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KB
  • 2022-07-14 发布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汇编6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语文——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汇编6 中考文言诗文学问点汇编6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状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亲密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根据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许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第5页共5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动词消失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事'。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假如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味道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奇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来宾其父'(《伤仲永》)中的"来宾',本为名词,"来宾其父'为动宾结构,"来宾'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来宾'。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惊奇'。 (9)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转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 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第5页共5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4.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来宾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16.黄梅季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第5页共5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每天'。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恳的人'。 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转化为名词,"产出'"收入'。 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学问'"新收获'。 (四)意动用法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 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第5页共5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 (五)使动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