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7-14 发布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一)一.《满井游记》相关练习题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答: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答: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答: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答:.“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答: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答: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二.《口技》场景的交代:①设置屏障的场地;②在表演进行中有:一家四口人在室内活动的场面,在救火时喧闹纷乱的场面;③表演完毕后场景的再现。思考练习:1.翻译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回答问题(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最关键的字眼是什么?答: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善” (2)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答:两个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n(3)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三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4)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⑵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答案: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⑻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⑼善正面侧面⑽急切而向往的心情。⑾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⑿众妙毕备⒀“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