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50 KB
  • 2022-07-18 发布

[高考物理]【高考考前辅导-新人教[整理]】

  • 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前指导高考物理\n一、仔细审题题易大家易,但我不大意题难大家难,但我不畏难\n解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过程是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看不懂题,另一种是看错题。两者相比较,后者的危害性更大,看不懂题当然就无法去解答它,但不做这题倒可以省下时间去做其他题,而看错了题,还要动手去做,不但做不对,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看错题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还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考强调要增加应用性试题,这类联系实际的试题往往阅读量较大,对审题能力的要求更高。\n审题1.认真细致,全面寻找信息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叙述性语言中有些恰恰就是“关键词语”。\n审题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信息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n审题3.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n审题汤姆孙1897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子流平行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磁场时的偏向角△θ=8/110rad.已知极板长度L=5cm,电场强度E=15000V/m,磁感应强度B=0.55×10-3T.(l)求电子流初速度的大小;(2)估算该实验中测得的电子比荷约为多大?\n审题如图半径分别为R、r(R>r)的甲、乙两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水平轨道(CD)相连,如小球从较高处滑下,可以滑过甲轨道,经过CD段又滑过乙轨道后离开两圆形轨道,小球与CD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各段均光滑。现有一小球从高为3R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为避免出现小球脱离圆形轨道而发生撞轨现象,试设计CD段的长度AR甲乙CDr\n审题4、分清层次,排除干扰信息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n审题(1994年全国)如图所示,质量M=10千克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地面和木楔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千克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米时,其速度v=1.4米/秒。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米/秒2)\n审题5、求异思维,判断多解信息a.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矢量方向不明确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b.制约条件不确定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n审题细节\n在涉及电磁场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具体说明的微观粒子不需要考虑重力质量较大的如带电油滴、带电小球等要考虑重力有些说法含糊的题目要判断有无重力,如带电微粒在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板间静止,则重力平衡电场力.要特别当心那些本该有重力的物体计算时忽略重力,这在题目中一定是有说明的,要看清楚重力不计,不表明动能不计。(1)是否考虑重力\n图中虚线MN是一垂直纸面的平面与纸面的交线,在平面右侧的半空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是MN上的一点,从O点可以向磁场区域发射电量为+q、质量为m、速率为的粒子,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可在纸面内各个方向已知先后射人的两个粒子恰好在磁场中给定的P点相遇,P到O的距离为L,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1)求所考察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2)求这两个粒子从O点射人磁场的时间间隔。审题细节\n(1)是否考虑重力(1996全国)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4.0伏/米,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5特。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米/秒的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有可能方向(角度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审题细节\n伦琴射线管中电子的加速电压为8×104V,则产生的伦琴射线光子的能量肯定不可能是A.3×102eVB.4×103eV C.1×104eV D.9×104eV答案:D(2)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审题细节\n(3)矢量还是标量?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审题细节\n矢量还是标量?(1996)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秒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秒2审题细节\n(4)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求摩擦力的功?审题细节\n吴健雄星是一颗直径约为32km的小行星,如果小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____m/s.(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答案:20(5)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审题细节\n审题注意事项\n1、不能凭主观想象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审题细节\n不能凭主观想象如图所示,AB为一条竖直放置的通有电流I的可自由运动的直导线,在它的正右方有一个通有逆时针方向电流的方形导线框,则AB将A.向左平动B.向右平动C.A端向纸里,B端向纸外运动D.以中点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运动AB答案:A审题细节\n2、看清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看清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特别是单位前的倍率如果是作图题,一定要定表;如是实验题还必须注意,所画的图要充分利用表格,即所画的图要占据整个表格审题细节\n如图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ABABCD根据物理规律找出它们的函数关系式审题细节\n常用物理恒量与物理常数1、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静电力恒量k=9.0×109N·m2/c2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2、电子质量me=9.1×10-31kq电子电量e=1.6×10-19C质子质量mp=1.67×10-27kq中子质量mn=1.67×10-27kq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q\n3、阿伏伽德罗常数N=6.02×1023mol-15、可见光波长范围4×10-7m~4×10-7m,频率数量级为1014Hz6、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Hz(波长0.017m~17m)7、秒摆周期2s、摆长约1m8、太阳质量2×1030kg、地球质量5.976×1024kg月球质量7.3×1022kg\n9、太阳半径7.0×108m地球半径6.4×106m月球半径1.7×106m10、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1011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3.8×108m11、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约3.15×107s)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约8.64×104s)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约2.3×106s)\n12、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运行周期一定大于84.5分钟13、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为1天、离地高度3.6×107m、运行速度3.1km/s14、原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10-14m15、民用交流电压220V动力用交流电压380V16、g=?\n17、永磁体附近B=10-3~1T变压器铁芯内B=0.8~1.4T地面附近地磁场B=3×10-5~7×10-5T18、中子的穿透本领比γ射线更强,α射线在空气中能飞行几厘米,薄纸、铝箔能挡住,β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铝板,易穿透黑纸,γ射线能穿透几厘米厚铅板,中子能穿透10~20厘米的铅板。19、干涉法测表面平整度精度可达10-6cm\n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1eV=1.6×10-19J2、1μF=10-6F1pF=10-12F3、1u物质相当于931.5MeV=1.5×10-10J能量1uc2=931.5MeV\n二、解答计算题的方法和注意点\n(一)计算题的说明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1)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物理考卷表述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题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式子.书写方面,字要写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题解最忌像“散文”一样连着写下来,把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①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中所示”(在示意图上标出各量)。为便于分析,要画出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②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③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如“对物体A”、“对A、B组成的系统”、“从A→B”、“在t时刻”等简单明了的说法。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过程”的.阅卷时常见有考生只列几个干巴巴的式子,把“对号入座”的工作留给阅卷人,这自然会诱发阅卷人的扣分欲望.\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④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如“由……定律有”、“据……得”等。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⑤对原因、结果的补充说明。如“∵……”、“∴……”、“>”、“<”等;或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⑥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说明结论或者结果.\n(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为叙述方便,以下面一个题为例:【例题】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2.0kg,置于水平地面上,在F=6.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t=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求t=5.0s时的速度和它离出发点的距离.F\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①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例如,要写“F一f=ma”,不要写成“6.0一f=2.0a".②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例如,要写“F一f=ma”“f=umg”“v2=2as”不要写成“v2=”\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③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④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东西.例如,本题的解答中,不要写成“”.\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⑤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例如写了“F一f=ma“f=μN”而漏写了“N=mg”\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②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不必详细证明:如: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即可,不必详细证明为什么相似.\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该舍的舍去.⑤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要用“×”.⑥力求简洁,当vt=o时,不写“vt=v0-at”而是直接写“v0-at=0”\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⑦卷面上不能“将等式两边相同的量约去”.例如不能在上打“/”或者“×”将m相约.⑧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①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了草.阅卷时因为“v、r、γ、ν”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②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严格按照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再另立符号,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t1表示,第二阶段的时间要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注意延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②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要讲究,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或者v’好,通过同一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反过来第一次用v2,第二次用v1;就可能造成误解.\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例如描述右图所示电场的方向,考生有下列说法:“东南方向”、“南偏东45°”、“与x轴负方向夹角45°”、“与y轴夹为45°”、“向下偏左45°”等,这些说法都是不规范的.正确的说法是:“与正x轴正方向夹角225°”、“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135°”或者是“如图所示”.xy45°0E\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学科术语要规范:“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根据牛顿运动定理”、“运动学定律”、“动能定律”等,时有所见.有时考生把“速度减为零时刻”说成“物体静止时”,把“以保证气体质量不变”说成“防止漏气、进气”,不区分“时间、时刻”,把“第3s内”和“3s内”,“第3s初”和“第3s末”不加区分,这些都是不规范的.\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①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或者在行文中已经设定,或者在最后要说明。②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达式中含有未知量或者中间量,即使前面已经求出了,也视为运算没有结束,不给答案分.\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③物理数据可以取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是可以的).如“πkg”、“m/s”、“1/2m”等做答数都是不规范的.④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至3位有效数字,不要取1位有效数字或者许多位有效数字.特别注意题中的有效数字的要求!2\n物理解题规范要求(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⑤矢量取负值时应当说明负号的意义,只写“一55m/s”“一2m/s2”是不妥的.⑥如果题目求的是矢量,只回答大小是不完备的,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⑦以字母表示最后结果的不要把具体数字写进去,如不能写成6Rg60R\n1.对于题目没有明确给出而要使用的物理量符号,要有说明,或用“设……为……”的形式。2.应写明解题过程的根据,或作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3.必须得出正确的结果,可以是数字(必须有单位),也可以是用字母表示的形式。4.对于表示最后结果的式子常常要加必要的文字说明,说明它与题目要求的关系以及作必要的讨论。\n对以计算为主的题,一般应分步骤将过程写清楚(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及准确的最终结果)。注意不要采用列一个大式子,一步得出最终结果的写法。这种写法,即使得出了正确结果,但因中间过程不规范,遗漏了某些重要环节,或缺少必要的说明,可能不能获得满分,如果最终结果出现错误,这种列一个大式子的写法很可能一分不得,而如果分步写来,即使最终结果出现错误,按照分步给分的评卷办法,也可得到一定的分数。\n三、重视实验1.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等基本问题要切实掌握,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万用电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包括读数中有效数字的问题。\n2.对于《考试说明》所要求的19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主要实验步骤等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和结论。高考的实验试题,一部分就是考查这19个实验本身,另一部分则是考查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其他一些未做过的实验问题,这部分题目虽然难度较大,其基础仍是这19个实验。3.实验数据的处理是重要问题,要真正掌握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例如处理打点计时器纸带的方法、用图像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都应重视。\n4.要求在实验复习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如条件许可要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新教材)的研究性课程。\n预祝取得最好的成绩!回首页

相关文档