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2-07-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重点应该解决的问题许多知识点有的是因为时间的问题,有的是当初理解的问题,同学们都已经渐渐淡忘了,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唤醒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建立相关知识间必要的联系。具体可体现为“细、度、熟、联”:①细:即细致。复习不留盲点,对照《考试大纲》的要求,逐点梳理知识点。在初屮课程屮,一共有82个实验,而很多屮考题都和这82个实验有关。②度:即适度。主要是抓住基础,切记一开始就钻研难题忽略基础知识。③熟:即熟练。提高应用知识的熟练度是首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熟练度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才快,准确率才高。提高应用知识熟练度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练习,因此,第一次复习时一定要有一定量的练习作为保证。④联:即联系。老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的,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同学们一定注意建立知识网络,用知识网络或者知识树把较为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二、化学复习的学习方法我们说成功靠99%的努力,但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加高效的学习化学。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性记忆。\n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我们背诵记忆,但是我们应该先去理解再去记忆,比如化学方程式,我们应该先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再去记忆。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牛氧气,负极产牛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O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2、常见的有效学法有:(1)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2)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碳链知识网络系统记忆。(3)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和CO的性质,H2和C02的制备装置等。(4)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5)交叉知识切点记。3、错题整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各科学习,我们都应该养成错题笔记的习惯,错题笔记的记录,应该在老师讲解完错题以后立即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木上,每周复习一次。4、睡前回忆。很多同学晚上睡不着,为大家推荐一个快速入睡方法,关灯躺在床上,放空自己的脑袋,回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或者在脑海里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对于回忆不起来的,不用起床查看,记住问题,第二天再翻书查找进行相关记忆。中考必考化学题型\n里面的知识点经常要考到,在做题时,先自己做一遍,再对答案,看解析。耍把整个题型都研究透彻:例]:现有Fe,稀H2S04,CuC12溶液,NaOH溶液,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A.7个B.6个C.5个D.4个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最容易遗漏能反应的,或将不能反应的物质也计算在内,避免发生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先分类,后碰球”。具体作法如下:分类单质酸盐碱金属氧化物答案:应选C例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A.Ca(0H)2>HNO3、CaC12B.Ba(NO3)2>H2S04、KNO3C.K2S04、CuC12>NaOHD.NaCKK2CO3、KOH分析:所谓“共存”,就是指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本题中的各组物质,都是可溶性的酸、碱、盐,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关键要看有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A组溶液中的Ca(OH)2跟HNO3发生中和反应,有难电离的水生成,故不能共存。B组溶液中的Ba(N03)2跟H2S04能反应生成难溶的BaS04口色沉淀,故不能共存。C组溶液中的CuCL2跟NaOH反应,生成难溶的Cu(OH)2,故不能共存。D组溶液中的三种物质间两两都不能发生反应,故能共存于溶液中。答案为D。例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Fe2O3®FeC.CaO®Ca(OH)2\nA.CuO®Cu(OH)2分析:A组中由Na2CO3CaCO3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2CO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3的过程。只要选择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可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就可以一步实现这种转化:如:Na2C03+CaC12==2NaC1+CaCO3~Na2C03+Ca(OH)2==2Na0H+CaC03~B组屮Fe203®Fe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以将Fe203转变成Fe单质。常用的还原剂有112、C、CO。C组中CaOCa(OH)2D组中CuO®Cu(OH)2这两组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只限于可溶性的碱KOH、NaOH、Ca(0H)2>Ba(OH)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20、Na20.CaO、BaO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碱。如:Ca0+H20==Ca(OH)2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Fc20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所以CuO向对应碱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如何由CuO制取难溶性的碱Cu(OH)2呢?一般地说,可用下列方法:例4:今有AgN03溶液、BaC12溶液、Ba(N03)2溶液、Ba(OH)2溶液、Na2C03溶液和Zn粉供选用。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o分析:为了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去溶解着的杂质,所加入的适量试剂通常要具备以下基木条件:一是跟要保留的溶质不反应;二是能跟杂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或是沉淀、气体从溶液中析出或逸出,或是牛成水、或者变成提取物保留在溶液中,以有效地去掉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n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实质是除去S04离子。含曲2+的溶液一一Ba(N03)2溶液、BaC12溶液和Ba(OH)2溶液都能和H2S04反应,并产生B&S04沉淀。若使用Ba(X03)2溶液,在生成BaS04沉淀的同时产生HNO3,HNO3恰好是应保留的溶质,反应后过滤去掉BaSO4沉淀,即可得到纯净的稀硝酸。若改用BaC12溶液,在生成EUS04沉淀的同时产生IIC1(易溶于水),从而引入了新杂质。若改用Ba(OH)2溶液,Ba(Oil)2不仅与H2S04反应,也与应保留的溶液11X03反应,消耗了硝酸。可见,使用BaC12溶液或Ba(011)2溶液都不正确。同样道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HC1,实质是除去过量H+。Ba(0H)2溶质、22C03溶液、Zn粉末都能跟盐酸反应。若使用Zn或Ba(0H)2溶液,在消耗HC1的同时,产生可溶于水的ZnC12或BaC12,将向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适量Na2C03溶液,在消耗HC1的同时,产生NaCKH20均不引入新杂质,产生的C0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最终会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答案:Ba(N03)2溶液,Ba(N03)2+H2S04=BaS04~+2HN03Na2C03溶液,N&2C03+2HC1二2NaCl+H20+C02复分解反应。最后,面对紧张的中考,希望大家战术上轻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即不要害怕中考,就把它当成一次普通练习考试,但是要重视高考,全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