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2-07-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培训中心新课标高考零距离正确的是()考点内容要求题型一、常见的三种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I选择、计算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I二、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和标量I选择、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II三、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n选择、计算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填空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填空一、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王老师预测:2017考查概率:100%]命题特点:通常受力分析的整体法与隔离法、摩擦力与弹力的特点等相结合,考查力的正交分解和整体法,难度相对较低,考查方式更趋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M)gC.当F>“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7.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细致具体。2017年高考关注力的三角形定则。王老师建议:考生要按重基础,轻偏怪;重思维,轻蛮算。热点词:系统、角度、弹簧、斜面、球面、连接体,摩擦力畔更互密■高考期碍现1.匚云忑甬聶乙门屆另m的物体用轻绳M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04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也的重物,另一端与另一轻质细绳相连于c点,ac=g,Q点悬挂质量为他的重物,平衡时比正好水平,此时质量为加的重物上表面正好与红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到方点的距离为7,到a点的距离为扌厶则两重物的质暈的比值律为(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C.F逐渐变小,D.F逐渐变小,厂逐渐变大卩逐渐变小T逐渐变人T逐渐变小B白2•—轻绳一端系在竖直墙M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4用一轻质光滑圆环O穿过轻绳,并用力F拉住轻环上一点,如图所示,现使物体A从图屮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力F、绳屮张力斤和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变化情况是()A.F保持不变,B.F逐渐增大,C.F逐渐减小,D.F保持不变,斤逐渐增大,夹角/逐渐减小斤保持不变,夹角疗逐渐增大斤保持不变,夹角&逐渐减小斤逐渐减小,夹角&逐渐增大3.(多选)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1上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60。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0=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保持挡板不动,则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GB.若挡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R缓慢转动60。,则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厂、/〃c.若挡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缓慢xy转动60。,则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60冰"D.若保持挡板不动,使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可能为零4.(2016-全国乙卷T]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00'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Q,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而上的物块儿外力F向右上方拉4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方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00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g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而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0_»卫匕5.(多选)如图,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04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JV90。.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厂>90。,且保持结点0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O&的拉力增大B.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旳,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念。下列说法A.|B.2L□C*43°-58.如图所示,两球〃、〃用劲度系数为人的轻弹簧相连,球〃用长为Z的细绳悬于0点,球/!固定在0点正下方,且创Z间的距离恰为厶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凡现把A.创'可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心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用,则虫与尺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A.B.C.D.FAF2Fx=FiF&F?无法确定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王老师预测:2017考查概率:90%】命题特点:多以实际卫星为背景,通常涉及不同卫星或不同轨道之间的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分别从不同角度设问一一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轨道半径、轨道平面、能量等,定量计算为主,难度降低,覆盖面扩大。演变趋势:环绕模型一一变轨模型;圆轨道一一椭圆轨道;定性判断——定量计算2017年高考关注能量综合。9.2017年“网易直播”播出了在国际空间站观看地球的视频,让广大网友大饱眼福。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是一艘围绕地球运转的载人宇宙飞船,轨道近地点距离地球表面379.7km,远主要题型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卫星的圆周运动全国卷乙T17全国卷丙T14全国卷IT21全国卷IT19万有引力与重力全国卷IIT18全国卷T21卫星的发射与变轨全国卷IT20全国卷IIT20地点距离地球表面403.8km。运行轨道近似圆周。网络直播画血显示了国际空间站上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地球实吋画面。如果画面处于黑屏状态,那么说明国际空间站正处于栈晚,请问,大约最多经过多长时I'可后,国际空间站就会迎来日出(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x103km)A.24小时B.12小时C.1小时D.45分钟10.(多选)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Z间,且三者儿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中称为“行星冲日",假定有两个地外行星力和3,地球公转周期r0=l年,公转轨道半径为忖A行星公转周期Ta=2年力行星公转轨道半径rWr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星公转周期比B星公转周期小B.A星公转线速度比B星公转线速度大C.相邻两次/星冲口间隔比相邻两次B星冲口间隔时间长D.相邻两次/、B两星同时冲日时间间隔为2年11.据报道,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G倍,质量是地球的方倍.已知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3兀Tib3aGT23m*bGT2D.3iibaGT~12.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表而的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人的变化,怀疑地下有空腔区域.进一步探测发现在地面P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储藏有天然气,如图所示.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炉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卩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焰伙VI).已知引力常量为G,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n\nB.kgd2~GP(l")gdGp甲(l-k)gd2GpA.斜面ab的倾角0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物块的质量加D.斜面处的长度厶13.近几年来我国在深海与太空探测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2015年1月5tr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住西南印度洋“龙旅”热液区完成两次下潜科考任务,2016年8月16H1吋40分,我国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若地球半径为“蛟龙号”下潜深度为/量子卫星轨道距离地而高度为力,“蛟龙号”所在处与“量子卫星"所处的加速度之比为()(R-d)2(R+心(R-d)(R+h)2R-dB.R+hR214.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驾驶的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离地面39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实现了太空之吻。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I'可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对接后,组合体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能在天宫二号小自由飞翔,说明他们不受地球引力作用C.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组合体的动能可能会增加D.如不加干预,组合体的轨道高度将缓慢升高15.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八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为地球中心。关于AB两卫/星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同步卫星A的高度是B的2倍必等于2h:(R+疔\1gR2\*主要题型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牛顿运动定律理解全国卷T14图象问题全国卷IT20全国卷IT21全国卷IIT14连接体全国卷IIT20抛体运动全国卷甲T14全国卷IIT24滑块模型全国卷IIT25全国卷IIT25全国卷IT25机械能守恒定律全国卷丙T21全国卷IIT21功能关系全国卷甲T25全国卷IIT2019.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稈屮(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u和弹簧压缩量之间的甫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4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B的周期应为仏=2710.A、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0、B、A在同一直线上),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则至少经过时间2龙=D.A、B两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亦亦1gR2R+hA.小球刚接触弹簧吋速度最大B.当Ax=0.3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D.从接触弹簧到丿玉缩至最短的过程小,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20.研究表明:雨滴自高空由静止下落,雨滴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随其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假设每个雨滴可看成球形,每个雨滴的密度相同,雨滴下落过程川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滴的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兀尸其中k为比例常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3.4xlO'4N-s/m2.已知球的体积公式:1/=16.(卫星轨道)(多选)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而一定会重合17.(综合问题)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其表面上方高度为aR的位置,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金属小球,水平射程为bR,a、b均为数值极小的常数,则这个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tit3(厂为半径),g=10N/kg.每个雨滴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4,则这两个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为()A.1:8B.1:4C.1:2D.1:121.(多选)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力。木板B受到随时I'可/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3的加速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g取10m/s2,则()A.yfa4by[2a>faLD-矿王老师提醒大家:万有引力与航天每年必考,因为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2017年同学们应该重点关注:①宇宙速度②变轨③开普勒第三定律④同步卫星⑤双星、三星、四星⑥万有引力定律三、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王老师预测:2017考查概率:100%】命题特点:整体法隔离法,图象,复杂过程18.如图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比固定在水平面上./=0时,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底端a以初速度巾沿斜血〃向上运动,到达顶端b时速率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比下滑至底端c.若物块与斜面血、be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物块在两斜而上运动的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r则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A.滑块/的质量为4kgB.木板〃的质量为lkgC.当F=10N时木板B的加速度为4m/s2D.滑块力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2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屮心0点的水平线.己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巾,沿管道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刃,所需时间为M若该小球仍rflM点以初速率H)出发,而沿管道M0V运动,到N点的\n\n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2•则()C・卩]=卩2,勺2D.旳<“2,h<(2¥///////////,23.(多选)水平光滑直轨道〃与半径为7?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e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巾沿直轨道肪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半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最高点c•则()A.7?越大,巾越大B.7?越人,小球经过b点后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人C•加越大,旳越大D.加与R同时增大,初动能Eko增大24.(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加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加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杆上的4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正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2m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环从/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髙度为卑25.(2015-江苏卷T"(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加、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内恰好能冋到4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討彳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如v'—tnghD.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2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04水平、竖直,一个质量为加的小球自/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对轨道压力为竽•已知心27?,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尸到3的运动过程中()A.重力做功2加gR3B.合力做功一加gR4C.克服摩擦力做功^-mgRD.机械能减少2"呀/?四.电场与磁场【王老师预测:2017考查概率:100%]命题特点:场强的叠加,电荷的运动与电场的性质2017年关注电势,图象问题,带电粒子的运动。27.(2014噺课标II)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28.(2016-江苏)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而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力点沿不同路径移到3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29.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MC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均做负功且数值相同,Q点是/C的屮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题型2016年2015年2014年/场强与电势的关系全国卷丙T15全国卷I/T2】全鹃〜IIT19场强的叠加全国卷IT15全国卷IIT18电荷的运动与电场的性质全国卷乙T20全国卷甲T15全国卷IT15全国卷IIT24全国卷It25A.B点的电势等于D点的电势B./点的电势等于C点的电势\nA.电场的方向市力指向CD.电场的方向由B指向D23.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可看作质点的金属小球,小球/、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Q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B、C都带电荷量为0的正电荷,让小球D带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若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0与g的比值为()A1C迈A•亍B.3C.3Dp24.(2016全国卷I)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A.。点的电势比尸点高B.油滴在0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0点的电势能比它在尸点的大D.油滴在0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25.如图所示,已知°、b、u、〃为椭圆的四个顶点,+Q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固定的点电荷+0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电荷在G、C两点所受的电场力相同B.负电荷在。点和c点的电势能相等C.负电荷由〃运动到d的过程屮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D.负电荷由。经b运动到c的过程屮,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26.(2016天津)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5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小虚线位置,贝9()A.&增大,E增大B.&增大,®不变C.&减小,Ep增大D.犷减小,E不变27.(2012海南)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压、电场强度大小和极板所带的电荷分别用d、U、E和Q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U不变,将d变为原来的两倍,则E变为原来的一半\nB.保持E不变,将d变为原来的一半,则U变为原来的两倍C.保持d不变,将Q变为原来的两倍,则U变为原来的一半D.保持d不变,将Q变为原来的一半,则E变为原来的一半35.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为极板间距为乩带负电的微粒质量为“、带电量为q,从极板M的左边缘人处以初速度%水平射入,沿直线运动并从极板N的右边缘B处射出,贝9()A.B.C.D.微粒达到B点时动能为扌微粒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sin&两极板的电势差mgdqcos&微粒从A点到B点的过程电势能减少cos036.如图所示,质量为〃7、带电荷量为g的粒子,以初速度比从/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功=2巾,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力、B两点的电势差为()37.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血间的夹角为0.质量为〃八长为厶的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垂直ab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杆ah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时,金属杆血保持静止.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为A.竖直向上,///gtan()/(IL)B.平行导轨向上,/ngcos0/(IL)C.水平向右,加g/(/DD.水平向左,mg/(IL)38.(2016-全国丙卷TQ平面OM和平面ONZ间的夹角为30。,英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3,方向垂直于纸而向外.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加,电荷量为q(q>0)•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OM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成30。角.已知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上另一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粒子离开磁场的出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的距离为()39.(2015-全国卷IIT】9)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I和II,I中的磁感应强度是II屮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別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I中运动的电子相比,II中的电子()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I中的代倍B.加速度的大小是I中的E倍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I中的£倍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I中的相等40.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耳,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相同的带正电荷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P点射入磁场区域,速度方向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若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2,结果相应的弧K变为圆周K的£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则鲁等于()a|B.爭C普D.*41.(多选)如图所示,在0*、厅°、0内&范围内有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3.坐标原点O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加、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它们的速度方向均在xOy平而的第一彖限内.已知粒子在磁场屮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介于2°到3a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届xTA.最先从磁场上边界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一12B.最先从磁场上边界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小于匚12TC.最后从磁场中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一6D.最后从磁场屮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大于二641.(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间距为d,两极板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央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开关闭合时,小孔正上方d/3处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能到达下极板但没有与下极板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开关闭合,若将下极板上移2•Id/2,粒子将在距上级板d/3处返冋'」1B.保持开关闭合,若将下极板上移d/2,粒子将在距上级板d/5处返冋C断开开关,若将下极板上移d/5,粒子将能返回原处D断开开关,若将上极板上移d/5,粒子将能返回原处42.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表达式:B=绘,其屮m是该点到通电直导线的距离,/为电流强度,“°为比例系数(单位为N/A2)o试推断,一个半径为的圆环,当通过的电流为/时,其轴线上距圆心O点为厂。处的磁感应强度应为(A宀D卩点1A・2(/?2+r02)3/22C/?2+r02)3/2厂、“(«//aflc・2(FW)3/23/2D・2S+®2)眺43.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石、刃、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JCf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C.将一正试探电荷从A1点沿直线移到刃,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若屮点的电势为A点的电势为0A,则M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0D一定小于必+%244.(多选)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血向外的匀强TT磁场(图中未I田ill!),AB边长度为cbZC=—,现垂直AB边射入6一群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度大小均为v的带正电粒子,已知垂直A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屮运动的时间为如运动时I'可最长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5切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在磁场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SB.C.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Tim2"。\n\nA.B・C.D.•OXXbD.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如。7/。45.(多选)如图,边长为2cm的正六边形,O点为中心。一匀强电场平行于六边形平而。现有一电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力移动到B点,电势能增加6cV;把电子从C移动到D点,电势能减小3eV0取0点电势处=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匀强电场方向由/指向E电场强度的大小300V/m卩£=6V电子从F点移到E点电势能增加3eV46.(多选)如图,一带电小球悬挂在平行板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电容器充电后,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电键S闭合,使两极板稍靠近一些,a将增大B.保持电键S闭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a将不变C.断开电键S,使两极板稍靠近一些,a将减小D.断开电键S,若将细线烧断,小球将做曲线运动47.如图,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小,电荷量为Q的液滴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斤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场强度为龙磁感应强度为必则油滴的质量和坏绕速度分别为BqREB*~BD.逬豎gE48.(多选)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下图所示,ab.cd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的中垂线,0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0分别为cd、曰方上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两点的电势关系为e卩=e°A.P、0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qa=3m/s2(l分)f=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