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7-14 发布

高考综合复习:高考阅读理解应试指导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总复习:阅读理解应试指导(一)                 审稿:张敏  责编:陈玉莲考试要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阅读部分的要求是: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根据上述要求,高考题阅读理解部分往往以如下几种方式对应考查:  第一,事实细节题。此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提供的直接信息选择正确答案,考生一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明确的答案,难度较小,属于浅层理解题。但是做题时需要十分仔细,能迅速从文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并做出选择。  第二,主旨大意题。此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后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抓住文章开头的主题句或文章最后的结论,从而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和中心思想。  第三,推理判断题。此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全文所提供的事实及自己的一些常识为依据,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测,判断作者的意图、人物的动机、目的,以及性格特征、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  第四,猜测词义题。此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根据已知的信息或常识来推测尚不熟悉的词句的语义。  事实上,不少题目往往是跨类型的,做这样的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已。知识总结:如何找读具体信息  找读(scanning)又叫寻读,就是从大量的资料中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某一特定信息,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比如在电话簿中寻找某个朋友的电话号码,在机场寻找某个航班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献中查找某一数字,在词典里查找某个单词等等。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资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找读和略读一样,都是快速阅读的技巧,但它们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略读时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找读则是在读者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略读的目的是把握文章的大意,而找读的目的是寻找某一特定的事实或信息;略读只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不需要深入理解,而找读既要保证阅读的速度,又要做到准确无误。  为了同时保证速度和准确性,找读时必须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也就是说,在开始找读之前,我们心中已非常明确要寻找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我们再运用各种技巧,到文章中迅速定位,找到相关的信息。  作为一种快速查找信息的阅读技巧,找读在考试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大部分考查事实和细节的阅读理解题都可以通过找读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应用文体裁的文章,由于信息量大,并且经常包含很多与做题无关的信息,更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和利用找读技巧,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谈谈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如何利用找读技巧。1.先读题目后读文章\n  做阅读理解题时,先读文章还是先看试题应视个人习惯和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要看文章是什么体裁,文章后面是什么类型的问题等。但是对于应用文、说明文等体裁的文章,我们通常先读题目,弄清题目中要求我们理解什么,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2.充分利用问题中的关键词  问题中的关键词是指能反映问题的中心信息或能体现问题最大特征的词。我们来看下列高考真题:  57.Diabeitcrockstar.comwascreatedfor_________.(2010山东卷A篇)  A.diabeticstocommunicate      B.volunteerstofindjobs  C.childrentoamusethemselves    D.rockstarstoshareresources.  通过读题干可知,第57题问的是Diabeitcrockstar.com网站是为什么人设立的,定位的关键词就是“createdfor”。  69.RaeArmantrout’scolleaguesthinkthatshe____________.(2010山东卷C篇)  A.shouldwritemore     B.hasasweetvoice  C.deservestheprize    D.isastrangeprofessor  根据题干可知,第69题问的是RaeArmantrout的同事对她的看法,关键词是“...colleaguesthink...”。  64.WhatdidSarathinkofBettywhentalkingwithher?(2010北京卷C篇)  A.Bettywastalkative.  B.Bettywasaninterrupter.  C.Bettydidnottakeherturn.  D.BettypaidnoattentiontoSara.  65.Accordingtothepassage,whoarelikelytoexpecttheshortestpausesbetweenturns?(2010北京卷C篇)  A.Americans.   B.Israelis.   C.TheBritish.   D.TheFinns.  根据题干,第64题的关键信息是“thinkofBetty...talking...”;第65题的关键信息是“shortestpausesbetweenturns”。  也有不少需要查找具体信息的题,题干的问题比较笼统,需要从各个选项中分别定位关键的信息词。例如:  56.WhichofthefollowingistrueofChristopherThomas?(2010山东卷阅读理解A篇)  A.Heneedstogotothedoctoreveryday.  B.Hestudiestheleadingcauseofdiabetes  C.Hehasapositiveattitudetothisdisease.  D.Heencouragesdiabeticsbywritingarticles.  除了上述关键词之外,问题中的疑问词通常也是该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它们预判回答问题时可能用到的词的类型。比如回答Who引导的问题时,应当是某个人名;回答Where引导的问题时,应当是某个地名;回答Howmany引导的问题时,应当是个数字等等。3.以“找”为主,以“读”为辅\n  确定好关键词后,我们就可以运用上面谈到的找读技巧,到文章中查找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和线索。查找时应当注意,我们主要是“找”而不是“读”,也就是说,我们要心中牢记关键词,视线以扫描的方式在文字上迅速掠过。另外,要注意“找到”的关键是和题干中定位的关键词是同义词、近义词,甚至是反义词,不能奢望“一字不差”。当发现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后,就要集中精力,仔细分析该部分内容和问题的选项,找到最佳答案。  现在读一读2010全国卷Ⅰ阅读理解A篇的内容,体会一下找读技巧的作用吧。  Shakespeare'sBirthplaceandExhibitionofShakespeare'sWorld  OPENINGTIMES:20Marto19OctMontoSat:9:00amto5:00pmSun:9:30amto5:00pm20Octto19MarMontoSat:9:30amto4:00pmSun:10:00amto4:00pm  Welcometotheworld-famoushousewhereWilliamShakespearewasbornin1564andwherehegrewup.Theproperty(房产)remainedintheownershipofShakespeare’sfamilyuntil1806.TheHousehaswelcomedvisitorstravelingfromallovertheword,forover250years.  ◆EntertrhoughtheVisitors’Centreandseethehighly-praisedexhibitionShakespeare’sWorld,alivelyandfullintroductiontothelifeandworkofShakespeare.  ◆Standintherooms—whereShakespearegrewup.  ◆DiscoverexamplesoffurnitureandneedleworkfromShakespeare’speriod.  ◆Enjoythetraditional(传统的)Englishgarden,plantedwithtreesandflowersmentionedinthepoet’sworks.  TheBirthplaceiswithineasywalkingdistanceofallthecarparksshownonthemap;nearestisWindsorStreet(3minutes’walk).  TheHousemaypresentdifficultiesbuttheVisitors’Centre,itsexhibition,andthegardenareaccessible(可进入的)towheelchairuser.  TheShakespeareCoffeeHouse(oppositetheBirthplace).ADMISSION:Adult£4.90Child£2.20Family£12.0(2adults+upto3children)  56.Howmuchistheadmissionforafamilyoftwogrown-upsandtwochildren?  A.$9.80   B.$12.00   C.$14.20   D.$16.40  57.WhereisthenearestparkingplacetoShakespeare’sBirthplace?  A.Behindtheexhibitionhall.  B.OppositetheVisitors’Centre.  C.AtWindsorstreet.  D.NeartheCoffeeHouse.  58.Awheelchairusermayneedhelptoenter.\n  A.theHouse         B.thegarden  C.theVisitor’sCentre   D.theexhibitionhall把握主旨大意  阅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读懂文章中的句子,但对文章整体上要表达什么意思却不甚明确,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训练才能获得这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呢?下面我们就从段落和文章两个层面来探讨一下相关的技巧和方法。一、把握段落的主题  (一)寻找主题句  抓住段落主题的捷径之一是在段落中寻找主题句。所谓主题句,是指能表达或概括段落主题或主要内容的句子,它通常是一个简洁、完整、具有概括性的句子,较多出现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段落中的其他句子则围绕着主题句进行说明、解释或扩展。抓住了主题句,就等于抓住了段落的中心。  从理论上讲,主题句可以出现在段落的任何位置,比如有时主题句位于段落的末尾,有时作者会在段落的开头做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为主题句的出现作铺垫。但是,大多数的主题句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  快速阅读下面的段落,找出各段的主题句,然后仔细领会该段中其他的句子是如何支持主题句的。  1.Anyownerwilltellyouhowmuchjoyapetbrings.Forsome,ananimalprovidesmorecomfortthanahusband/wife.A2002studybyKarenAllenofth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measuredstress(紧张)levelsandbloodpressureinpeople-halfofthempetowners–whiletheyperformed5minutesofmentalarithmetic(算术)orheldahandinicewater.Subjectscompletedthetasksalone,withahusband/wife,aclosefriendorwithapet.Peoplewithpetsdiditbest.Thosetestedwiththeiranimalfriendshadsmallerchangeinbloodpressureandreturnedmostquicklytobaselineheartrates.Withpetsintheroom,peoplealsomadefewermathmistakesthanwhendoinginfrontofothercompanions.Itseemspeoplefeelmorereleased(放松)around  Pets,saysAllen,whothinksitmaybebecausepetsdon’tjudge.(2010全国卷Ⅰ阅读理解D篇)  2.Conversationisaturn-takinggame.Whenourhabitsaresimilar,there'snoproblem.Butifourhabitsaredifferent,youmaystarttotalkbeforeI'mfinishedorfailtotakeyourturnwhenI'mfinished.That'swhatwashappeningwithBettyandSara.(2010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  3.Toomuchpackagingisdoingseriousdamagetotheenvironment.TheUK,forexample,isrunningoutofitforcarryingthisunnecessarywaste.Ifsuchpackagingisburnt,itgivesoffgreenhousegaseswhichgoontocausethegreenhouseeffect.Recyclinghelps,buttheprocessitselfusesenergy.Thesolutionisnottoproducesuchitemsinthefirstplace.Foodwasteisaseriousproblem,too.Toomanysupermarketsencouragecustomerstobuymorethantheyneed.However,afewofthemarecomingroundtotheideathatthiscannotcontinue,encouragingcustomerstoreusetheirplasticbags,forexample.(2010山东卷阅读理解B篇)  参考答案:\n  1.Anyownerwilltellyouhowmuchjoyapetbrings.  2.Conversationisaturn-takinggame.  3.Toomuchpackagingisdoingseriousdamagetotheenvironment.  (二)捕捉关键词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并不总是通过使用主题句的方式把段落主题呈现给读者,有时候作者会把主题隐含在段落的字里行间,需要读者在阅读时自己去总结。这时我们通常通过捕捉关键词来理解和归纳段落的大意。  所谓关键词,是指对理解和归纳段落大意起决定作用的词和词组。关键词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为主,通常会多次出现在段落当中。例如:  Somebooksaretobetasted,otherstobeswallowed,andsomefewaretobechewed(咀嚼)anddigested;thatis,somebooksaretobereadonlyinparts;otherstoberead,butnotcuriously;andsomefewtobereadwholly,andwithdiligence(勤奋)andattention.(Ofstudies—byFrancisBacon)  在本段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下列关键词组:Somebooks—tasted,others—swallowed,somefew—chewedanddigested.通过理解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可以归纳出这个段落的大意:Booksaretobereadindifferentways二、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和段落虽然在长度上有明显不同,但在结构上却非常相似。一般说来,段落首先由一个主题句引出,接着是一系列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的支持句,最后是结尾句。同样,文章通常是由引言段、主体段和结尾段三部分组成。引言段揭示主题,主体段对主题分点阐述,结尾段则对全文归纳总结。因此,上期谈到的把握段落主题的技巧和方法,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很有借鉴意义。  (一)研读文章的标题  和把握段落的主题一样,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研读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高度的凝练和概括,理解了标题,就向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迈出了重要一步。有些文章除了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更为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提供了便利。例如:  主标题:TheCostofHigherEducation(2010北京卷D篇)  很显然,这是一篇介绍高等教育的代价问题的文章。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  如上所述,标题是文章的精髓,是文章主旨的抽象概括。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时我们仅靠研读标题还无法弄清文章的大意。因此,为了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在仔细领会文章标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全文的高度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段落之间的修辞手段或逻辑关系。  正像段落经常有主题句一样,一篇文章也会有一个主题段落。在这个段落里,作者会通过一个或几个能概括文章核心内容的句子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主题句和主题段落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主题句可以出现在一段话中的任何位置,而主题段落的位置则比较固定,它通常出现在一篇文章的开始,也就是文章的首段(或者前两三段中的某段)中,这对新闻报刊类文章来说尤其如此。了解了这个结构特点,我们就经常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首段,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来看下面的例子:文章的标题是Openingact,单看这个标题,我们还无法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读过首段之后,我们知道作者简要描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在随后的文章中又有如下小标题:TheOpening;Scroll;Writing;TheSilkRoad,读完这些内\n容,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介绍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  另外,无论是把握段落的主题还是把握整篇文章的主题,我们都采用略读(Skimming)的方式。所谓略读,就是有选择地快速阅读。略读时,我们只看文章的标题和小标题,以及每个部分或者段落的第一行,并且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略读的目的就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下面这篇文章只给出了标题、首段和后面各段的首句,它较好地再现了略读时的真实情景。快速浏览一下,看看我们能对文章的大意和具体内容了解多少。  Trainsontracktowardthefuture  Moreoftenthannot,atraditional(传统的)trainrideremindsusofaboringperiodoftimespentinacrowdedcabin(车厢).ButifyouhavethechancetotaketheBeijing-Tianjinbullettrain,youwillknowanewera(时代)ofridingatrainhasarrived.  Theinter-citypassengertrain’shighestspeedis350kmperhour,whichissaidtobethefastestintheworld...............................  Butspeedisnottheonlyamazingfact...............................  Andothercountriesareupdatingtheirtrains..........................  Someofitstrainshavebeenequipped(装备)withWiFiInternetservices........  (P4,Issue332,Senior1edition)  今后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应特别注意阅读标题、首段、插图等,以便首先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这不但能帮助我们确定是否有兴趣进一步阅读该文章,而且还能帮助理解文章的走向,确定阅读的“调子”,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文章,这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非常有效。推理判断  在上面的内容里,我们学习了如何理解句子的多重意义,以便从文字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而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并不会把所有要表达的思想都直接明了地见诸笔端。事实上,不留给读者任何思考空间的文章既是索然无味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积极的读者不仅要理解作者已阐述的内容,而且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逻辑发展、上下文的连贯以及有关的暗示,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所暗含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高水平的读者,必然具备良好的推理判断能力。  所谓推理判断,就是读者在收集、整理文章已阐明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手段,得出作者没有表述出来的内容、观点、态度、结论等。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Titsarecleverandskillful.Theyhaveanimpressiveabilitytosolveproblemsandsettleunusualsituations.Ifagreattit,largestofthefamily,wantstogetanuthangingfromastring,itwillpullupthestringwithitsbeak(喙),andholditdownwithonefootuntilthenutisreached.  Buttheliveliness,whichmakestitsfuntowatch,alsomakesthematroubleattimes.Greattitsandbluetitsoftentakepartinmilkstealing.Peoplefindtheycanpeck(啄)throughthetopsofmilkbottlestogetatthecream.Someyearsago57outof300bottlesleftataschoolinMerstham,SurreyintheUKwereopenedinasinglemorning.  However,althoughtheycauseproblems,theyhaveagreatvaluetothegardenerYoungtitsarebroughtuplargelyonadietofthecaterpillars(幼虫)ofmoths(飞蛾),especiallythewintermoth.Ithasbeenestimated(估计)thatinthreeweekstitscandestroy7,0008,000mothsandotherinsects.Sowisegardenersputupnest-boxes.\n  现在请你思考下列问题:  一、假设你不知道“tit”为何物,那么文章中有哪些信息能帮助推测它的词义呢?读者具备什么背景知识吗?  二、在第一段划线的句子中,你能看出作者假定读者具备什么背景知识吗?  三、在第三段中,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推理,才能透彻理解有关山雀偷牛奶的描述呢?  四、在第三段中,请你列出得出如下结论的推理过程:Sowisegardenersputupnest-boxes.  问题一:“beak”一词说明“tit”是一种鸟。第二段中的“peck”几乎总是用来描写鸟类动物。而第三段中的“nest”也和鸟类密切相关。  问题二:读者或许对下列问题迷惑不解:为什么山雀想要吃的干果挂在细绳上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读者必须具备这样的背景知识:在很多地方,人们经常把食物挂在屋子外面吸引小鸟。在这一点上,作者是假定读者具备这方面的背景知识。  问题三:要透彻理解关于山雀偷牛奶的描述,具备下列背景知识是很必要的:英国有瓶装牛奶供应。由于常识告诉我们小鸟对玻璃瓶无计可施,因此可以推断“tops”在这里是瓶盖,并且瓶盖是可以打开或啄透的。但是为什么学校里有多达300瓶的牛奶呢?要理解这一点,就要进行下列逻辑推理:牛奶有营养;因此这些瓶装牛奶或许是给学生增加营养的。另外,牛奶为什么被放在教室外面呢?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推理:人们每天将牛奶送到学校,放在教室外面等待分发。  问题四:在本段中,作者首先说明山雀对园丁很有价值。这时,有经验的读者即使不知道飞蛾的幼虫会对植物造成破坏,也能推断出这一点。因为从第一句话往后,读者已经开始寻找山雀对园丁有价值的论据了。作者的逻辑推理过程大致如下:  1.Gardenersgrowplantsandwanttoprotectthem.  2.Mothsdestroyplants.  3.Thereforemothsareenemiestogardeners.  4.Titsfeedtheiryoungonmothsingreatquantities.  5.Thereforetitsdestroymothsingreatquantities.  6.Thereforetitsaregoodfriendstogardeners.  7.Thereforeitiswisetoencouragetitstonestinthegarden.  8.Nest-boxesareintendedtoencouragetitstonest.  9.Thereforewisegardenersputupnest-boxes.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为了保证逻辑推理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常识、背景知识和推理判断等知识和技能,从文章中找到具备推理空间的段落或句子,充分调动生活常识和背景知识,一步步展示推理过程,这是提高推理判断能力很好的训练方式。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便完整透彻地理解文章。猜测词义  许多同学反映,制约他们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词汇。由于词汇量不够,导致理解困难,速度缓慢,最终失去阅读的兴趣。诚然,阅读的确需要以认识一定数量的词汇为前提,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远远不像上面描述的那样简单。例如,绝大多数英语单词都有多种含义,即使我们认识某个单词,阅读时还要将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在上下文中理解词义的能力。另外,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便认识文章中所有的词汇,也不一定能够保证阅读顺利进行。  事实上,导致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阅读的目的是否明确,阅读的方法是否得当,相关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技能是否具备等等,而不见得主要是词汇问\n题。况且对于阅读中遇到的大部分生词,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线索去猜测它们的含义。结构线索  运用结构线索猜测词义是解读生词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它包括分析单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运用构词法两个方面。  (一)单词的句法功能  通过观察生词在句中的位置,我们至少能够判断它的词性,从而明确要寻找的是哪种含义,这是向理解生词迈出的重要一步。例如:Thehaughtymiseragreed.  为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从分析生词的句法作用入手:  1.冠词The和动词agreed提示我们,haughty和miser之中必定有一个名词;  2.haughty看上去像是一个形容词,因为-y是常见的构成形容词的后缀。如果是这样的话,miser就是   名词;  3.如果haughty是名词,miser也应该是名词,这是因为:①miser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要么是名词,要   么是副词;②miser不大可能是副词,因为在这个位置上的副词要么以-ly结尾,要么是为数极少的   常见副词,如soon,then等。  然而我们对miser的了解还不止于此,我们可能会用man,people等词来替代miser,而不会用诸如wall,tree这样的词,这是因为wall,tree等几乎不可能和agreed搭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haughty可能的含义会因miser意义范围的缩小而变得更加有限。  分析句法作用的过程有时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幸运的是,这种分析通常都不太困难。虽然它还不能保证我们确定生词的具体含义,但是已经大大缩小了生词意义的范围。  (二)构词法  英语单词的字母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许多单词是通过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单词的组合演变而成。词根为单词提供一个基本意义,而前缀、后缀等则对词义加以修饰或改变。因此,掌握单词的结构规律,不仅有利于单词的记忆,而且对猜测词义有很大帮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词缀。  1.有些前缀和后缀可以改变词根的词性,例如:  ①-ly可加在大多数形容词之后构成副词,如:quick→quickly;easy→easily;actual→actually;   main→mainly等。  ②en-;-ize和-ify可以加在许多名词和形容词之上构成动词,如:able→enable;    courage→encourage;real→realize;American→Americanize;modem→modernize;    hospital→hospitalize;pure→purify;beauty→beautify;simple→simplify:   identity→identify等。  ③-ment和-ation可以加在许多动词之后构成名词,如:develop→development;pay→payment;   move→movement;govern→government;admire→admiration;examine→examination;   explain→explanation;pronounce→pronunciation等。  ④-ty,-ity和-ness可以加在许多形容词之后构成名词,如:cruel→cruelty;   certain→certainty;stupid→stupidity;major→majority;kind→kindness;   happy→happiness等。  ⑤-able可以加在许多动词之后构成形容词,如:wash→washable;enjoy→enjoyable;\n   love→lovable;change→changeable等。  ⑥-al,-y,-ic,-ical,-ful可以加在许多名词之后构成形容词,如:convention→conventional;   face→facial;guilt→guilty;hunger→hungry;poet→poetic;fantasy→fantastic;   commerce→commercial;chemistry→chemical;help→helpful;doubt→doubtful等。  2.有些词缀,如un-,in-,im-,il-,ir-,non-,dis-,de-等,可以加在许多词之前改变词根的词义,构成反义词,例如:important→unimportant;fortunate→unfortunate;dependent→independent;attention→inattention;possible→impossible;moral→immoral;legal→illegal;logical→illogical;regular→irregular;relevant→irrelevant;fiction→nonfiction;stop→nonstop;appear→disappear;cover→discover;value→devalue;increase→decrease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构成的词并不总是恰好反义的,有可能只是含义稍稍不同。  3.有些词缀,如-er,-or,-less等,既可以改变词根的词性,也可以改变词根的词义,例如:drive→driver;open→opener;visit→visitor;advise→advisor;cave→careless;pain→painless等。  另外,英语中还有数量可观的合成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单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例如:software,playground,secondhand,homework等。只要掌握了组成合成词的各个单词的意思,也就自然能够猜测出合成词的意思。  总之,在平时的词汇学习中,我们应注意观察、总结和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以便阅读中碰到生词的时候,可以借助词根、词缀以及单词组合的规律,猜测生词的含义。上下文线索  猜测词义的另一类重要线索来自于上下文。上下文指的是生词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包含生词的句子或段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通过分析生词和它周围单词的关系猜测生词的含义。那么上下文通常会以什么方式提供猜词线索呢?  (一)定义和解释  作者在文章中有时会对某一名词下定义或做出解释,说明该名词是什么,或是关于什么的。通过这种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名词的具体意义,例如:  ①Jackisnowaflorist,whokeepsashopforsellingflowersinourdistrict.   “florist”的意思就是其后定语从句whokeepsashopforsellingflowers所描述的“拥有一   家专门卖花的商店的人”,即“花店主”。  ②Anotherhabitwhichcanslowyourreadingiscalled“subvocalization”.Inthiscase   yourlipsdonotmove,butyoustill“hear”eachwordinyourheadasyouread   silently.  很显然,subvocalization后面的句子是对该词的解释,由此可以推断出subvocalization是“默读”的意思。  认真理解这种定义和解释,比查阅词典更能确切地掌握某一生词或词组的准确含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线索在很多情况下被忽略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作者下定义或作解释的一般方法:  ◆运用tobe(是),mean(意指),referto(指),bedefinedas(被定义为),beknownas(被称为),becalled(被称为)等词或词组,如:Thegrandslam,asyouknow,referstoasituation\ninwhichyouwinallofasetofimportantcompetitionsinaparticularsportinthesameyear.  ◆运用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如:Heendeduptobeananthropologist,apersonwhostudieshumankind.  ◆运用破折号、括号等标点符号,如:Timwasecstatic—thatis,hewaswildlyhappy—whenhereceivedtheinvitation.  (二)列举和例证  作者有时会使用举例的方法澄清不熟悉的单词的含义,这些例子经常能帮助我们猜测生词,例如:  ①YOUcanborrowtheseperiodicalsfromthelibrary,suchasNature,NewSociety,News   Weekly,Readers’Digest,People,andsoon.  ②The“terribletwos”aresocalledbecausechildrenatthatageareoftenintractable;   forexample,theyhaveawilloftheirownandmayrefusetoobey.  (三)同义和近义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避免重复,经常会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有时则将两个或多个同义词放在一起以示强调。只要我们认识这组词中的一个,就能推测出该组词中生词的大致含义,例如:  ①Ifyouhappenedtobesittinginthewoodsoutsidethecity,youmighthavewitnessed   astrangesight.Yonwouldhaveseenaveryproudlookingmanridingalonghorseback,   sayingsomething。  ②Motherwastall,fatandmiddle-aged.Theprincipaloftheschoolwasanolderwoman,   almostasplumpasmother,andmuchshorter.  (四)比较和对照  有时候生词所在的上下文中包含与该生词形成比较和对照的词汇、描述等线索。这种比较和对照能够衬托出生词的含义,或者暗示我们需要猜测的生词不会是某种含义,例如:  ①Hishappinessquicklyvanishedlikethemorningdew.  ②Shewantedtogivemetheimpressionofbeingerudite,butinsteadshegavemethe   impressionthatsheknewnothing.  正像我们在例句中看到的,作者通常会用一些信号词来表明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形成对比关系或互为反义,这无疑为理解和猜测生词词义提供了非常好的线索。常用来表示对照关系或提供相反信息的信号词有:but,yet,however,while,whereas,otherwise,inspiteof,despite,eventhough,although,though,unlike,instead(of),ontheotherhand,still,bycontrast,onthecontrary等。  (五)原因和结果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作者在叙述原因的过程中,必然会把单词或句子置于一种因果关系的逻辑之中,因此只要我们弄清生词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有可能推断出生词的词义,例如:  ①Youshouldn’thavecriticizedhimforthat,foritwasn’thisfaultatall.  ②SinceIcouldnotaffordtobuytheoriginalpainting,Iboughtareplica.  另外,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一般常识在猜测词义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  ①AllthehousesinBeichuanCountycollapsedduringthebigearthquake.\n  ②WhenIpassedthroughtheoldgate,whichwasverylow,Ihitmyheadonthelintel.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通过结构线索还是通过上下文线索推测出的词义,都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完全确定生词的意思。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这些生词了解到这个程度就足够了。另外,阅读中并不是每遇到一个生词都去查阅辞典,那样做不仅会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而且会挫伤阅读的积极性。究竟何时查阅词典,取决于阅读的目的,取决于生词在文章中的重要程度。易错点点拨:  1.做阅读时指读、默读,这样严重耽误宝贵的考场时间;阅读文章时逐字逐句,力争读懂每一句话,甚至忍不住要分析句子成分。就高考文章而言,要在7分钟内把文章读得清楚明白,还要把题作对,基本是一个不可能任务。而且出题人也根本没指望一个中学生能把高考阅读文章读得通通透透。高考阅读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另一方面是把握文章的某些细节。我们把阅读的重点转移到文章结构之后,建立起正确的时间分配方法就不是难事了,那就是读文章3分钟,做题4分钟。其实熟悉了把握结构这种读文章的方式之后,3分钟足够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了。  2.读文章时断章取义。就是同学对文章缺乏大局观,仅仅根据本段来理解本段,而忘记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3.深究生词和难句。高考考纲规定高考阅读中超纲词可占3%-5%,同学们背纲内词也会有盲点,在加上英语当中有很多抽象的词汇不好理解,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不理解的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词不影响我们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细节题也没有考到,这样的词可以勇敢的跳过,在考场上没必要花时间去仔细琢磨。句子也是一样,我们关注的只是跟主旨相关的,以及后面题目考到的那些句子。高考英语阅读有个特点,越是文字难度大的文章,后面的题就越好做,往往通过定位,稍微把握一下句子的意思就可以把题选对,甚至选项直接照搬原文细节;而在文字难度相对小的文章,正确答案一般都得对原文细节进行改写,这样就在考你是否对该细节有较深入的理解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