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17页

  • 453.50 KB
  • 2022-07-13 发布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专题——生命科学一、教学内容:中考专题——生命科学 二、考点清单浙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知识要点和难点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一)完善知识结构:      (二)考点在胸: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观察生物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生物与非生物②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ab<二>细胞▲1.细胞基本结构①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②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③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bb c\n▲2.细胞与生命活动①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②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③说明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abb<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物的分类①理解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的②识别分类的依据 ba▲2.生物与环境①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ab▲3.生态系统①结合某一具体生态系统,概述其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②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bc▲4.生物圈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②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aa 【典型例题】例1.下图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具备左、右这种足的鸟类分别适合生活的环境是(   )A.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解析:在生物学中存在这样的规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生物和环境相适应。图示中的左足腿骨短,趾尖有锋利的爪,这样的鸟应该生活在草原上或森林里,属于猛禽,肉食性鸟类。右足腿骨长,趾间无蹼,这样的鸟应该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涉禽,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答案:B 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地区棉田棉花害虫棉铃虫和棉铃虫天敌蜘蛛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日期A地区B地区蜘蛛棉铃虫蜘蛛棉铃虫8月6日458114678月16日631263l1028月17日不施用甲胺磷施用甲胺磷(60克/亩)8月26日70154252\n9月6日90704979月16日943213206(1)该棉田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2)A地区8月26日以后,棉铃虫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B地区施用了农药甲胺磷,但不久后,棉铃虫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原因是       。(3)A、B两地区的最后结果说明,生物治虫和农药治虫哪一种方法效果更好?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运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比较简单,但不要忘了本题的答案应该有两个:蜘蛛和棉铃虫。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中的生物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为地控制一种生物,本题中是施农药灭害虫,引起了食物链的破坏,导致了该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失调。施农药灭害虫的同时,也把害虫的天敌蜘蛛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是生态学常识。那么我们应怎样控制农田虫害呢?最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少使用农药,尽量使用生物治虫,利用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让它们相生相克。答案:(1)蜘蛛和棉铃虫   (2)随着棉铃虫的增多,以棉铃虫为食的蜘蛛也增加了,蜘蛛的增加使棉铃虫数量减少    农药不仅杀死了棉铃虫,也杀死了蜘蛛,当部分有抗药性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后,由于天敌蜘蛛没有了,棉铃虫就爆发式增加  (3)生物治虫 【知识点2】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完善知识结构: (二)考点在胸:\n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①对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②知道缺失氮、磷、钾、铁等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③概述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aab▲2.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①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②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③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④说明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 baab<二>人体的新陈代谢▲1.人体的消化①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②列举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③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ab▲2.人体的呼吸①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②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aa▲3.人体的血液循环①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②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③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④描述人体ABO血型与输血 aaaa▲4.尿的生成和排出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过程 a<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1.其他生物的代谢①知道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②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aa▲2.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概括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特点 c 【典型例题】例1.如图为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在不同的pH下催化能力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1)甲、乙两条曲线中,         表示胃蛋白酶,         表示唾液淀粉酶。(2)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最强时所对应的pH值分别为_______和        。\n解析: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能力(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pH值和重金属离子有关。本题中的两种酶都是消化酶,从题干提示的信息来看,是研究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而在消化系统中,胃蛋白酶存在于胃中,胃中有胃液呈酸性,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口腔中,口腔中的唾液呈中性或微碱性。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从图中曲线的波峰及x轴的数据就可以得出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最强时所对应的pH值是2和7。答案:(1)甲 乙(2)2 7 例2.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则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器官血流量/mL·min-1A状态B状态腹腔器官6001400肾脏6001100冠状动脉750250骨骼肌125001200皮肤1950500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解析:人体器官血流量的多少与该器官新陈代谢的状态有关,新陈代谢越旺盛,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比较,安静状态时,血液大量流向内脏器官,运动状态时,运动依靠骨骼肌,血液大量流向骨骼肌。另外,安静状态时,血液流向内脏器官(主要产热器官,维持体温平衡),新陈代谢旺盛;运动状态时,血液流向运动器官,(主要产热器官,维持体温平衡,新陈代谢旺盛。所以A状态应该是运动状态。答案:A 【知识点3】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完善知识结构: (二)考点在胸: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n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①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②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aa▲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①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②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③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ab 【典型例题】例1.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A.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C.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摘除睾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解析: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神经调节主要通过反射的方式进行。反射是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应。A、B、C都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的反射活动。而D,摘除公鸡的睾丸,睾丸是公鸡的内分泌腺,能够分泌雄性激素,维持公鸡的第二性征。答案:D 例2.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下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______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__________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_________病。(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甲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与体内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作用有关。(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了,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_____排出了体外。解析: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通过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来调节。正常人血液中血糖的浓度大致维持在0.1%左右,在人进食后不久,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微微升高,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又回到了0.1%左右。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得了糖尿病,则血糖的浓度不能回到正常的0.1%左右。第(1)题可以据此来回答。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就是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多余的血糖一部分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元,一部分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得了糖尿病的人,血糖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尿液排出部分葡萄糖,也能使血糖浓度下降,但是不能回到0.1%左右。答案:(1)0.1%  乙  糖尿\n(2)喝进的葡萄糖溶液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3)一部分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元,一部分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胰岛  胰岛素的调节(4)通过尿液 【知识点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一)完善知识结构: (二)考点在胸: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植物的生殖方式①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②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aa ▲2.植物的发育①识别花的结构②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③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aaa <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人类的生殖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 a  2.人体的发育①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②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ac \n▲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①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②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aa <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与变异①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②知道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③知道优生的重要性 aaa ▲2.遗传物质①知道遗传物质的作用②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③列举基因的作用 aaa ▲3.生物的进化①列举生物进化现象②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aa  【典型例题】例1.2002年,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的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断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C.水稻的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D.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和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解析: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的大分子有机化学物质。而基因是DNA分子链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断,这些片断能够控制生物的一系列的可遗传的性状。DNA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基因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会影响生物的性状。答案:D 例2.某县在实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中,实现了工厂化育苗,提高工厂化育苗萌发率的关键是确定育苗所需的最适宜条件。为能找出某水稻优良品种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一般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40℃)和最低温度(10℃),然后在它们之间选择了7个温度点进行实验,取7个相同实验装置,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了7天后,种子的萌发率如下:温度(℃)10152025303540萌发率10%20%60%85%80%45%30%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该水稻种子的最适温度是      左右。(2)除了温度高低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再写出一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           (3)你认为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             提供的(填“胚乳”或“子叶”)。解析:本题是知识应用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是知识的迁移。植物种子在萌发时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比如温度、水分和空气的充足程度。题目一开始便设置了情景,告诉我们种子萌发需有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但是什么温度才是最适宜的呢?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可得出一组实验数据。再由数据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到第(1)题的答案;当然第(2)题也是常规知识填空,大家也能很快填出。第(3)题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你知道水稻、小麦等是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营养一般来自于胚乳,双子叶植物的营养一般来自于子叶),问题便可迎刃而解。\n答案:(1)25℃ (2)水分或氧气   (3)胚乳 【知识点5】人、健康与环境:(一)完善知识结构: (二)考点在胸: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人体保健▲1.人类的健康①知道健康的概念②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③描述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④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⑤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aacc▲2.人类常见疾病①描述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②列举常见的遗传病 aa<二>健康与环境▲1.传染病①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③描述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aaa▲2.防毒与急救①知道环境毒物与防毒的措施②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aa\n<三>人类与生态环境▲1.人口问题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b▲2.生态平衡解释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b▲3.保护生物多样性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典型例题】例1.当前,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1)有一课外研究小组对成年男性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食物类型热量值(kJ)快餐汉堡包2525油炸小食品889软饮料656合计4070(2)我国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不能超过50mL。因为过量的酒精会影响人的           系统,使驾驶员的判断能力下降而易发生交通事故。(3)均衡膳食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吃“洋快餐”,导致摄入热量过剩而影响健康。一位男生每日摄入热量的合理值约为11700kJ。假如一位男生一天吃了三份如右上表所示的快餐,则他要步行        km才能消耗完所摄入的多余热量。(一般一个人每行走1km消耗170kJ的热量)解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的基本保证。但是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不良饮食习惯随处可见,并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第(1)小题中调查表反映的是不同吸烟水平(不吸烟、轻度吸烟、重度吸烟)群体中嗅觉的状态(正常、减退、丧失),很明显这是研究吸烟对人体嗅觉的影响;第(2)小题,我国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不能超过50mL。因为酒精对人体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会使小脑机能减退或麻痹,使人的精细运动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受损。第(3)小题是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说明不良饮食所带来的问题。先算出多余的热量=4070kJ/份×3份-11700kJ=510kJ,而一般一个人每行走1km消耗170kJ的热量,所以510kJ/170kJ/km=3km。答案:(1)吸烟对人体嗅觉的影响   (2)神经    (3)3 例2.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并不像第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解析:人的特异性免疫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对付侵入人体体液中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抗体这种免疫球蛋白来完成。而抗体又是由病原体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的。B淋巴细胞还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对第二次侵入人体的相同病原体发起免疫攻击,反应的速度和产生抗体的量相对来说都比第一次的要迅速得多。从而快速消灭病原体,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答案:B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使人体免受病患。 四、应考锦囊   生命科学是构成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点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延续,所以对人类自身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考查热点,它可以以任意一种题型出现在中考题中,并且每年都会有新题出现,不大会出现重复的老题。所以要求同学们在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要适当地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生物学事件,比如甲流、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总之,扎实的基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悍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做好生物题的先决条件。 五、本讲小结1、明确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2、明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与功能。3、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4、理解人、健康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六、超前思维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中考专题——常见的物质(一)复习要点:1、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理解水的组成及其重要性质?3、认识理解物质的密度和物态变化?4、理解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5、理解水污染的相关知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甲转变成视野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n2.原产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引入我市后,在我市部分地区开始迅速蔓延,它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其它植物的水分、养料和阳光。研究表明,在同一片生态林中,没有被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区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而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密集的区域,其它植物都消失了。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引起生态结构的改变B.对外来生物的引种,需结合本地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加以监控C.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系,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D.完全可以根据人为需要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生物的多样性3.松毛虫是森林的主要害虫,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林对松毛虫的抵抗能力远不如天然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天然林比人工林成分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B.松毛虫是分解者,分解了大量的马尾松林C.松毛虫是消费者,消费者不会危害生产者D.人工林的非生物因素不适宜马尾松的生长4.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不考虑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效.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光照排出的水滴效(个)红光26蓝光32黄光2绿光LA.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C.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D.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5.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                                   (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n6.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体重减轻是由于(   )A.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C.只有同化作用没有异化作用           D.只有异化作用没有同化作用7.小王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时腿部不慎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血管及控制血流的位置   (  )A.动脉 a处                                   B.动脉 b处C.静脉 a处                                   D.静脉 b处8.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由此判断小王可能患有(  )   A.贫血   B.炎症   C糖尿病   D.白血病9.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10.为了解a、b两根神经对兔的心率的影响,王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心率(次/分钟)正常时90仅阻断a神经180仅阻断b神经70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D.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11.“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中脑12.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②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被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这两个实验可证明   (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n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A和B13.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D.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14.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外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15.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A.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16.《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真大,他只要拔点毛吹口仙气,就能变成许多小孙悟空。孙悟空的这种分身术从生殖的角度看属于哪种生殖方式?     (   ) A.卵生       B.胎生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17.DDT是一种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曾被广泛使用。它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物危害极大,目前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南极大陆,科考队员在企鹅体内检测到了该农药。此现象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可控性18.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事例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A.食用残留农药的蔬菜引起中毒            B.食用含亚硝酸盐的腌制品引起中毒C.食用毒蘑菇引起中毒                          D.饮用超过保质期的牛奶引起中毒19.报载2003年5月广东已取得研制抗非典药品的成功:将非典病人的SARS病毒灭活(杀死)后注入马体内,使马体内产生SARS病毒的抗体。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SARS病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20.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不久央视连续报道,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这种采用人工的方法,通过接种疫苗使人类获得的免疫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人工免疫        C.自然免疫                                    D.以上都是 二、填空与探究题*1.读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n(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_    _,可能是柳树的体细胞的图是_______;(2)柳树的细胞呈立方体与细胞结构中的   __有关;(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的      中;(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_中。*2.久旱逢雨的大树,枝叶会逐渐舒展硬挺,青翠欲滴。此时的植物细胞所处状态,符合图       (填字母)。用糖拌西红柿作凉菜时,会逐渐渗出大量带甜味的汤汁。此时的西红柿果肉细胞所处状态,符合图       。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是:当周围无机盐水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反之,细胞就失水。*3.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步骤项  目试  管甲乙1注入1%的淀粉溶液4毫升4亳升2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2毫升2毫升3放置在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37℃60℃4滴加碘液2滴2滴(1)碘液滴入后可观察到         (选填“甲”或“乙”)试管内的试剂变蓝色。(2)本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             影响。(3)本实验            (选填“有”或“没有”)对照组。*4.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   (2)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瓶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n 5.现代克隆技术是用动物的体细胞来培育动物新个体,下图为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试回答:(1)多莉的基本特征是由       决定的,它的大多数特征更接近于        绵羊(选填“甲”或“乙”)。(2)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例如:为人体器官移植开辟新的器官来源,并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排异反应。这里所说的排异反应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6.1996年夏天,日本爆发了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所造成的传染病,造成多人死亡。据查这是由于日本人喜欢生食蔬菜所致。在生食了一种不清洁的萝卜苗后,造成腹泻,甚至肾功能衰竭而死。请分析:(1)这是一种       传染病。(2)生食蔬菜往往是传播传染病的           。7.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颁发给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沃伦获奖后说:“当时的医学教科书认为,由于胃酸的存在,在胃内不可能有什么东西生长,因此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这些疾病与细菌感染有关。”为了验证他们提出的细菌致病理论,马歇尔曾服用了一杯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液体,一周后,他患了严重胃病,经检查证明他已被这种细菌感染。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胃炎、胃溃疡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1)胃壁分泌的胃酸除了激活和维持胃蛋白酶的活性外,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一些病菌。胃酸的这一作用属于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用唾液淀粉酶探索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若换成胃蛋白酶,曲线在水平位置上将会如何移动?           (填“向左”或“向右”)。  【试题答案】一、1、C        2、D        3、A        4、B        5、C 6、A                     7、B                 8、A                9、D                 10、D 11、A                   12、D               13、B                14、C 15、C解析:决定生物性状的是染色体上的基因。16、D                   17、B                18、D               19、A                20、B 二、1、(1)乙  甲  (2)细胞壁  (3)细胞质基质  (4)细胞核2、B  A   小于     \n3、(1)乙 (2)温度 (3)有4、(1)吸收O2(氧气)的速率 (2)左高右低  (3)对照5、(1)基因   甲  (2)特异性6、(1)消化道  (2)传播途径7、(1)非特异性免疫  (2)向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