立的课程目标。2、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少试题来源于教材,源于学生最熟悉的历史学习。例如:16(2)主要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本题除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之外,还需要学生对其发展的历程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做基奠,更需要学生有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与之相似还有第16题(3);第17(5);第19题(3)、(4)、(5)小题。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书写中错别字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比较容易出错的字,往往关注不够,从而在做题时出错较多,失分严重,如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姓”6\n,学生会习惯性的写成“性”,《马可·波罗行纪》中的“纪”学生会写成“记”等。事无小节,关乎成败,所以在错别字的落实上,我们也应引起重视。1、基础过关参差不齐由于班级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所以对于教学来说较慢的后进生往往完成的任务不足好学生的1/3,使教师在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工作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3、能力提升障碍较大乡镇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眼界开拓等方面与县城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拓展面相对来说比较欠缺,所以往往会在做题过程中这一问题会特别突出,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4、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由于缺乏专业历史教师,教学中经验不足,知识不够系统,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宏观把握课堂处理不足。因此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面窄小、零散,而所学的知识分散,历史时间跨度大,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会出现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四、教学建议1、多训练,少出错6\n针对学生的错别字,我们教师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易错、易混的字加以强调,并让学生多加练习,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不在小节出问题。2、因材施教,增强自信关于学生基础过关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因材施教,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促使学生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加其自信心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教师再加以鼓励,这样能增强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3、拓展视野,能力提升关于能力提升方面,教师可借鉴现代化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感悟现实社会,拓展学生的认知培养国家情怀。同时,还要通过练习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分以不同阶层的试题进行练习,循序渐进,真正的做到让学生能够在自我提升时学会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会历史并在其训练的过程中会学历史。4、研究不足,提升自我对于教师教学研究不足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学科素养,可通过教研和阅读等方式提升,年轻教师应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多学习,多问、多思、多想、多总结,以最佳状态呈现于课堂,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5、研读课本,把握趋势只有真正读懂《历史课程标准》,才能明白其意图,才能准确把握我省中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趋势,才能真正实施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平时教学中,6\n要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及六个维度,阅读课标,反思教学,以促真正理解课标,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把握改革趋势。6、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让学生去探索并解决问题,不代替,不包办。总之,只要我们走大历史学习之路,重视开发历史学习资源,拓宽历史实践的空间,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活学活用,最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